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周碧 《当代党员》2006,(9):27-28
2002年7月8目,我与前夫离婚整整10年了。就在这天.他带着两个女儿从新疆来看我。看着我和我现在的丈夫恩爱有加,我的生意异常火爆.前夫连连称赞:“你有能耐,干得漂亮!”从此。两个女儿也留在了我身边.10天后,前夫只身一人回到了新疆。  相似文献   

2.
天下     
《廉政瞭望》2013,(22):14-15
加拿大 吸毒后仍“死赖”市长岗位 多伦多市长福特近日公开承认自己吸食了强力可卡因。他“真诚,真诚,再真诚地道歉”。不过他并不打算辞职。他说他热爱市长这份工作和这个伟大的城市,热爱为纳税人省钱。今年5月.媒体爆出福特的吸毒事件,在加拿大引起轩然大波,福特本人则矢口否认。但警方在对福特的朋友,  相似文献   

3.
李君刚 《奋斗》2009,(7):60-60
读报.一则报道让人感动:一离休干部在生命垂危之时,深知病入膏肓,便再三谢绝组织上安排的抢救措施。他说:“我是个共产党员,既然病危无救.就不必再浪费宝贵的药物和国家赘财了。”当组织上出钱组织抢救之后,他要爱人从家里拿出5000元存款支付医药费。他说:“国家正在搞建设,有很多困难,我是个共产党员,应该为国家分忧。”他临终前,告诉亲属和组织,在他死后不要开追悼会,丧事一切从俭。有人说:“你怎么跟别人不一样呢?”他说:“我特殊,我是个共产党员,我应该这样做。”  相似文献   

4.
前两年折叠自行车流行的时候,满大街跑的都是。一次参加一项活动,我也得到了一辆。骑回家里,10岁的女儿不容置疑地说:“这辆车子归我了!”  相似文献   

5.
进行阵地防御战,敌人如从正面攻不动,则往往采取迂回战术,绕到背后打开缺口。军事上这一招,想不到也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心领神会、用得烂熟。在电影《生死抉择》中,中阳纺织厂的腐败分子在市长李高成那儿无法下手,就挖空心思在他妻子吴蔼珍身上打主意、做文章,利用公公去世、婆婆住院、小叔子打工、女儿画画等各种机会,设下一个个陷阱,诱使吴蔼珍越陷越深,直到接受送来的30万巨款。李高成知情后沉痛地说:“我在外面反腐败,想不到腐败就发生在我的家里”吴蔼珍似乎很委曲:“我这样做,都是为了这个家啊”“为了给孩子留点…  相似文献   

6.
恩怨一笑     
《廉政瞭望》2013,(10):69-69
1934年3月16日.季羡林日记:“晚上同(李)长之访叶公超.谈了半天。他说我送给他的那篇东西他一个字也没看,这使我很难过。”第二天的日记写道:“心里老想着昨天晚上叶公超对我的态度——妈的,只要老子写出好文章来,怕什么鸟?……我已经决定:叶某真太不通,我以后不理他的了,真真岂有此理。简直出人意料之外。”又记:“晚上同长之访老叶,(他)明明在家里.却说出去了.不知什么原因。真真岂有此理。”  相似文献   

7.
何礼仁 《求贤》2010,(7):29-29
星期天.我看到家里没有纯净水.于是打电话给水站,请他们送一桶水过来。接电话的人很客气.他问清我的地址后说:“送水120分钟以内就能把水送过来。”  相似文献   

8.
引 子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把我惊醒了。我拿起话筒,听见对方洪亮的声音:“晓音同志,我是小鲁!我妈妈约你今天上午9点钟在家里会面。我们家还住在地安门的老地方,你有时间吗?”“ “有时间,我按时去,谢谢你!”电话是陈毅元帅的次子陈小鲁打来的,他和粟裕大将的女儿粟惠宁结婚了。我曾特意托他与粟裕大将的夫人楚青同志联系采访时间,准备向读者介绍粟裕大将的婚姻。今日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9.
红拂 《党员文摘》2009,(8):46-47
在国外的时候与国内几个大龄闺蜜通话,主要话题自然是感情。她们也有征婚的经历,大多因为对方不符合要求而失败,比如没有房子啦,工作不稳定啦。所在城市不满意啦,离婚有小孩啦等等。她们有时会开玩笑,说“给我找一个外罔帅哥做男朋友”、“帮我钓个洋女婿”之类。  相似文献   

10.
风从东方来     
王选 《党员文摘》2008,(12):32-32
女儿定居温哥华,因此我经常旅居加拿大.同时也到过美国和其他国家。在周游列国中.我发现国外对中国成功的改革开放刮目相看,有越来越多的事物与中国相联。  相似文献   

