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9年,我在山东大学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以后,命运把我安排到了扬子江畔这座中外瞩目的化纤城——仪征化纤公司宣传部工作。从此,我在企业政工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个年头。当时,有好多亲戚朋友不理解,有人惋惜地对我说:“你在大学学了7年文史,在企业干政工,太可惜了!”也有一些好友说:“政工是空的、应的、软的,说不定哪一天取消政工机构,赶换调动工作吧!”然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和切身的感受,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软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相比,确实是软了些,虚了些,但绝不是空的…  相似文献   

2.
别看咱们搞政工的在一些人眼里地位不高,可一旦做错了什么,说错了什么,你准会听到有人说:“瞧他,还是个搞政工的呢!”再比如,时下停薪留职、辞职“下海”、搞第二职业之类堪称时尚,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可要是有一天,一位搞政工的也去摆起了地摊,喔,那可了不得啦,“他怎么也干上这个了……”免不了满城风雨,议论纷纷。这里且不多说人们对政工人员的偏见问题,更不想评价“下海”、“二职”的是非得失。只是想说,在人们的观念中,政工人员就是有别于一般人,人们总要把他们看得更高些,要求也更严些;或  相似文献   

3.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我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多年的基层政工经历让我有许多切身的感受和体会:有碰钉子的难堪,有左右为难的苦闷,但更多的是做通员工思想工作后的宽慰和喜悦。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我实现了人生价值,也赢得了荣誉,曾先后获得河南油田、五一社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和“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我从生产一线走上政工岗位,从事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已22个年头。回眸廿载政工路,我最深的感受是“三句话”——人生有幸干政工,人生价值在政工,人生无悔当政工。 人生有幸干政工 对我而言,干政工这一行非我初衷,与年轻时的理想相去甚远。尽管如此,最终我却为能从事政工而庆幸,因为它最能铸就人的灵魂,最能磨练人的意志,最能体味人生的价值。政工与其它专业相比,一是有更多先受教育的机会。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教育人、引导人、凝聚人,而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多年来,我  相似文献   

5.
因为工作需要,我从业务部门转到政工部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搞政工是份“清苦”的差事,不像业务工作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易出成绩。但干上以后,我却爱上这一行。要问为什么,一句话,锻炼人! 我原是学铁道工程的,在我转口搞政工的时候,一些亲朋好友对我说:“放着好好的专业不干,太可惜!”也有的说:“干你的本行,轻车熟路,搞什么政工?搞不好要引火烧身!”在更多的人眼里,这年头,干政工整天就是看报、写文章、开会,既没实惠,也没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普通的企业政工干部,下过乡,做过工,在政工岗位上辛勤耕耘了十多年。自忖有缘春信息,专注政工情与责。在一些人的眼里,思想政治工作不产生经济效益,无足轻重。他们把搞宣传叫做“吹”,把组织活动叫做“形式主义”,还说什么“十年政工两手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所属的运载火箭总装厂,转眼间,我已年过五十,从事政工也已经二十三年。这些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在学习与工作上给了我全方位的营养,指导了我的整个基层政工生涯。从风华正茂到鬓染霜丝,我这个“老政工”真实地享受着工作的馈赠,品味着“政工人”别样的幸福。  相似文献   

8.
23岁,青春年华。而我从23岁开始干政工至今已有27年有余。像我这样始终在一个岗位上没“挪窝”干了这么多年政工的,不要说在千余人的企业独一无二,就是在我所在的安康铁路分局乃至路局政工系统,也属个别。每每闲暇细思,尤其是思忖从事政工这些年的所失所得,还真打心眼里庆幸今生与思想政治工作结缘。 如果说27年前是组织上、是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我这样三十岁年纪的人做的。言下之意即是现在哪有年轻人干政工的?可我颇感自豪的是,我大学毕业即走上政工岗位,掐指一算不多不少正好有十年了。十年来酸辣苦甜自不必说,可也是荣誉、作品几乎等身。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耕耘在“东南西北中”,回味无穷。耕耘在“东南西北中”,是我对思想政治工作在引导人的方法上的一句形象概括。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很多,但根本的一条是引导职工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价值。十年政工路,使我体会到,善于引导职工“向东看”、“向西看”、“向南看”、“向北看”,…  相似文献   

10.
我退休了     
今年6月,我告别了从事30多年的政工岗位,退休了。当我拿着两大包属于我自己的东西回到家时,儿子奇怪了:“爸爸,还以为您拿回什么好东西,原来都是些旧报纸旧杂志呀!”我说:“你仔细看看,这两百来份报纸杂志里都有你爸爸的文章哩。”老伴也在一旁说:“这可是你爸爸的宝贝疙瘩,不退休还舍不得拿回来呢。”是呀,这些在全国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记叙着我在政工岗位上走过的路,每个字都凝结着我的心血。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有这几十年来我在广大职工心里留下了什么,我只能从他们熟悉的笑脸和亲朋的‘搞师傅”、“高老师”、…  相似文献   

11.
“十年经商成富翁,十年仕途得春风,十年技术成高工,十年政工一场空”这段顺口溜,是我干政工后最先听到的对政工很心酸、很无奈的一段话,至今未忘。之所以没有忘,是因为我这十几年都与顺口溜中“一场空”的工作相联系着。 或许我这人注定要端政工这碗“饭”,与政工有不解之缘。当兵四年做了三年连队文书,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职位”就与政工沾边。复员参加铁路企业工作四年多,又和政工搭上了线,接上了“电”。在企业工作21年,政工就连续干了13年。如今,人到中年,想想十几年的政工经历,我一点都不后悔,竟为这个职业选择了…  相似文献   

