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华 《党建文汇》2007,(3):51-51
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人们往往容易低估别人工作的困难度。在一个有多种分工的公司里,总有人会互相埋怨,搞技术的人埋怨搞销售的人没有把自己创造的产品卖得更好,搞销售的人会埋怨搞技术的人没有设计出更好的产品,他们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勤奋。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人们往往容易低估别人工作的困难度。在一个有多种分工的公司里,人们总是会互相埋怨,搞技术的人可能会埋怨搞销售的人没有把产品卖得更好,搞销售的人会埋怨搞技术的人没有设计出更好的产品,他们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勤奋。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6,(10):78-79
6.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谈论自己,更不要议论别人。谈论自己往往会自大虚伪,在名不副实中失去自己。议论别人往往陷入鸡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纠缠不清。每天下班后和你的那些同事朋友喝酒聊天可不是件好事,因为,这中间往往会把议论同事、朋友当做话题。背后议论人总是不好的,尤其是议论别人的短处,这些会降低你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丹麦人崇尚“叶特尔法则”,即:任何人不得自称比别人好、聪明或者富有;也不认为他人会比自己更好、更聪明或更富有。谈到自己往往很含糊,有意把个人成就轻描淡写;不主动交换名片,很多人甚至没有名片。  相似文献   

5.
学文荐 《求贤》2008,(4):25-25
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人们往往容易低估别人工作的困难。都觉得别人的工作比较轻松,自己比别人更勤奋.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丰田 《先锋队》2011,(12):61-62
如果你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最好站在对方的右边!如果你想更好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最好站在对方的左边!这绝不是忽悠人的迷信,因为意大利的研究表明,人类右耳更善于倾听,这是由大脑结构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的性格志趣决定着他的职业取向。善于独立工作的人,可能就不愿意去管别人;做惯市场与销售的人,往往无法静下心来阅读产品技术资料;性格内向的人大都难于出头露面去见客户。 管理者在用人的时候,当然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去安排工作,而事实上,人尽其才是一个非常理想主义的状态。在很多情况下,应教会你的下属去做好不愿意做的事情。 事实上,能否做好那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是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也是能否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这世界不是为你准备的,这职位也不是为你设立的。你要适应环境和社会,而不是要环境和社会去适…  相似文献   

8.
嫉妒,是人们时常经历的一种情感体验,几乎凡人皆有,概莫能外,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危害。但如果嫉妒情绪过度膨胀,失去了控制,那就非常危险。嫉妒心理表现在一般人身上,是看到别人经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出了成果,不是去效仿追赶,而是讽刺挖苦,冷嘲热讽;看到别人能力超过自己,就满腹怨恨,醋意大发,无法接受现实;看到别人与群众关系密切,深得领导信任,就视为障碍,不顾公论去挑拨离间,造谣诋毁;甚至人家添置了高档家具、新潮服装,自己也会不快和愤懑。表现在领导干部身上,则是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奉行“武大郎开店”的原则,身材比自己高的人不予提用,设置种种关卡,不让别人出头;对下属只使用,不培养,一旦出了差错总是极力埋怨,推卸责任,小题大做,压得对方喘不过气来。  相似文献   

9.
著名收藏大家马未都.在收藏界素有口碑.他总是能淘到别人淘不到的古董.买到别人买不到的宝贝。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懂得“让利”.他在遇到自己中意的古物的时候,也会砍价,但不会大砍.更不会砍到让卖者无钱可赚的程度。恰恰相反,他会根据自己专业的判断.在得出一个合理价格的基础上.再主动加一些.让对方多赚一点...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的性格志趣决定着他的职业取向。善于独立工作的人,可能不愿意去管别人;做惯市场与销售的人,往往无法静下心来阅读产品技术资料;性格內向的人大都难于出头露面去见客户。管理者在用人的时候,当然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去安排工作,而事实  相似文献   

11.
职务调整、人事变迁往往是干部非常敏感的事情.特别是面对周围一些被提拔、重用的干部.极少数的干部会出现心理失衡:或认为某人有后台、有靠山.靠的不是什么真才实学;或认为某人善于钻营.靠走关系博取领导的信任;或认为领导有偏心。自己辛辛苦苦干工作.却没有得到领导的赏识和提拔……于是就怨天尤人.埋怨世态炎凉、命运不公,拿工作撒气.消极怠工。甚至撂挑子不干.  相似文献   

