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法国刑法修改中的谨慎态度[法]皮埃尔·特律什,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世之法典,如同多厅室的旧居建筑,有些部分不再使用了,有些部分“废弃”了,甚至不得不拆除;另一些部分则相反,经过增添旁室偏宅而得到扩充,然而,这些附加之作往往有损于建筑的整体,且不...  相似文献   

2.
夏商周法制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商、周法律史料扑朔迷离,因而给先秦法制研究造成很大困难,以致出现了一些误说,且流传甚广。作者就其中五个问题进行了探索,认为:汉初提出的”夏刑三千条”乃误说,其来源是《尚书·吕刑》和《书序》;《洪范》既不是夏代的法典,也不是所谓的“宪法”,而是古代探讨统计方法的政论文献;常被法学界引用的甲骨史料中的“刑”字应释为“丹”,而“辟’字应释为“孽”字;西周穆王时制定过法典《吕刑》,但《尚书·吕刑》则是后来依据西周官方档案整理而成的文献;现存《尚书·吕刑》中的“五过”是西周法典《吕刑》一专有术语,是《吕刑》刑罚体系组成之一,即赦免,最轻的处罚。  相似文献   

3.
2005年2月10日,刚刚度过鸡年春节,笔者搭乘飞机从德国柏林前往纽约参加一个关于刑事诉讼法的国际研讨会,11日早晨在会议中心的接待桌上看到一份当天的《纽约时报》,头版赫然登载:“律师被判帮助恐怖活动罪”。细读下来,这是一个在美国乃至世界,尤其在法律界颇受关注的案件。被告兰妮·F·斯蒂兰特,65岁,一位著名的刑辩女律师,经常为一些不被公众欢迎的被告人辩护。这次其当事人是一位双目失明的埃及伊斯兰教团体的精神领袖,名字叫森克·奥马·阿布代尔·拉曼,1995年因密谋攻击纽约标志性建筑的指控而被判终身监禁。拉曼先生与9·11事件没有…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3·16”特大爆炸案元凶靳如超已于4月29日伏法。靳如超等罪犯的伏法,使108名死难者的家属和38名受伤同胞在心灵上得到了一些慰藉,同时也让那108个无辜的灵魂得以安息,而这起震惊中外的爆炸案在留给人们一连串的思考后也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从“3·16”特大爆炸案的发生到“3·23”该案的告破,仅用7天时间,而广西北海警方从接到群众举报到将重大犯罪嫌疑人靳如超抓获归案,仅用了12小时,可谓破案之神速,靳如超的及时抓获,“指纹”在其中发挥了关键、决定性的作用。2001年3月16日4时16分至…  相似文献   

5.
一智利共和国民法典于1855年12月14日得到批准,并于1857年1月1日生效。它现在仍然有效。智利民法典的作者是拉丁美洲伟大的法学家和人文主义者安德雷斯·贝略,他能够把罗马法系理解为拉丁美洲统一的基础,并且提供了一部表达这种统一性的法典。事实上,安德雷斯·贝略的这一法典,经过极少的改动,也在1806年为厄瓜多尔所采用;就哥伦比亚而言,在这个国家曾经是一个邦联时,它于1858年采用了这一法典。后来,在形成了统一的哥伦比亚国家之后,它在1887年再次采用了这一法典。这部法典在经过了某些不拟在此处探…  相似文献   

6.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及其保障措施(澳)菲力普·奥斯顿毕小青译一导论1950年,在一系列为纪念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而发表的演讲中,一名与该经济学家同姓的英国社会学家(T·H·马歇尔)对有效“公民权”①的一些重要属性在西方的历史发展作了专门...  相似文献   

7.
<正> 一、法典编篡的历史、政治和法律背景 路易斯安娜的发现是美国历史上的传奇故事。有人提出:密西西比河口是阿龙索·阿瓦雷兹·德·皮内达于1519年发现的;或是由庞菲罗·德·纳尔瓦兹的探险队发现的,但两种说法都缺乏确证。看来赫尔南多·德·索托曾进入到现在的路易斯安娜州范围内,并被葬在  相似文献   

8.
传统习惯对清末民事立法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习惯在中国古代民事法律构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此,中外法学者均有论述。曾多年钻研中国民事法史的戴炎辉先生认为:“各朝代的实定法偏重于刑事法,其关于民事法的部分甚少,大率委于民间习惯法。”著名比较法学家勒内·达维德也持类似看法:“自汉朝以来,历代虽制定过许多法典,但都只包括行政方面或刑事方面的条款,民事方面往往只限于规定因触犯习惯准则而受刑事制裁的有关条款。”  相似文献   

9.
发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市的族裔骚乱,让不少人担心美国日益明显的族群裂痕.此次骚乱始于当地时间2017年8月11日,起因是夏洛茨维尔市在2017年6月将“罗伯特·爱德华·李公园”重新命名为“解放公园”;目前,该市又决定将公园内的罗伯特·爱德华·李雕像移走.这引发了当地右翼团体和右翼支持者的不满.  相似文献   

10.
宪政:和谐的生活哲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宪政属于宪法哲学范畴。宪法哲学属于哲学 ,属于法哲学、生活哲学、未来之学 ,属于科学。在宪法哲学的上述不同层面 ,宪政分别聚焦于对“宪法·人民·政府”、“权力·法律·权利”、“宪法·生活·政治”、“传统·现实·理想”、“正义·科学·效益”等相互关系之本源和应然的追问。对此 ,我们的回答是 :宪法是作为国家权力所有者的人民与作为国家权利行使者的政府之间的“契约” ;法治的精义在于通过对公权力廉洁性和完整性的“保障”而实现对人权的保障 ;宪政既以民主为基础又对民主的某些性格保持着警惕 ;宪政的理想可以激发完善现状的热情 ,历史的评判则可防杜社会的倒退 ;宪政同时结晶着科学、正义、效益三种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