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红 《统一论坛》2002,(6):9-11
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政治报告中关于《“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论述,强调了中国人民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坚定信心,表述了一个中国原则的科学内涵,阐述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八项主张”为核心的对台政策,提出了“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恢复两岸政治对  相似文献   

2.
90年代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为推进两岸和平统一大业的不懈努力中 ,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 ,并不断完善对台政策 ,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的理论。(一 )进一步明确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定位 ,强调一个中国的原则 ,揭露台湾当局不断变化的形形色色分裂和“台独”言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的统一”① 。 90年代台湾问题的解决面临极其复杂的形势。在国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 ,台湾岛内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与当初坚持一个中国 ,实行中华文化教育、认同统一的二蒋时代相比 ,在…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与台湾民众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对我党统一战线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和平共处原则在一个国家内部创造性的应用,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照顾各方利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创举。按照这一理论,我国已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台湾问题,也必将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最终解决。台湾当局某些领导人和一些分裂主义者,从心底里害怕“一国两制”付诸实施,害怕“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经验对解决台湾问题的示范作用,拼命鼓噪“一国两制”绝不适用于台湾。他们假借“民意”,歪曲“民主”,把“一国…  相似文献   

4.
关于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中的几个关系问题侯远长,席梅真“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要准确地把握“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和精神实质,首先和关键是正确认识其中的六个关系,这对于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5.
陈云林 《台声》2000,(3):9-10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主席发表的重要讲话,精辟地阐释了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并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回顾5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和我们与台湾分裂势力的斗争,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江主席的重要讲话,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纲领性文件,对推进两岸关系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发挥了巨大作用,越来越显示出重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5年来,我们会同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江主席重要讲话的精神,为扩大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间的沟通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2月19日,新华社全文发表了邓小平20年前关于“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重要谈话,再次向世人宣示中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定决心,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全面准确理解“一国两制”方针,把“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向前进。 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这篇讲话中提出的“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港人治港”的内涵以及爱国者标准的论述,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进程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国两制”,最初是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后来最先用于香港的回归和治理。“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国”,就没有“两制”。只讲“两制”,不讲“一国”,解决台湾问题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努力贯彻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做好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四点意见,继续努力推进两岸交流与往来,努力促进全面、直接“三通”早日实现,才能维护两岸关系大局的稳定与发展。我们将继续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景,同时也有阻止“台独”及一切分裂活动的坚定决心和必要准备。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7.
构建两岸自由贸易区,以经济融合促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在目前两岸政治问题没有解决之前,经济融合或许是实现两岸最终统一的最现实的办法。适逢两岸“入世”之机,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利用“一国四席”的特殊地位,从争议性较小的贸易政策着手,采用一定的  相似文献   

8.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的和平解决香港、台湾问题的科学构想。这一科学构想的出发点是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它的理论根据是“和平共处”;它的政治基础是爱国,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显然,“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丰富了崭新的内容,为和平统一祖国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加强和扩大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台湾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总揽全球百年变局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为新时代推进国家统一进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首先,全球百年大变局的加速演进以及随之而来的风险、挑战与机遇,势必将对我对台方略的制定与执行产生重大影响。其次,近年来美国竭力推行“以台制华”政策,试图通过打“台湾牌”来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从而导致中美围绕台湾问题的博弈甚至对抗不断加剧。最后,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大陆方面将根据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通过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路径,以及坚决反对任何“台独”分裂图谋和外来干涉行径,切实有效地推动祖国完全统一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反分裂国家法》是我国反对和遏止“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根本保障。该法的制定是全中国人民的要求和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根本精神实质是“和平统一”;该法表现了我对台政策的新特点,为两岸同胞实现和平、统一、发展的愿望提供了法律武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两岸关系的新形势和台湾岛内出现的新情况 ,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新主张 ;制定了加强两岸经贸和人员往来的法律法规 ;采取了遏止“台独”、反对分裂的重大举措 ;提出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新思想 ,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李应博 《台声》2023,(4):38-3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在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导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一国两制”不仅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政治方略,也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创新国家治理的中国方案的伟大探索。  相似文献   

13.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强调在解决台湾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台湾的现实情况”,并提出了“两个寄希望”、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实现“三通”等具体建议。《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转变,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起点。 在祖国大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下,台湾当局在处理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问题的态  相似文献   

14.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大陆对台和平统一政策的确立,两岸从此进入和平统一的新阶段.三十年来,我党的对台方针政策取得了重大发展.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以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制定,奠定了新时期我党对台工作的理论摹石;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不断完善了我党对台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原则;进入新世纪,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主张,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新理念、创造了新契机,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08,(4):10-10
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就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重要意见。 全文如下: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台湾问题事关祖国完全统一,事关国家核心利益。我们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近日重申对台工作四个“决不”,并强调祖国大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积极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胡锦涛主席的这番谈话,受到海内外中华儿女和外国友人的一致肯定和喝彩。只要中国领导人有坚定的态度,顽固的“台独”分子就无法得逞,中国的国家主权才不会遭到分裂。反观台湾岛内领导人陈水扁的元旦讲话,在两岸经贸方面,改变了2001年“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两岸经贸基本原则,“积极管理、有效开放”成为未来两岸经贸政策的主轴;推动“台湾新宪法”在今年形成,明年举办“新…  相似文献   

17.
李军晓 《岭南学刊》2003,3(4):22-26
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注重统一前的过渡时期的合理安排,在实践中形成“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争取早日解决台湾问题以完成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江泽民实现台湾与祖国统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它是我们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从事对台工作,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就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重要意见。他指出,台湾问题事关祖国完全统一,事关国家核心利益。我们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胡锦涛强调,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两岸发展和稳定,必定造福两岸同胞;台独分裂活动,有害于两岸发  相似文献   

19.
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是时代的要求,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愿望。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提出用“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党的十四大认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和平统一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维护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政策李言蓉“一国两制”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共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提出的伟大构想。这一科学构想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有关的具体政策、措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