11.
梦生 《廉政瞭望》2005,(12):29-31
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却要卖出自己的器官——“当时我女儿就扑过来哭了,‘爸爸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守着25项国家专利,却债台高筑——“补上那16万元我认为是小事”; 最近几年,他成了与垃圾亲密为伴的人——“跟垃圾打交道很有乐趣”。  相似文献   

12.
1.让孩子珍藏梦想。巴金说,一个人应该有幻想,幻想不但鼓舞人上进,还可以安慰人的心灵。马克思的小女儿艾琳娜一天问父亲:“我想做一位船长,我是否能扮成一个男孩儿,偷偷地逃去租一艘军舰?”马克思悄声地对她说:“这自然是可以的,不过在计划未实现之前,不能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他没有批评女儿的想法不切实际,而是认真地赞同并保护了孩子美好的梦想。  相似文献   

13.
心疼     
快乐大叔  郭庆晨 《党课》2007,(10):94-95
从公交车上下来,女儿挽着我的胳膊.一边走一边问:“爸爸,腿疼吗?”我说:“不疼,没事儿。”女儿又说:“别老是没事没事的。看到您摔倒,我可心疼了。”我半当真、半开玩笑地问:“知道心疼爸爸了,真的吗?”“真的。过去,我不知道什么叫心疼,现在知道了。”我看了看她,俩人会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14.
李晓鸣  李婧 《学习月刊》2011,(24):42-43
有钱的面条商高老头,一生痴爱他的两个女儿.到头来反被她们遗弃.“像野狗一样的死去。”这就是巴尔扎克《高老头》中描写的父爱。对此,如何看待?有人从抽象人性论出发.认为这是“人类崇高的感情”.也有人从简单的阶级论出发.认为是作者的“美化、臆造和虚构。”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怎样揭开笼罩在《高老头》中父爱描写上的浓雾呢?  相似文献   

15.
姜皓 《求贤》2008,(1):26-26
他是穷山沟里的孩子,常常坐在田埂上,望着太阳的方向无限向往地憧憬着。父亲问他想些什么,他说:“我在想,等我长大了,我不要耕地,也不要上班,而是天天坐在家里等着别人为我寄钱。”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但祖父辈辛苦付出却往往“两头不落好”的事例俯拾即是。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做才能使得老人们既不费力而又讨好呢?案例:隔代教育普遍存在“两头不落好”“说起外孙教育的事我就来气!”来接外孙放学的宋奶奶一脸气愤地对记者说:“我女儿什么事都要孩子自己做,一次,小孩要喝水,我刚到柜子上去拿热水瓶替他倒,女儿一声吼过来:‘他自己没有手啊!’  相似文献   

17.
<正>毛泽东与账本的渊源已久。1936年9月,毛泽东在保安窑洞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说:“我刚识了几个字,父亲就让我开始给家里记账。”还说到他父亲脾气暴躁,常常打他和两个弟弟。“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账,免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从9岁到17岁,毛泽东一直给家里记账。1910年秋毛泽东留下一首“孩儿立志出乡关”的诗,  相似文献   

18.
潘盈 《党员文摘》2007,(4):29-29
2005年冬天.我移民到加拿大。一天半夜两点半,公寓里的火警铃声骤然响起。我从睡梦中惊醒.和女儿冲出房门,楼道里已是浓烟滚滚,看不清人了,只听见管理员在一边喊一边重重地敲门,叫大家赶快出来。  相似文献   

19.
那天,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一阵急促的电话铃把我惊醒了。这么早,是谁来的电话?我拿起话筒,听见对方洪亮的声音:“晓青同志,我是晓鲁!我妈妈约你今天上午9点钟在家里会面。我们家还住在地安门的老地方,你有时间吗?” “有时间,我按时去。谢谢你!”我连忙回答。我知道电话是陈毅元帅的次子陈晓鲁打来的,他和粟裕大将的女儿粟惠宁结婚了。为此,我曾特意托他与大将的夫人楚青联系采访的时间,准备向读者介绍粟裕大将的婚姻。今日如愿以偿,我心里是极为高兴的。  相似文献   

20.
耻辱之戒     
孙亮 《学习导报》2012,(6):61-61
朋友在加拿大留学,前不久,他的一个工程设计方案获得了国际大奖,于是,邀我去加拿大参加庆祝晚宴。晚宴上,我惊奇地发现包括朋友在内的很多嘉宾左手上,竟都戴着一枚奇怪的不锈钢戒指。 面对我的疑问,朋友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在加拿大,有一所大学,久负盛名,在国际上也是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