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宜昌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履职为民,监督的视野更多地从发展转向了民生,指导思想凸显民生理念,工作布局凸显民生分量,议案建议办理凸显民生定位,活动策划凸显民生内容,目标追求凸显民生效应,有力推动了一批民生问题的解决。人大对民生问题的格外关注,可以从近几年筛选确定并重点督办的几件议案窥见一斑。连续6年,市人大确定6件议案,全部指向"民生之难",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均被列为当年政府重点民生工程。现在,这些议案都化为或正在化为实实在在的百姓实惠。  相似文献   

2.
民生问题的界定在中国现阶段,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主题,成为一股重要的历史潮流。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基本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的状况,等等。具体之,民生问题包括由低到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的三个层面上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阶段,随着以人为本理念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改善民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枝叶总关情     
今年以来,巩义市人大常委会把促进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围绕民生问题积极履职,凸显了常委会对关注民生、尊重民意和维护民利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是关注民生问题。我国社会转型期日益凸显的民生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政府的普遍关注,并且提出了许多对策和建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始终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民生。关注民生的伦理学依据是"以人为本";政治学依据是保障和促进民生属于国家的社会职能。新时期民生问题凸显,其经济根源是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经济利益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其政治根源是我国的政治层面的改革整体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也与腐败以及由此形成的"权力资本"对社会利益不合理的瓜分有关。改善民生,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发展;解决民生问题政府是关键,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社会积极参与的改善民生的公共体系;解决民生问题的方式重在培养社会自身"造血"功能;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环境问题引发的民生问题日益凸显,环境群体性事件正以年均29.8%的速度快速增长,形势严峻。在2012年及2013年公布的"十大公民事件"的评估结果中,环境群体性事件连续两年榜上有名。不同于大多数因经济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民生问题凸显,信仰问题不断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一些人的精神世界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危机。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现实生活,对当前新形势下国民的精神民生状态做必要的考察,以文化民生新理念在全社会重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9.
《公安研究》2008,(7):62-62
曹海军在《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1期撰文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与此同时,社会矛盾和利益分化带来的社会民生问题日益突出,社会改革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并日益成为整个改革的基础。具体说,社会改革包括了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  相似文献   

10.
付蓓  韦怀远 《人民论坛》2011,(9):212-213
当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民生问题凸显,信仰问题不断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一些人的精神世界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危机。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现实生活,对当前新形势下国民的"精神民生"状态做必要的考察,以"文化民生"新理念在全社会重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