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与法治》2010,(6):4-4
全国人大常委会26日表决通过了国防动员法,该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出台,对依法加强中国国防动员建设,增强国防潜力,进而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当前面临日益复杂的国家安全形势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现实需求为研究背景,从当前国防动员法制体系发展实际需要出发,试图研究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视野下国防动员法制理念的薄弱点,并创新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军情的国防动员法制理念,使新形势下我国国防动员法制建设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五个方面对我国应当如何进行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简要的解析,对于搞好当今我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兵员动员作为战争动员的核心内容,是战时扩充军队进行战争的基本手段。在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快速动员战争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源源不断的后续战斗人员,对夺取战略主动和优势,把握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试探讨兵员动员工作存在的一些法律问题,将兵员动员活动纳入法制轨道。  相似文献   

5.
那力  杨楠 《法治研究》2010,42(6):46-51
气候变化引发的安全威胁是国际社会必须正视和应对的大问题。应对这个问题必须通过国际法形式。本文从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两个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可能引发的问题,阐述在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国际金融法、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等领域应如何全面、及时、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安全威胁,指出在这个问题上各国的共识与博弈。  相似文献   

6.
<正> 战争动员,作为影响战争全局,决定战争进程乃至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自从人类社会出现战争这一社会政治现象以来,历来受到世界各国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并已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军事科学部门,即战争动员学。国家战争动员体制的完善程度,也成为衡量其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动员体制的发展、演化来看,国家战争动员的法制化程度,已成为战争动员体制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志。因而,当今世界各国无不对战争动员的法制化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并注重建立适合本国实际和现代战争特点的战争动员法制。因此,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适应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7.
莫纪宏 《法学杂志》2001,22(2):52-55
本文着重论述完善我国动员法律制度问题。作者首先阐明国家动员法的含义、类型、内容、法理特征及立法形式 ,进而论及我国国家动员法的立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动员法法典制定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军队是国家国防安全的重要保证,对军人进行德育教学,培养军人良好的"军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现代军队应该具备的"军德"以及如何培养军人良好的品德,是我们现代军队教育者必须予以重视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袁发强 《法学研究》2015,(3):194-207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虽然规定了航行自由制度,但未解决军事航行活动与沿海国国防军事安全之间的冲突问题。这种冲突的化解需要借助于其他国际法律制度,特别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制度。我国既有维护海洋主权的客观要求,又在海外具有越来越多战略利益,因而需要从总体战略上考虑对待航行自由的法律态度。为应对其他国家可能以维护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为由,对航行活动进行单方面、不恰当的限制,我国还应积极倡导宽松的航行自由制度,充分运用该制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为国家开展保障海上丝绸之路和能源通道安全的海外行动提供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10.
恐怖主义是非国家的主体对一个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反恐怖主义行动则是借国家之力对恐怖主义活动的遏制和惩罚。恐怖主义的起源,或者基于政治利益的博弈,或者基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或者基于意识形态的对立,或者基于宗教信仰的冲突。反恐怖主义行动的方式多样化,涉及法律体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反恐国际法,又包括反恐怖国内法;既涉及军事法,又涉及平民法;既涉及公法,又涉及到私法。"9·11"事件之后,"通过法律反恐怖主义"改变成了"对恐怖主义发动一场战争"。军事反恐挑战了传统司法的多个原则,其中甚至涉及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罪刑法定原则、三权分离制衡原则、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和公正审判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