12.
杂感二则     
钱逊君子求诸己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求诸己、求诸人的“诸”字,是“之于”二字的合音。求诸己,就是凡事求之于己,首先从自己方面来要求。这是中国古代提倡的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人们工作不如意,往往怨天尤人,埋怨环境条件不好,别人不了解自己,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大材小用,牢骚满腹,情绪低落。凡事不从自己方面寻找原因,只是埋怨别人,这就是“求诸人”。针对这种情形,孔子提出要“求诸己”。在《论语》中有多处讲到这一思想,孔子反复说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  相似文献   

13.
何谓礼貌?从浅处来说,就是待人客气点儿,此乃个人的处事习惯;往深处讲,它体现着人的品行,是伦理的基础,是安定的条件,是人能够感觉到自己是人的前提。别人对你不礼貌的时候,你觉得别人没有把你当人看;你对别人不礼貌的时候,别人觉得你没把别人当人看;这时,礼貌伤及的是人的自尊。别人对你不礼貌的时候,别人没把自己当人;而你对别人不礼貌的时候,你也没把自己当人:这时,礼貌体现的是人的自爱。自尊与自爱是人的美德,美德往往脆弱,易受伤害。即如“礼貌”,恃财可以自傲,恃权可以自傲,恃貌可以自傲,恃强可以自傲,恃才…  相似文献   

14.
新田是国家级贫困县,自然资源短缺,区域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贫困人口众多。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提高工作质量,就必须集中精力保重点,握紧拳头出精品,在以下四个方面求得突破。1‘在人无我有上求突破。即在别人还没有涉及到或来不及涉及到的领域,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率先求得突破,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一是在发展思路上,依托人无我有的资源优势,走出人无我有的产业化路子。例如新田的陶岭辣椒,质优、色美、可口,其产品曾远销香港、东南亚,但由于加工和销售没有跟上,这种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我们抓…  相似文献   

15.
吴俊浩 《求贤》2011,(6):52-52
很多人总是抱怨.企业中有很多吃白饭的人.总是抱怨自己给企业赚的钱很多,公司给自己的钱却很少.便开始埋怨自己被剥削、被压迫。  相似文献   

16.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你遇到了一件使自己激动不已的事情,从内心佩服和感谢对方给你和别人带来的方便和愉快。那么,在当时或者以后,你应该向对方表达一下自己内心的那种感激之情。这对于你来说,不过是多说几句话,多写几行字。虽然这么简单,但是对于对方来说,却仿佛送来了一片温暖,一片光明。有时,还会影响他的一生。记得,我所居住的小区,有一对下岗夫妇。他们的职责是看自行车棚。白天没有太多的事,于是,他们又把打扫院子、清除垃圾的活儿包了下来,而且不要报酬。后来,他们又成了小区义务的“保卫者”。经常在院子里…  相似文献   

17.
学文 《求贤》2010,(2):51-51
曾任北京外交学院副院长的任小萍女士说.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每一步都是组织上安排的.自己没有什么自主权。但在每一个岗位上.她也有自己的选择.那就是要比别人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8.
黄代翠 《学习月刊》2012,(8):102-103
严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的开篇即说:“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  相似文献   

19.
权是别人给的.威是自己挣的.认为自己正确是一回事,使别人认为你正确是另一同事.有很多优点的领导者的最大优点.往往是善于学习下属的优点.盲目的崇拜导致迷信,过分的颂扬带来扭曲.不良的习惯即是毛病.习惯的毛病即是惰性.一个人的最大缺点,往往是总以为自己没有缺点.  相似文献   

20.
不知何时,自卑感在悄然侵袭着大学内家庭贫困的莘莘学子的心理健康。自卑,是对现实自我的一种主要认知偏差。它有两种表现:一是与别人比较,觉得在知识、能力、体貌等各方面,自己都不如别人;另一种则是面对要做的事或试图达到的目标,怀疑自己的能力。总之,自卑者老是只看到别人的优势,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往往把自己的任何失败都归因于自身条件不足。一些来自农村困难家庭的同学,之所以产生自卑感,主要还是在立身处事时把自己是特困生看得过重和过多。众所周知,没有自尊就没有自卑,适度的自民和以控人苗进,是人们靓进遭路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