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对孙中山思想理论的研究与传播,对推进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发生了重要影响。毛泽东对孙中山思想理论的研究与传播,促进了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同时,孙中山的近代化建设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理论和具体做法有着前后相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王文章 《理论月刊》2010,(4):13-17,68
孙中山、毛泽东与邓小平作为20世纪的三大伟人,提出了丰富的对外开放思想,影响了整个世纪的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三位伟人虽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不同,个人经历有很大的差异,在关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对外开放的具体内容和对外开放的原则等方面的认识和把握也不尽一致,但是他们的思想总体上是相通的,呈现为继承与发展的历史联系:孙中山先生是对外开放思想的积极倡导者,毛泽东是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者和部分实践者,邓小平是对外开放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完全实践者。  相似文献   

3.
张代春 《湖湘论坛》2001,14(4):31-32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 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人,他们以卓越的理论与实践,架构起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三级阶梯,让中国人的强国之梦由憧憬变为现实。对比学习与研究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将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艰辛历程,更好地掌握未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脉搏。   一、战略目标之比较   与“欧美并驾齐驱”,是孙中山设想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根本性观点。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曾满怀信心地预见未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必有“异常之速度”,认为“十年二十年之后,不难举西人之文…  相似文献   

4.
王群燕 《新东方》2004,(6):13-17
孙中山作为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其共和思想是他整个思想体系中富有特色的成份,“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成份。”事实上,毛泽东在形成自己的共和思想的过程中沿袭了孙中山思想中的这些“有益的东西”,甚至,先驱者的教训也被科学总结后发挥了借鉴作用,所以,毛泽东称自己为“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也是在革命实践中的超越者。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先生与香港□杨汉卿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开始的”。而香港则是这位伟人迈向世界门户和踏进社会的舞台。孙中山先生的一生,和香港有着密切而独特的关系。一、革命思想的发源地1883年7月,孙中山由檀...  相似文献   

6.
经济振兴与文化重建——孙中山和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的比较唐丽萍薛文同中国现代化的艰难历程始于鸦片战争后的近代时期。到目前为止的整个现代化历程中,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堪称是20世纪前期、中期和后期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三位巨人。其中孙中山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浅谈孙中山的民权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孙中山的民权思想郑宪孙中山先生既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又是中国最早接触到世界上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思潮的先行者。毛泽东说,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学习和研究孙中...  相似文献   

8.
蔡克文 《传承》2010,(3):28-30
毛泽东人民本位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坚实的现实根据。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毛泽东人民本位思想的三个主要的理论来源。历史上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为毛泽东人民本位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的现实斗争是毛泽东人民本位思想形成的现实根据。  相似文献   

9.
铭记遗教,适应潮流──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名誉副主席贾亦斌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说:“他全心全意地改造中国而耗尽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孙中山在政治思想方面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这是对孙...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作为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其共和思想是他整个思想体系中富有特色的成份,“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成份。”事实上,毛泽东在形成自己的共和思想的过程中沿袭了孙中山思想中的这些“有益的东西”,甚至,先驱者的教训也被科学总结后发挥了借鉴作用,所以,毛泽东称自己为“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也是在革命实践中的超越者。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人民本位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坚实的现实根据.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毛泽东人民本位思想的三个主要的理论来源.历史上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为毛泽东人民本位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的现实斗争是毛泽东人民本位思想形成的现实根据.  相似文献   

12.
王淑辉 《前沿》2006,1(6):22-24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都主张实行对外开放。但由于历史条件、时代背景的不同,他们的对外开放思想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理论基础、认识程度、坚持原则和实践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对于孙中山的思想和精神,我们应该抓住死也不放,就是我们死了,还要交给我们的儿子、孙子……我们应该有清醒的头脑,来举起孙中山这面旗帜。”——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的发言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是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理论之一,而毛泽东的科技思想则是这一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因种种历史因缘,毛泽东的科技思想没有在实践中得以完全贯彻,并且表现出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它仍具有不可磨灭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形成既受中国近代工业化思想的影响 ,也得到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启迪 ,但最重要的理论来源是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探讨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理论来源 ,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成因 ,更好地总结我国工业化进程的经验教训 ,为当代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训政思想是孙中山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宪政民主建设的全面规划和思考。作为革命程序论的一部分,训政思想集中反映了孙中山开放创新的文化观,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更是对中国儒家传统的吸收和借鉴。由于时代的局限,孙中山的训政思想带有一定的保守性,主要表现在先知先觉、知难行易以及保姆思想等方面。这与儒家传统观念有密切关联,反映出儒家传统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来源,并对其训政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疾风知劲草,板落识诚臣”是周恩来总理对叶剑英元帅的高度评价。本世纪中国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三个大时期,涌现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大历史伟人。叶剑英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三大历史时期,早年他追随孙中山,后又拥护毛泽东,晚年又匡护了邓小平,在革命进入危机关头,起到了推动、扭转历史局面的作用,用忠诚捍卫了革命事业。捍卫孙中山.讨伐陈炯明1920年叶剑英从云南讲武堂毕业,便决心跟随孙中山,投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事业。1921年10月,孙中山部署军队,击败了旧桂系军阀头子陆…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三次历史性巨大变迁,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进行政治创新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的政治创新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社会建立民主政体的探索,形成了“宪政”图式;毛泽东的政治创新主要表现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形成了“人民民主”图式;而邓小平的政治创新,主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邓小平都对反腐败进行了不懈探索。但基于时代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二者的反腐败思想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从一个方面鲜明地体现了他们思想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大革命的口号。它象法国大革命一样,对中国近代,尤其对中国的知识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中国两位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和毛泽东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各有特色,代表了他们各自所处折不同时代和不同阶级的世界观。值此法国大革命200周年之际,介绍一下他们的“自由、平等、博爱”观,从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来说,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