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995年12月8日,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和本刊编辑部在北大法学楼召开《陈守一教授法学思想和法学教育思想研讨会》,会议由著名法学家、北大法律系主任魏振瀛教授主持。现将与会学者的发言整理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法学》2012,(5):191-192
<正>沉痛悼念我刊编委江伟教授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奠基人之一、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司法部公证律师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杂志编委江伟同志,于2012年9月15日7时  相似文献   

3.
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其发展史说明充实完整的方法论是一门科学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和它能否顺利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拉伦茨教授在其名著《法学方法论》中亦说:"法学之成为科学在于其能发展及应用固有之方法。"法学作为人文科学中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若要实现突破性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对法学方法论的研究。本文对其与法学、法律的关系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2020年3月25日15时30分,我国著名法学家、中国婚姻家庭法学学科奠基人之一、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巫昌祯因病逝世,享年90周岁。巫昌祯教授逝世的噩耗传来,众多法律界人士在微信朋友圈表达哀思。巫昌祯教授在婚姻家庭法学及妇女法学领域形成了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5.
概念法学曾作为盛行一时的思维模式,由于它本身的问题已经退出了法学方法论的主流,然而“我们已经埋葬了概念法学,但是它仍然从坟墓里统治着我们”。当今欧陆占主流的方法论仍然是在概念法学基础上的修正而已,因此不可避免带有概念法学封闭概念体系的弊端;而考夫曼教授以诠释学为视角提出的以类型为基础、类推为核心、事物本质作为关联的“开放观点的集合论点式体系”彻底纠正了概念法学思维模式,解决了传统法学方法论的诸多困境。  相似文献   

6.
法理学教科书的理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法学学科的整体发展程度。90年代中期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法理学》教材,曾被列为国家教委“八五”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孙国华教授主编的《法理学教程》、沈宗灵教授主编的《法理学》有效地担当了培养法学人才的重任,适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1996年吕世伦教授、公丕祥教授主编的《现代理论法学原理》以崭新的学术风貌展现在法学学子面前,系统地探  相似文献   

7.
<正> 1989年12月9日,《中外法学》杂志社在北大勺园举办"法学教育改革座谈会"。与会的有法学教授、副教授、讲师、研究生、本科生和实际工作者。大家就法学教育问题,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编写、教师队伍建设等畅所欲言,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十多年来,法学教育硕果累累。作为教育工作者,旣分  相似文献   

8.
付子堂教授     
《法学杂志》2012,(10):6
付子堂,1965年10月生,河南新野人,1981年考入西南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和法学硕士学位;1994年考入北京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99年12月,入武汉大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12月,在西南政法大学由讲师破格晋升为法学教授;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  相似文献   

9.
<正> 世纪之交,怎样总结评定二十世纪中国法学是一个摆在法律学者面前的现实问题。由李贵连教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的中国法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总结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法学产生、发展历程的学术著作。尽管本书选入的论文尚未涵盖整个二十世纪法学各个学科,但它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它对于总结和把握二十世纪中国法学的发展轨迹,前瞻和探求二十一世纪中国法学的发展道路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9年6月27日.由广东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主办、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和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共同承办的广东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换届会议暨2009年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法学会副秘书长马巍,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唐毅,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原副局长唐善新,华南理丁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葛洪义,以及来自省内知识产权法学、  相似文献   

11.
美国女权主义法学—法学的“另一种声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女权主义法学是2 0世纪下半叶涌现出来的新兴法学理论。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女权主义法学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状况,然后在阐述四种主要的女权主义法学派别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女权主义法学的特征、与其他法学理论的关系及其理论意义,认为美国女权主义法学对我国的法学研究、立法及司法活动有较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异哉所谓检察官起立问题者——与龙宗智先生商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异哉所谓检察官起立问题者——与龙宗智先生商榷●贺卫方《法学》1997年第3期发表了龙宗智先生题为“检察官该不该起立——对庭审仪式的一种思考”的文章,就检察官起立与否这样一个法庭仪式细节所反映出来的制度甚至文化问题,进行了颇有意味的讨论;见微知著,很能...  相似文献   

