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东盟国家外来投资发展新趋势的经济背景1986年以后,东盟国家的外国投资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1985年9月西方五大国财政部长会议协调了北北经济关系,日元升值,美元贬值;接着在美国的压力下,南朝鲜圆与台币对美元的比值也跟着升值,这就大大削弱了日本、南朝鲜与台湾的中小资本企业的出口竞争能力,迫使它们进行资本外流,向亚洲地区的一些劳动力较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东盟国家)转移劳动集约型出口工业生产基地和部分技术集约型出口工业生产基地(后者主要是日本资本),以弥补由于货币升值所带来的削弱出口竞争能力的损失,因而  相似文献   

2.
1986年以后在亚太地区出现了一股区域内资本投资的新高潮。这股亚太地区资本投资新高潮的资本投资来源主要来自日本与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投资的内容主要是面向第三国国际市场或返销投资国市场的面向出口工业生产基地的转移,投资的实体主要是劳动集约型中小企业,投资的方向主要是东盟国家(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与菲律宾;新加坡本身是亚洲地区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它的工资水平已经相当高,不具备吸引劳动集约型出口工业生产基地投资的优势,但他在这次亚太地区区域内资本投资新高潮的期间,却吸引了一些技术资本集约型出口工业生产据点的投资与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性营业总部的投资),从而加强了80年代中期以来东盟国家外资投资的“出口工业生产基地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1991,(4)
一、新高潮的出现 1985年9月西方五大国财政部长会议以后,日元以及世界上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货币对美元的比值升值,接着亚洲地区的南朝鲜与台湾的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比值也趋于升值,导致了日本、南朝鲜、台湾的中小制造工业企业向亚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生产基地,在亚洲地区形成了一股资本外流高潮。  相似文献   

4.
一、日元升值与日本经济结构调整1985年9月西方五大国财政部长会议以后的日元升值从一开始使明显地表现出与1971年的由尼克松冲击波所引起的日元对美元比率的变动(从1美元=360日元升值到1美元=308日元)、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亚太地区的重要成员。十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大大推进了中国与亚太地区的经贸关系。中国约有60—70%的出口和50%的进口是在这个地区实现的,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如港澳、日本、美国、台湾、韩国等都集中于亚太地区。来自海外的直接投资也主要来自亚太地区,特别是来自东亚地区。据统计,1991年来自海外的协议投资总额中,港澳居第一位(62.6%),台湾居第二位(111.58%),日本居第三位(6.77%),美国居第五位(4.5%)以及新加坡居第六位(1.28%)。1992年来华的海外直接投资猛增116.6亿美元,比1991年增长1.6倍,其中大部分也是来自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中国与  相似文献   

6.
一、亚洲进入直接投资时代 据《日本经济新闻》1996年2月29日称,现阶段的亚洲,已经从出口导向时代进入直接投资时代。东亚不仅是世界的出口生产基地,而且已成为接受直接投资最大的地区。1993年,东盟四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中国吸收的外来直接投资总额593亿美元,如果包括“亚洲四小”所接受的直接投资,规模达618亿美元,是同年经济合作开发组织对外直接投资1666亿美元的37.1%。1994年,日、美,欧盟企业在亚洲的出口生产7090亿美元,占其域外投资出口总额的45.9%。  相似文献   

7.
美国商务部出版的《商业美国》月刊1997年5月刊登介绍美国对外贸易概况的统计资料,摘要如下: 1.美国的商品贸易。1996年美国商品进出口总额为1.411万亿美元,其中出口6117亿美元,进口7993亿美元。贸易赤字是1876亿美元,比1995年多140亿美元。美国有贸易赤字的前5个国家是:日本477亿美元、中国395亿美元、加拿大228亿美元、墨西哥162亿美元和德国155亿美元。(台湾居第6位,为115亿美元)。美国有贸易盈余的前5个国家或地区是:荷  相似文献   

8.
一、对外贸易 1977年外贸回顾在进口方面,苏联(三亿八千六百六十万美元)和日本(一亿七千六百二十万美元)是越南的主要供应国。在出口方面,这两个国家也是主要的购买国,它们从越南购买的货物分别价值一亿八千三百万美元和七千二百四十万美元。回顾越南1977年的对外贸易,从实质来看,值得注意的几点是:从香港的进口大幅度增长(84.1%);从苏联  相似文献   

9.
1998年 2月2日,中国时报报道,200枚MIM-104型“爱国者”反战术弹道导弹已运抵台湾,将在1998年下半年完成部署。这些导弹将部署在台湾北部的3个导弹基地和台北的一个基地。 14日,据报道,从1999年开始,日本和美国将联合进行轻型大气层外射弹(LEAP)的研究,它将作为BMD系统的一部分。未来5年的费用预计为200亿日元(1.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香港回归祖国,洗雪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是一件彪炳史册的盛事.从广西与台湾经贸合作的角度看,香港回归对桂台两省区经贸关系的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台湾经济离不开香港 与内地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台湾是以出口为导向的海岛型经济,其发展离不开香港.1988年至今,台湾对香港累计投资金额已达40亿美元.自1990年开始,香港已成为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及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五大转口地,1991年双边贸易总值达143亿美元.1992年总计突破160亿美元,1996年台港贸易总额达285亿美元.台贸易顺差高达251亿美元,占台湾全球贸易顺差额的17%,今年1至5月,香港向台湾出口额为7.6亿美元,台湾向香港出口额则达109亿美元.香港回归后,对香港的出口并入大陆地区计算,随着香港与大陆经济的共同繁荣,大陆将取代美国成为台湾的第一大  相似文献   

