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理论》2013,(30)
中国经过8年的抗日战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有很多学者对中国东北史进行深刻的研究,学者们都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研究的内容都是真实的,并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对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史的研究,阐述了人们反对法西斯独裁、热爱和平的强烈思想。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解放战争。国共两党为救亡图存,携手合作,共同筑起中华民族的血肉长城。无论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激情。正是因为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分别承担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才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无疑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  相似文献   

3.
国共两党与香港回归孙玲玲1抗日战争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改变了原有的国际形势,在人民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声中,蒋介石借助全国军民抗战的威力和功绩,在外交上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1942年4月,蒋介石通过宋美龄在《纽约时报》上发表《如是我观》一文,提...  相似文献   

4.
杜萍 《各界》2008,17(8)
旧中国工业分布畸形,中国的工业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特别是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这种工业布局给中国的国防战略造成不利影响,增加了抗战的艰难.抗战初期中国沿海工业西迁,从而带动了西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中国的抗战,延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科学社会主义在狭义上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就其广义而言,包括了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即对其的发展。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归根于科学社会主义,并对其实现了创造性的生长和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版、现代版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性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相统一的结果。共性总是寓于个性之中,因而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成功实践也意味着其所产生的普遍性经验将促成科学社会主义的飞跃,让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1世纪焕发出更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代表着历史潮流,站在时代前沿关口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实行抗战教育政策,强调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主张进行教育改革。毛泽东的教育思想体现了抗战时期的教育时代性、全民族抗战背景下的教育群众性以及为了抗战胜利目的教育目的明确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干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甘宁边区干部教育的缘起与边区的具体情况、抗战爆发后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密切相关;边区的干部教育具体分为在职干部教育和学校干部教育两部分,对此两部分的教育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并直接领导和组织,其方法多样、形式灵活,但都围绕抗战形势而展开和深入;边区干部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依据"由浅入深、由中国到外国的原则"来进行,目的在于提高干部的整体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经过干部教育和培训,培养了大批人才,有力地配合了抗日战争,促进了边区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对提高广大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作用显著,并进一步加强了中共政权对边区社会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炜 《理论导刊》2005,(9):86-88
面对抗战时期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党中央和边区政府正确调节不同社会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建设民主廉洁、诚信公平的贫民化政府,大力倡导新民主主义道德规范,边区社会呈现出旺盛的创造活力,不仅令当时中外人士大加称赞,即使在今天依然令我们赞叹、思考和珍视。  相似文献   

9.
云南在八年抗战中的地位可用“前”、“后”二字来概括。“后”是指从抗日战争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云南是抗战的大后方;“前”是指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到滇西反攻战胜利结束期间云南是抗战的最前线。云南之所以能够较好地完成保家卫国的神圣历史使命,与当时云南浓厚的开放意识直接相关。云南的开放意识具体体现为:1、被“逼”出来的开放意识:外因的作用发挥到极限之后引起了内因的变化;2、共产党影响和参与下的开放意识:党给云南的开放意识注入了新鲜的政治血液;3、统治集团内讧中的开放意识:地方与中央分权是滋生开放意识的体制保障;4、各民族儿女共同迸发的开放意识:没有理由说少数民族天生就不开放;5、学习国外文明成果的开放意识:把南洋机工和美军身上的好东西拿过来。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12)
湖南的田赋征实是在开展湘政建设的大背景之下实施的。农业增产运动和行政改革都是湘政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改良稻种、拓荒、植棉的途径致力于农业增产,为田赋征实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建立一套适应粮食统制的粮食管理机构与为提高基层行政效率而实行的新县制这两方面也是湖南田赋征实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这些行之有效的湘政建设是确保湖南田赋征实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劳动关系,从类型上来说属于政府主导型劳动关系。同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特色劳动关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劳动关系协调中的作用发挥、劳动关系协调的逻辑基础、市场化劳动关系的变迁过程、劳动关系双方力量对比、劳动关系的形态、劳动关系协调方式等方面。关于中国特色劳动关系的走向,将是"趋于一致"与"特色更鲜明"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12.
宫丽艳  李瑞珂 《学理论》2010,(13):17-18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科学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深入理解两大理论成果的辨证关系,对于进一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具有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而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文化自信提供科学思想方法,文化自信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两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中互推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自信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相似文献   

14.
亓成章 《理论视野》2007,89(7):19-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受世情和国情两个“具体实际”制约性影响的历史进程。在不同历史时期,国际环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内容不同的制约性影响。两极格局终结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都在于“前所未有”的国际环境,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应对其相互关系给予严重关注。  相似文献   

15.
窦凌 《学理论》2013,(28):44-46
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关系对于自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关系的研究存在"重中国化,轻时代化"现象,原因之一是对"两化"关系认识存在偏差。基于理论界对"中国化"研究已达到了相当程度,目前要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准确理解"两化"关系,需要弄清三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起点及其思想脉络、中共提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命题的现实诉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两种可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12)
洞庭湖平原区是湖南省水稻高产区,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抗战期间水稻产量一直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以1938年日军入侵湘北为界。洞庭湖平原区水稻产量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水稻产量呈现出稳定发展特点。后一阶段随着战争深入,洞庭湖平原区部分县的水稻产量从1939年起开始下降,而其他县份尽管在这年还有一定增长,但从1940年开始也陆续下滑。通过洞庭湖平原区水稻产量前后两个阶段的变化,可以看出抗战时期洞庭湖平原区的农业在曲折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11)
抗战期间,随着日本的不断进攻和政治诱惑,国内滋生了各种形式的投降活动并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统一战线的存在和发展,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针对各种投降卖国活动,毛泽东领导全党人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严厉打击了各种分裂和投降活动,挫败了投降主义的阴谋,有力地维护了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为赢得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端端  张韬 《学理论》2014,(7):30-32
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要方面。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工作原理,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深刻总结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理论。重点介绍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形成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抗战时期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有典型示范法、媒介宣传法、自我教育法、联系实际法。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中国的进步文化在近代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不仅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救亡和启蒙双重使命,是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而且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还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民族化进程和中国精神的复兴。  相似文献   

20.
沈寨 《学理论》2009,(4):80-82
法律继承是法律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代中国的法律发展即存在着对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又存在着对西方法律文化的吸收与借鉴。怎样在吸收和借鉴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法律文化的同时,又注重发扬本民族的法律文化精华,是我国当今法律发展面临的困境。面对此困境,我们只有全面认识传统法文化和西方法文化的优劣,才能为当代中国法律发展找到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