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鉴于我国目前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自主知识产权匮乏,故强化自主创新并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将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要分析了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正负效应,通过与其他创新模式的比较,认为我国现阶段的自主创新应以模仿创新为主,走开放自主创新之路.最后提出了适于自主创新的产业政策建议和知识产权策略.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行之有效的模式,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不可或缺.本文通过辨析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国家的关系、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创新的关系、行政执法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论证了创新型国家建设与行政执法保护的关系,并就我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的障碍性问题提出了若千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制度 促进自主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管理体系、保护体系及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优化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用知识产权制度保障和促进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与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不可能有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树立我国国际信用、扩大国际合作的需要,更是激励国内自主创新的需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就是鼓励科技创新。”这充分表明,知识产权与自主创新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因此,从法律角度去思考知识产权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和知识产权理论界所面临的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主创新作为一项科技活动,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知识产权制度对自主创新活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自主创新活动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之间的促进与制约的关系,结合其他国家在技术创新发展中的知识产权制度选择,论证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其中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6.
武跃 《检察风云》2006,(11):14-16
中国为什么缺少自主知识产权?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立创新型国家,就找不到现实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要创新,就必须保护创新。只有保护创新、尊重创新,才能促进创新;只有促进创新,才能最终建立创新型国家。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大都如此。如果没有自主创新,我们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自主创新如果不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尊重与承认,我们也将失去创新、失去追求、失去进步,最终损害的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正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和基础性的工作。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行政保护,二是司法保护。两个保护并行,就形成了保护的双轨制。  相似文献   

8.
何隽 《知识产权》2013,(1):92-96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课题.在分析知识产权公约国民待遇原则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自主创新政策的探索进行梳理,在WTO框架下对自主创新政策与国民待遇原则的关系进行阐释;进而认为,鼓励自主创新与现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并不矛盾.而如何在一国司法自治内对国民待遇进行解释,是全球化时代实现拓展国内政策空间与履行国际义务间平衡的关键,也是建立鼓励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所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效敬 《行政与法》2007,(11):125-128
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于"自主",而"自主"有赖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保护,因此,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是优化自主创新环境、保护和激励自主创新的关键所在。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建立并极大地发展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但由于起步较晚,尚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笔者认为:就我国职务发明保护制度来说,发明人应成为职务发明的原始权利人,并有申请专利的权利;就我国驰名商标保护制度来说,应引入驰名商标淡化理论,制定专门法律,加大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就我国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来说,应制定一部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明确规定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和构成条件,增加事前预防手段,加大事后处罚力度,同时,还要完善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创新型国家这一奋斗目标,根据我国尤其是医药领域自主创新及其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探讨利用知识产权促进创新的政策调整的目的、原则及必要性,并对医药领域创新类别及相应政策调整提出若干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