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情]某纺织公司是私营企业,2001年5月,经理林某将写有“联系业务”的空白介绍信和盖有公章、个人名章的空白合同共3份交给业务员李某,委托其购买棉花10吨,李某遂与某轧花厂签订了10吨购销合同,纺织公司按约定时间于同年10月底付齐货款。2002年4月,某轧花厂派员到公司索要货款,并出示了李某与轧花厂在2001年11月签订的8吨棉花供货合同。经理林某认为,李某已在2001年底辞退,且纺织公司从未收到过这批棉花,遂拒付。某轧花厂具状起诉,法院支持了其诉讼请求。[评析]这是一起因代理的效力而发生的纠纷。本案中,被告李某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所谓表见代理,是指无权代理  相似文献   

2.
曹军  苏茜 《中国律师》2011,(11):46-47
合同无效和诉讼时效问题,现行法律规定并不明确。为此,笔者依据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此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思考,旨在依法解决两方面判断,即,对于合同无效的处理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如果适用应当如何起算?望能为涉及同类实务操作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关于棉花储备管理法制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既是棉花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以棉花为原料的纺织品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贸易商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棉花储备的调节,对于保护棉农的正常收益和稳定纺织品生产成本,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棉花储备的重要作用及棉花储备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对棉花储备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4.
去年在棉花收购期间,兴化市监察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开展对棉花收购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从而保证了全市棉花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搞好这次检查,兴化市监察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对棉花收购工作监督检查的意见》,对检查组全体成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这次检查的指导思想是:“一个保证,两个保护”,即:保证国务院和省、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棉花收购政策的贯彻执行;维护广大棉农的利益,保护棉农的植棉积极性;抓好市场管理,保护收购部门的正当利益。检查的重点内容:一是检查各乡(镇)人民政府对收购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棉花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5.
Wrongful Birth,系当今医学技术发展所带来之新兴问题,研究该问题有利于明确医患之间之权利义务,解决双方之矛盾。对于该问题,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医疗合同之性质、妇女是否享有堕胎权、如不享有堕胎权则应该如何保障妇女之权益等方面。医疗合同一般应认为系委托合同,但于某些方面并不宜一概适用委托合同之规则。对于美国承认妇女享有堕胎权的做法,我国并不宜效仿,而应将妇女所享有的“得决定是否堕胎的机会”框于隐私权中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6.
李红 《江淮法治》2013,(22):54-54
编辑同志:我退休后,在县城附近某村租了6亩地种植西瓜,且签了一份租期为8年的合同,但是合同中没有约定若国家征用土地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川高法[1995]223号《关于企业拆借合同期限届满后借款方不归还本金是否计算逾期利息及如何判决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企业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对于合同期限届满后,借款方逾期不归还本  相似文献   

8.
不安抗辩权是我国《合同法》规定的一项抗辩权制度,对于保护双务合同中先履行合同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如何行使不安抗辩权,法院如何确认当事人是否行使了不安抗辩权,仍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任泽民 《中国监察》2010,(13):32-33
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作风如何,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是否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关于企业拆借合同期限届满后借款方不归还本金是否计算逾期利息及如何判决的请示》(川高法[1995]223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企业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对于合同期限届满后,借款方逾期不归还本金,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除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法(经)发「1990」27号《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四条第二项的有关规定判决外,对自双方当事/约定的还款期满之日起,至法院判决确定借款人返还本金期满期间内的利息,应当收缴,该利息按借贷双方原约定的利率计…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之提出某银行与A公司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规定:A公司向支行借款人民币500万元,合同中有明确的借款期限、利率等。同时,银行又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借款保证合同,约定B公司对上述借款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保证期间为自主合同签订之日起至借款本息全部偿还之日止。借款合同到期后,银行多次催款无果,逐向法院提起诉讼。在审理期间。对于涉案保证合同中保证期间的约定形式,是否属于《担保法》所述保证期间有约定的情形,原被告双方存在很大争议,而这一争议在目前司法实践中也争论颇多。二、理论之争议及最高法院判例1、…  相似文献   

12.
占有公司合同的定性分析左卫民编者的话:自从本刊今年第三期刊出“侵占公司合同的行为应如何定性”的案例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讨论,见仁见智,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案例。本刊已从第五期起陆续刊登了其中有代表性看法的稿件。对于本案例涉及的侵占合同行为,目前尚无法律...  相似文献   

13.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罪与非罪,涉及如何区分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这一长期困扰司法实践的老大难问题。要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判定行为入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本文对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方法、要素等问题作了探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案情论证了一二审裁判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大量的海上运输合同的存在不但构成了海商合同最主要的部分,而且也是船舶关系成立的重要原因,所以,海商合同关系在海商法调整的法律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于海商合同的概念、特点、效力及其标准格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强调海商合同法律调整的特殊性,并进而评价其标准格式对于海商立法和实践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并就如何克服标准格式的消极作用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5.
合同解除权属于形成权。法律规定一方在享有约定解除权的情形下,当条件成就时可以解除合同,但对于享有解除权一方在解除权成就后又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合同的,法律则无明确规定。此时,解除权是否消灭?实践中应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6.
黄瀚瑶 《法制与经济》2008,(22):31-32,34
旅游合同是一种直接以精神享受为目的的合同,是否能就旅游合同提起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对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来说极为重要,而我国立法并没有对此做出明文规定。我国传统理论认为违约之诉中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本文认为不仅从理论上来说应该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而且根据旅游合同的特殊性以及充分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来说,在旅游合同中允许提起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是必要的,当然本文也将从司法实践的可操作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汪宁 《法治研究》2006,(9):70-71
一.引言 我国《合同法》是否确立了利他合同制度,对此,我国有关权威部门以及多数学者均将《合同法》第六十四条解释为利他合同制度,但也有相反意见。笔者认为,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笔者结合一案例,试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对完善利他合同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关于合同无效情形下诉讼时效之适用问题,包括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合同被确认无效后产生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我国现行法律、司法解释等实际上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关于此问题,理论上认识不一,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不同处理意见,本文试探讨在确认合同无效的过程中是否应该适用诉讼时效以及如何适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宝峥 《法制与社会》2013,(31):273-273,281
近年来,“租男友”、“租女友”的话题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租友合同”作为一种新型合同,也慢慢的进入人们的视野.对于“租友合同”双方当事人来说,“租友合同”涉及伦理道德和法律方面的一些问题;对于“租友合同”本身,则涉及法律关系性质和合同效力问题.本文将通过探讨合同相关法律关系性质和合同效力,浅析“租友合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提出了在公司吸收合并过程中,合并公司与被合并公司在合并合同中约定将合并对价直接给付于并非合同主体的被吸收公司股东这一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法律实践和理论基础两个方面出发,对股东直接取得合并对价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