13.
《中国检察官》2014,(1):F0002-F0002
正石少侠,男,1952年8月生,辽宁省庄河市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1982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并留校任教,曾任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院长。2000年8月至2012年10月,历任国家检察官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兼院长、党委书记;现任国家检察官学院二级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导师、中国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石少侠教授的教学科研主要领域为商法学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大力提倡法治建设的今天,法学教育举足轻重的地位日益突显。然而,在我国这样一片法学教育基础薄弱的大地上,法学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还存在巨大的鸿沟。唯有消除这些鸿沟,我们的法学教育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本文将从法学德育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学基础教育、法学教育国际化与法学教育本土化、法学教育的质量与法学教育的规模等范畴的对比中来揭示当前法学教育的目标:法学德育教育、法律职业教育、法学教育国际化、法学教育质量是新形势下社会对法学教育的重点需求,法学教育必须向这几方面倾斜。  相似文献   

15.
黄文艺 《法学家》2023,(2):16-30+191
加快法学学科推陈出新、迭代更新、交叉创新的步伐,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法学学科体系,是当代中国法学学科发展的时代主题。这具体包括,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法学学科建设,与时俱进推进法学基础学科转型升级,立足中国法治实践发展法学新兴学科,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推进法学交叉学科建设,坚持胸怀天下推进涉外法学学科建设,坚持不忘本来,扶持法学冷门学科发展。随着法学学科疆域的大规模扩展和改写,新时代法学学科体系应划分为法学理论学科群、法律史学科群、部门法学科群、法治运行学科群、国别法与比较法学科群、国际法学科群、党内法规学科群、法学交叉学科群等8个学科群。  相似文献   

16.
法学学者的随笔集对于学习法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清新的,因为成年累月看到的都是学者以非常严肃的文字写就的内容沉重的法学著作或者教科书。随笔集相对随意的文字和相对轻松的内容,是学生认识法学另一面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了解该学者思想精髓的一种途径。张卫平教授的这本随笔集,仅从书名——《法学蓝调》即可看出作者的用心。蓝调——Blues,作为一种起源于美国的黑人音乐,内含忧郁、自我、感伤、反叛的情绪和意蕴,音乐即兴、随意。作者将书名取《法学蓝调》,大概也是借用音乐蓝调的这些特点,表明这本随笔突出的是自我心境的即兴、随意的表达。当然,这只是作者的自谦、自抑表示。实际上此书中的许多内容均是凝思、长考之果。此书虽有那么一点点忧郁、感伤,但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和充满自信的。《法学蓝调》是继《锁话司法》、《知向谁边》之后,张卫平教授的第三本随笔集。这本随笔集承继了张教授的一贯风格,以丰厚的人文社科知识为基础,将生活中发生的大事件、小话题与法学、法律联系起来。同时,《法学蓝调》也表达了  相似文献   

17.
<正> 由康树华、郭翔主编,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多年从事青少年犯罪和青少年法学研究的教授、专家、学者参加共同撰写的《青少年法学概论》一书,即将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三编,十三章,三十余万字。该书将作为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教材,并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行。青少年法学是我国法学领域里一门新的学科。1984年5月,原教育部确定将青少年法学  相似文献   

18.
西方自然法学、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及社会学法学等三大法学流派向对方靠拢形成了西方综合法学思潮。通过介绍分析综合法学思潮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本文指出了综合法学试图融合三大法学派为一体,并构建一个"适当的"、"一体化的"法理学流派的过于理想主义的目标。综合法学思潮虽然未能合并或消灭原有的西方三大法学流派,但是它对西方法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国法学理论研究及法理学教材内容的变革也同样深深地打上了西方综合法学思潮的烙印。  相似文献   

19.
为引领和繁荣我省房地产法学理论研究,为广东省房地产行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法学理论支持,2007年11月24日,广东省法学会房地产法学研究会在广州成立。来自我省房地产法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暨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符启林当选为研究会会长,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当选为秘书长。  相似文献   

20.
《广东法学》2008,(1):6-6
为引领和繁荣我省房地产法学理论研究,更好地为广东省房地产行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法学理论支持,2007年11月24日,广东省法学会房地产法学研究会在广州成立。来自我省房地产法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暨南大学法学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符启林当选为研究会会长,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当选为秘书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