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史知识     
《湘潮》1992,(6)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是以争取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为目的而举行的,主要领导人是张国焘、罗章龙等共产党人。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举行成立大会,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禁止。工人代表冲破军警的包围,拥入会场,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由于军警捣毁总工会会所,包围代表寓所,会议被迫中断。总工会决定发动全路工人实行总罢工。4日上午9时至12时,3万名工人全部罢工,长达2000余里的京汉铁路顿时瘫痪。7日,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吴佩孚调动军警2万余人血腥镇压  相似文献   

2.
党史撷英     
《党建》2021,(2):70-71
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举行成立大会,直系军阀吴佩孚下令禁止,反动军警强行占驻总工会会址。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2万余人举行总罢工,全路1200公里顿时瘫痪。2月7日,吴佩孚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调集2万多名军警,对汉口江岸、郑州、长辛店及其他各站罢工工人进行血腥屠杀.  相似文献   

3.
林育南,1898年12月出生于湖北黄冈,革命烈士,在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二七"大罢工开始之前的1923年1月5日,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处在郑州举行了第三次会议,决定2月1日在郑州的普乐戏园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并邀请全国各地的工会和各界代表参加。为了防止军警在中途破坏,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处还决定把这次会议的准备情况告知京汉铁路局和军阀吴佩孚。当时,铁路当局和吴佩孚都表示了同意。  相似文献   

4.
林木 《党史博览》2013,(2):60+57-F0002,F0003
1923年2月1日,正在郑州普乐园剧场召开的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被军阀吴佩孚派军警包围。身处危境的工人代表面无惧色,毅然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同时,京汉铁路总工会决定自2月4日起举行全路总同盟大罢工。2月7日,罢工遭到镇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主要工作和精力集中在领导工人运动方面。当时,中国的产业工人主要集中在铁路、航运和矿山等行业,因此,铁路工人、海员、矿工是工人运动中"三个有力的分子"。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持续时间达13个月之久,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多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2499号二七纪念馆中央广场,矗立着一座雄伟壮观的二七烈士纪念碑。碑体正面汉白玉上,镌刻着毛泽东亲笔题写的“二七烈士纪念碑”7个镏金大字。碑体正前方,刻有“二七”纪念碑文:1923年1月,京汉铁路工人筹备成立总工会,遭到军阀吴佩孚无理禁止,引起工人无限愤慨。他们不顾反动势力的阻挠破坏,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罗章龙作为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在李大钊和中共北京地委领导下,先后参与领导了长辛店、陇海铁路、开滦五矿等工人罢工斗争,主编《工人周刊》。1923年,罗章龙参与组织京汉铁路总工会,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当时由他编写的《京汉工人流血记》一书,全面叙述了二七大罢工的斗争经过及其意义,有力地揭露了军阀当局的凶恶面目,迄今仍不失为研究二七大罢工的珍贵历史文献。罗章龙为党领导的北方地区早期工人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人物春秋1923年2月3日,湖北汉口的上空,风疾云低,雪花飞舞,位于汉口北郊的江岸地区却热气腾腾,一派战斗景象。一队队工人纠察队员佩带红袖章,手握齐眉棍,月牙斧,齐刷刷地在工区一带巡逻;三五成群的工人宣传队员伫立车站、街头,神情激昂地揭露直系军阀破坏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的罪行。就连工人家属也不甘落后,纷纷跑到工会请战。苦难的中国铁路工人不屈帝国主义和反动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为争取成立总工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的政治大罢工,第一次显示了工人阶级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团结战斗的伟大力量。它迫使全长二千四百多华里的京汉铁路陷于瘫痪。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  相似文献   

9.
大革命时期中共关于城市帮会工作的政策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 3年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由于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而失败 ,这是早期中国工人运动在进军途中遇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此后 ,全国各地的工人运动相继转入低潮。但中国共产党人在斗争实践中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 ,深切认识到 :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 ,也是凶残的 ,工人阶级如果孤军奋战 ,没有强大的同盟军 ,是不可能夺取革命胜利的。中国劳动组织书记部为此号召全国工人加强团结 ,“再联合农民、商界、学界 ,同心协力 ,打倒大家的公共敌人军阀 ,建设真正的民主和政治来代替军阀政治。”1于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积极与孙中山领导的国…  相似文献   

10.
李桂华  朱腾飞 《前线》2023,(6):89-90
<正>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23年6月12—20日,在广州东山恤孤院后街31号(今恤孤院路3号),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一系列工人运动的失败,令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要想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单纯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1.
1923年2月7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然而,六十多年来,人们只知道江岸工会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和大律师、共产党员施洋,惨遭军阀吴佩孚杀害而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却很少知道还有一位仅次于林祥谦和旋洋的负责人——江岸分会委员、工人纠察团副团长曾玉良。曾玉良,原名曾玉柱,兄弟姐妹7个,他排行第三,1886年3月25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县(原江都县)槐洒乡荷花村曾庄。青少年时代,家境贫寒,父亲和哥哥以佃农、打渔为生,他拜师学做铁匠。1906年,经人介绍到湖北省汉阳兵工厂当工人。因他秉性刚直,豪爽热情,不畏强暴,爱打抱不平,又擅长武术,会哼越剧,会  相似文献   