11.
1993年以来,日元对美元再次大幅度升值。去年初为1美元兑换125日元,8月份升至1美元兑换104日元,升幅达16.8%,下半年虽经回落,但进入1994年不久又升至1美元比103日元或104日元上下。日元的这次升值是否会对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构成影响,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日元升值周期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在布雷顿森林体制下,1949年确定了1美元兑换360日元的固定汇率。这一比价一直维  相似文献   

12.
制造工业部门的外资投资仍然坚挺在近年来世界经济景气有所复苏与1985年9月西方五大国财政部长会议协议之后的日元升值、美元贬值的形势推动下,以日本为首的外资对新加坡制造业的投资(按承诺投资额计算)趋向活跃,1990年达到22.2亿新元,首次突破20亿新元大关,创历史最高记录。但其后(即1991年以后)由于主要投资国(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外资投  相似文献   

13.
冒天启 《西伯利亚研究》2005,32(6):11-12,14
投资、消费,还有外贸,是我国近年来国民经济能够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三驾马车。就外贸来说,2004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增长速度都保持在26%以上,其中,与韩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双边贸易的增幅分别达47%、50%和56%。前三大贸易伙伴,即欧盟、美国、日本在中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合计为45%。欧盟东扩后,首次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1 280亿多美元;美国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1 222亿多美元,其中对美国出口885亿多美元,美国仍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与日本贸易额1 218亿多美元,其中自日本进口698亿多美元,…  相似文献   

14.
以1985年的五大国财政部长会议所导致的日元升值为背景,日本企业对东盟各国的投资趋于活跃,这是从1987年开始的事。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日本企业对其他地区的投资尽管趋于停滞,但对东盟各国的投资却进一步增多。这是因为日本的跨国公司在开展国际化的战略中,把东盟各国置于作为其出口生产基地的地位,为此增  相似文献   

15.
1月1日一九七六年印尼与台湾之间的贸易总额达四亿美元,比一九七五年的总额二亿九千万美元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左右。去年印尼对台湾的出口达一亿八千万美元,进口为二亿二千万美元。《印度尼西亚日报》(下简称《印尼日报》)1.5.澳大利亚《太阳报》报道印尼人杀死了十万东帝汶人。印尼军队不断迂到东帝汶人民的广泛的抵抗,有百分之八十的地方不在印尼军队的直接控制之下。报告提到了印尼军队作恶行为,指控他们“偷盗抢劫,放火奸淫。”  相似文献   

16.
1975年日本所发生的情况深刻地影响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幼穉经济,特别是影响了它的主要出口工业——铜矿。1976年2月以前的八个月份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对外贸易逆差为二千一百二十万基纳(Kina)(合二千五百八十五万美元),而1975年同期,却有顺差一亿另六百三十万基纳。这个贸易逆差额主要是由于日本制铜工业衰退所造成的。在这八个月期间,布干维尔岛矿区(日本三井公司和三菱公司在这个矿区拥有少数股份)的铜矿出口价值从去年度同期的一亿七千五百万基纳减少到一亿二千万基纳。日本铜矿的堆存导致了铜矿进口量的下降,并引起布干维尔岛铜矿生产的缩减。目  相似文献   

17.
短期来看,日元汇率没有因经济受到巨大损失而贬值却转向迅速升值在于投资者形成"保险机构或企业资金的资金回流"的预期,投机力量就借助这个题材不断的推升日元。长期来看,这一轮日元升值并不是因贸易摩擦、美国压迫日本的结果,而是与金融危机过程中动荡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关。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内主要执行价值贮藏的功能,而其贸易结算功能相对较弱。日元快速升值的根本原因是日元在估值上存在升值压力,以及日元发挥避险货币和套利交易的作用。中日两国都面临着美元贬值的巨大风险,可采取相互增持对方货币资产的方法,逐渐减少降低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例,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性机制。  相似文献   

18.
亚洲地区的第一个出口加工区于1966年设立在台湾高雄,当时高雄只不过是台湾西南沿海平原地区的一个死气沉沉的城市,部分归功于出口加工区的设立,现在高雄很自然地已经成为了台湾的一个工业基地,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港之一和一个闹市。  相似文献   

19.
在亚太地区中,亚洲地区也是经济增长最为显著的地区,它作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已不断引起人们的注目,日本对这个地区的活跃的资本直接投资促进了这个地区的面向出口工业化的发展,并成为进一步增强这一地区经济活力的动力。日本企业首先向亚洲新兴工业经济地区、继而向东盟国家等生产成本低的地区转移其生产、出口基地,从而不断地促进这一地区  相似文献   

20.
日元升值与日本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的绩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8 5年以来 ,日元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相当大 ,对日元升值与日本对外贸易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 ,在日元升值期间 ,日本的出口贸易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进口增长却不像预期的那样快。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抵消了日元升值的不利影响。对于正面临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我国来说 ,应及早采取措施 ,预防可能出现的汇率波动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