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每年的农历八月初八,是兴仁等地苗族同胞的民族传统节日。"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是"吃新节"的延续,现已发展为以苗族为主各民族共同参与的节日活动。"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有苗族村寨节日的祭祀仪式,有苗族精湛的传统工艺、剌绣、包绣、编织、银饰、蜡染等表演,有服饰、银饰、头饰、裙、背带、童帽等展示,有民族民间歌舞表演,有群众广泛参与的体育活动,有丰富的民族节日饮食文化,有篝火晚会……"八月八"苗族风情节展现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彰显了原生态各民族民间  相似文献   

2.
苗族不是世界上唯一古老的民族,但本民族的文化传承脉络能清晰地贯穿古今,并且还在鲜活地延续,苗族或许堪称第一。 苗族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农耕民族之一。在欧洲文明还廖若晨星时,苗族已在中国的中原地带建立了强大的部落集团。在人类历史中,还鲜有像苗族这样历史悠久,灾难深重,支系纷繁的跨国民族。当人类强烈地需要借助于复兴远古时代的精神信仰来观照今天的精神追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11,(3):64
[中国56个民族简介]苗族苗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少数民族人口中仅次于壮族、满族、回族,居第四位,人口740多万,贵州占49.8%,主要聚居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湘、滇、川、桂、鄂等省区。苗族尊奉始祖蚩尤,过去因居地、服饰不同而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胡杨 《理论与当代》2014,(11):52-53
正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其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苗族的古歌古词是一个民族的心灵记忆,是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和"经典",具有史学、民族学、哲学、人类学等多方面价值。由于苗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字,《苗族古歌》的创作与传承只  相似文献   

5.
在线传真     
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暨苗族服饰展演9月7日,2008贵州·兴仁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暨苗族服饰展演活动在兴仁县屯脚镇鲤鱼坝举行,来自各地的宾朋享受了一次民族文化的盛宴。(徐颖/摄)  相似文献   

6.
苗族刺绣是苗族服饰文化的一部分,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在苗族传统社会中,刺绣是苗族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是族徽、民族精神的象征。就苗族刺绣而言,它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也是一种技能。随着当今旅游市场的发展,如何把苗族刺绣这一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纳入到旅游品的设计与发展中去,是一个重要课题,也非常具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湘潮》2012,(10):F0002-F0002
靖州苗族们族自治县位于怀化市南部,湘、黔两省交界地区。县境总面秘2210.56平方公里。2011年底,全县总人口27万余人。境内居住着苗族、侗族、土家族、满族、白族等30个民族,是一个以苗族、侗族为主体的苗族侗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8.
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各族人民自古能歌善舞,尤以苗族为甚。苗族村民自诩:“会讲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苗族民间舞蹈有许多种,因道具、动作、主题以及表演场合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名称。以道具命名  相似文献   

9.
徐志贵 《当代贵州》2011,(3):F0004-F0004
银饰在贵州不仅是饰品,同时也是贵州山区生活的必需品。贵州各民族皆有喜爱银饰的习俗,其中尤以苗族为最。苗族制作的银饰在演绎苗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展示着苗族的个性美和时尚美,使苗族银饰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松桃作为195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是贵州多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8.1%,是黔东北地区至今唯一保持苗族传统文化突出而显著的一个自治县,民族民间文化独特厚重。  相似文献   

11.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丰富多彩的苗族舞蹈中,尤以木鼓舞、铜鼓舞、花鼓舞、芦笙舞最为动人,而上述四种舞蹈都离不开木鼓、铜鼓、皮鼓与芦笙。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苗族刺绣于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门古老的技艺代表了我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近年来,苗绣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苗绣产品在市场上走俏。贵州苗族刺绣(以下简称苗绣)于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门古老的技艺代表了我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绣面上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图案源于自然,取自苗族上古传说,一幅幅绣作演绎了苗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故事。  相似文献   

13.
湘西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这里山川秀丽、风景宜人,具有神奇的民间文化,丰富多彩的苗族、土家族文化。2007年,我担任湘西州民族中学校长后,明确提出了“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培养新型民族人才”的办学思想,确立了“以教科室为龙头,以教研教改为枢纽,以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为载体”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剑河县的民族文化底蕴源远流长,有堪称世界一绝的苗族锡绣、绚丽多彩的红绣、高亢激扬的飞歌、农耕文明的舞步——苗族水鼓舞,有惊艳绝伦、聪慧勇敢、敢爱敢恨仰阿莎姑娘。仰阿莎是苗族美神,她的故事广泛流传于剑河。  相似文献   

15.
雷山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78%。雷山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包括农耕、建筑、服饰、银饰、饮食、节日、歌舞、礼仪习俗等苗族文化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因此,雷山有“苗疆圣地”之称。  相似文献   

16.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世世代代居住着苗、布依、侗、彝、水、瑶、仡佬等少数民族。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绚丽多姿的建筑文化,其中苗、布依和侗族民居堪称贵州这个建筑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苗族民居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跨境民族。我国是苗族的发祥地,贵州是其主要  相似文献   

17.
正凯里学院以保护、传承、弘扬研究民族民间文化为己任,努力构建原生态民族文化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生态学府"。民族原生态,贵在黔东南。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苗族侗族聚居地。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环境,孕育、保留和传承了苗族侗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原生态文化。凯里学院是黔东南州唯一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传承、弘扬、研究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凯里学院应有的担  相似文献   

18.
正9月6日,农历八月初八,黔西南州重大民族节日"八月八"苗族风情节在兴仁市鲤鱼村举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庆佳节。"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是黔西南州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鲤鱼村有"最美苗乡"之美誉,是"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的发源地。"八月八"源于一个美丽的苗族民间传说。相传远古时代,天降大雨,  相似文献   

19.
苗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跨境民族。我国是苗族的发祥地,贵州是其主要聚居区。由于住地分散,山水阻隔,各部苗族之间,村寨文化差异很大。在苗族人数较多、自然条件较好的平坝地区及河谷地带,其住房多为四榀三间、一楼一底的木结构建筑。而在山区则多为灵活多变、潇洒飘逸的干栏式吊脚楼。苗寨环境千差万别,总的看来可以分为三类,即河边、山腰和山  相似文献   

20.
自逐鹿中原失败后,苗族开始了历史性的南迁。黔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入黔、入滇的要道。苗族从中原迁徙至西南乃至走向世界,黔东这块美丽的土地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黔东是历史上民族迁徙的大通道,今天是民族文化的大观园。黔东文化也必然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