12.
<正>二七惨案震惊中外,缘于其影响巨大。这次工人运动与以往罢工所求的增加工资、提高待遇有所不同,其争取的是以铁路工人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自由和人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政治觉醒。从工人们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军阀破坏而举行全路罢工,到惨案的发生,两天多时间里各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和目的奔走、斡旋,试图调停、和解的举动在罢工的幕后上演。台前情况众所周知,但幕后情况社会大众却知之甚少,笔者通过对当时媒体报道的线索进行串联,真实还原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3.
“二·七”大罢工的领导者(一 )京汉铁路是中国交通大动脉之一 ,北起北京 ,南至武汉 ,全长10 0 0多公里。当时 ,北洋军阀吴佩孚非常重视这条铁路 ,它不仅为吴佩孚推行“武力统一”提供交通方便 ,而且他每月 80万元的军饷也来自这条铁路。中国共产党对这条铁路也很重视 ,许多重要领导人如李大钊、邓中夏、张国焘、陈潭秋、罗章龙、包惠僧、项英、许白昊等 ,都直接或间接领导京汉铁路的工人运动 ,使京汉铁路工运的发展走在陇海、津浦、京奉、京绥等铁路工运的前列。192 2年 8月初 ,在江岸工人俱乐部和郑州工人俱乐部相继成立之后 ,江岸以北的…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第一次尝试和实践,也是中国多党合作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工人运动的实践,特别是总结了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失败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强大势力压迫下,单靠工人阶级的孤军奋战要取得斗争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必须加速和各党派的合作,以形成一个民主革命的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5.
廖述江 《党史文苑》2006,(12):36-39
屠杀工人全国唾骂 北洋军阀首领吴佩孚,山东蓬莱人,本是一介书生,22岁考上秀才,但次年即因得罪家乡的官吏、豪绅被革除功名还被通缉,通过科举考试飞黄腾达的梦想破灭了,只好逃到北京,生活无着不得不靠占卦算命来糊口.1898年在天津投军,从此披上戎装.在以后的岁月里,吴佩孚凭借其秀才的功底,受到曹锟的赏识,官运亨通,青云直上,成为直系军阀的一员大将.1918年6月,被授予"孚威将军"衔.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吴佩孚于衡阳通电全国,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主张取消中日密约.同年12月,冯国璋病死,吴佩孚成为地位仅次于曹锟的直系军阀首领.1920年9月,吴佩孚任直鲁豫巡阅副使;1921年8月升任两湖巡阅使,控制了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还遥控北京的曹锟政府,成了实力最强的军阀.  相似文献   

16.
2月7日上午,经过第一期修缮扩建工程,面貌焕然一新的林祥谦烈士陵园,举行纪念活动,省、市各界人士500多人到会。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大罢工,给予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以沉重  相似文献   

17.
北洋军阀直系头子吴佩孚,是个在中国近代史上煊赫一时、举足轻重的人物,同时又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人物。 吴佩孚有极大的政治野心和权力欲,为官数十年,统治过几省的地盘,带领过数十万大兵,个人却没有私蓄,也没有置田产,和同时代的其他军阀相比,他颇有“清廉”的好名声;他专擅权势,制造政潮,玩弄权术,连年穷兵黩武,祸国殃民,罪大恶极,却同时又是一个从秀才而兵,琴棋书画都会,熟读兵书,善用计谋,能征惯战的儒将;他一生反对革命,拥兵对抗孙中山领导的国民政府,也是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制造“二·七”惨案的罪魁祸首,但在失势后,坚持不出洋、不住租界,不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和利诱所动摇,坚决不当傀儡和汉奸,最后不明不白地死于日本军医的手术之后,在当时国民党政府“降官如毛,降将如潮”的情况下,堪称“一奇”。  相似文献   

18.
刊中报     
《实践》2009,(6):38-39
我区隆重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4月27日上午,自治区总工会隆重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表彰2009年荣获全国和全区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及"工人先锋号"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副主席任亚平出席并讲话。他说,全区广大职工是我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便以蓬勃的朝气和热情按照既定的方针投入到火热的工人运动中。在共产党的大力组织鼓励下,中国的工人运动很快出现了第一次勃兴,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一场接着一场,此起彼伏,演绎地有声有色、轰轰烈烈。然而潮起很快又潮落,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让刚刚激扬的革命情绪又沉寂了下去。  相似文献   

20.
正1926年夏,北伐军誓师北上,北伐的炮声震撼着中国的大地。盘踞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和孙传芳倚仗着帝国主义的势力,勾结四川军阀,欲与国民革命军决一雌雄。这时,从苏联回国的朱德接受了党中央交给他的一项任务:以国民政府的名义到四川军阀杨森那里开展统战工作,劝阻杨森出兵东下支援吴佩孚,配合国民革命军进军武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