12.
选择无悔     
时光匆匆,步履匆匆,不知不觉间,从事宣传工作已三年多了。  时下,不少人对政工抱有偏见,好像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耍嘴皮”、“玩笔杆”、“空对空”,产生不了什么实际效用,认为政工人员无权无钱,一张嘴巴讨人嫌。不少政工干部特别是年轻人也感到自己的劳动价值、劳动成果不被社会承认,干的是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使”,“没有地位,没有实惠,没有前途”,因而“跳槽”者有之,“下海”者亦有之。  的确,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短短三年的时间,我已经尝尽了政工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恐怕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明白。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3.
掐指一算,我已有10年的政工工龄了。苦与乐的10年间,我学到了知识,提高了素质,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成为了骨干。可谓“十年磨一剑”。 这些年来,不少人对搞政工的抱有偏见。社会上不是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吗:“十年技术当高工,十年个体成富翁,十年经理做股东,十年政工两手空”。面对这种情况,我自有一定之规,那就是——始终热爱思想政治工作。我还要说的是:十年政工我心不空。 10年间,我虽然没有得到多少物质上的实惠,却得到了丰富  相似文献   

14.
阅读《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刊登的“我与政工”文章 ,颇有感触。如果让我谈从事政工的经历 ,可谓太浅太嫩。原因是自己干政工的时间太短 ,可是在干政工这一年多的时间里 ,我又有不少感受。我是1998年企业重组后 ,从行政“一把手”换位到站段任党委书记的。担任党委书记一年多 ,我学到了许多知识 ,无论是党建 ,还是思想政治工作。我感到正是这些被有些人认为是务“虚”的工作 ,实实在在地促进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在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进程中 ,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的巨大威力。说实话 ,干了几十年行政工作的我 ,做梦也…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是我案头必读刊物,已成为我的良师益友。自我从1974年任政治副指导员到今天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已在军地政工岗位上工作了24年。今把在政工岗位上的思考写出寄去,为贵刊“研究”提供一管之见。政工红火过,也常遭磨难。香了臭,臭了香,辩证发展似螺旋:政工‘搞于一切”、“冲击一切”,这是“精神万能论”;政干是“卖狗皮膏药”的、是“万金油”、得“淡化”,这是政工“无用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才是唯物辩证法的政工观。…  相似文献   

16.
我于1969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位于广东仁化的一座矿山里。我虽然学的是工科,却喜爱文学与写作。到单位后,常利用业余时间写些广播稿和报道稿。1972年底,我们矿山“工改兵”,变成了基建工程兵部队,我也光荣地穿上了军装。1973年3月,当时团宣传股正缺人,领导就把我从营部调到团宣传股搞新闻报道工作,从此开始了我的政工生涯。从那时到现在,一晃快30年了。这期间,我做过组织、纪检工作,但绝大部分时间是做宣传工作,一直没离开过政工岗位。根据我的体会,搞政工必须要有这样三种精神: 一是要有不怕吃苦、勤奋踏实…  相似文献   

17.
我现年36岁,1984年走上政工岗位,从普通政工干部干起,1989年初任矿党委工作部副部长、党委办公室主任,1996年起任矿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回首干政工的岁月,真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想当初干政工时,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政工对我讲:“干政工必须会说、会写、会干”。他的这句话,使我受益匪浅。十多年来,正是这“三会”助我不断进入新境界。 会说,炼铁一张嘴。 当政工干部,能说会道是一项基本功。讲话,它反映一个人的政治观点、理论水平以及工作思路。当政工干部的亮相动作是会“耍嘴皮子”。别人愿听你讲,就意味着…  相似文献   

18.
我是1993年从政工岗位退休的。硼多年来,我一直工作在这条战线,算得上一名真真正正的“老政工”了。回首长期的政工生涯,风风雨雨,经过;挫折冲击,受过;酸甜苦辣的各种况味,也都尝过。入,是社会的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在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思想波动,“失落感”、“失衡感”,我都有过。但基本上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不至于过多影响自己的信。心和情绪。对政工领域的酸甜苦辣,我认为要这样看:首先,从讲政治的高度看问题,坚定不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要讲政治。作为政工干部,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去判断、…  相似文献   

19.
我在福建闽北山区的南平造纸厂从事政工工作已36年,现任企业党委宣传部部长、文明办主任、政研会和党建学会秘书长,党校和职工学校特聘教员。在杜会上,兼任了福建省、厅、地、市和省造纸行业政研会副秘书长,并受聘为中轻政研会特约研究员。 有人说,“政工政工,两手空空,说话办事,有劳无功”,“有他不多,没他不少”,这是一种偏见。我认为,政工人员应是新时期开发人们精神能源的工作者。用现在的话说,应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20.
我在部队工作时,是做干部工作的,基本上属政工这个“行当”。虽算不上什么官,但在别人看来,却是个十分重要而又让人羡慕的工作,无形中就高看一眼。 转业到地方,一晃就是8年,一直干着我的“本行”——政工。前些年,每当朋友见面时,就会说上几句奉承的话:组织、人事部门是单位的核心部门,干这种工作的是领导的“心腹”等等。说真的,我也确实感到自豪,也着实光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