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菲 《理论导刊》2012,(7):34-37
新疆跨界民族问题与国家安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民族意识膨胀、回归运动、民族分裂主义、跨国犯罪仅仅是新疆跨界民族问题的特殊表现形式,其实质是跨界民族的国家认同危机。新疆跨界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既共生互融又冲突对立,从我国地缘安全的视角看,国家认同高于民族认同。在国家认同的建构中要充分尊重与发展新疆少数民族也包括跨界民族的民族认同,实现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整合与互融,从而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2.
李学保 《学理论》2011,(12):8-1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各种跨界民族问题过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多样、视角新颖独特的关于解决跨界民族问题的政策与实践,提出了许多化解跨界民族矛盾与冲突、维护边疆安全与稳定的创新主张,积极有效地遏制了跨界民族问题对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冲击。梳理和总结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关于解决跨界民族问题的历史经验,对于中国进一步形成和完善解决跨界民族问题的政策体系,防范跨界民族问题诱发的各种未来风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北边疆地区与6个国家相邻,存在着多个跨界民族,这些跨界民族的状况各不相同,民族关系也相对复杂。近年来,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国际、国内因素大多与跨界民族的复杂性相关联,跨界民族已经成为影响新疆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分析研究西北跨界民族对新疆社会稳定的影响,对于新时期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以及新疆乃至全国的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族问题是社会政治生活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一个国家对民族问题处理得好坏 ,直接影响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由于民族问题处理得不好 ,而引发的内乱甚至分裂的现象绝非少见。我国是一个有 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 ,如何更好地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保证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稳定和统一。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加强对民族问题的研究 ,为国家制定民族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民族问题不仅是多民族国家的国内问题 ,也是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10)
传统跨界民族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逐渐形成了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领域与分析框架,但是缺少国际关系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结合的研究路径。采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将跨界民族问题产生的动力机制综合到物质、观念与制度的分析框架中,并将问题产生机制纳入国际关系中的社会、国家与国际体系层次中,丰富跨界民族研究内容,并建立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跨界民族问题的分析框架与问题领域。  相似文献   

6.
文化的先进性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深层次问题 ,“三个代表”所阐述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我国当前文化安全研究和文化安全工作具有重要和具体的指导意义。一个国家只有在与其他民族 ,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文化交流中 ,在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并改造民族文化以保持自身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先进性的基础上 ,才可能真正获得自身的文化安全。保持文化一定程度的先进性 ,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文化的先进性程度越高 ,文化的安全度也就越高。在文化安全研究和文化安全工作中 ,需要处理好文化的先进性与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通过促进文化建设不断沿着先进性方向发展来确保我国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创新已成 为维护国家安全、增进民族 凝聚力的纽带,成为国际竞争中影响成败的主导因素,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中的命运和前途的关键所在。正如江泽民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的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从事实层面看,创新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为了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有必要对创新问题进行追根溯源式的基础理论研究。 (一)创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可以适用于多种领域,…  相似文献   

8.
李朝辉 《学理论》2013,(23):38-39
国家是一个历史性现象。国家的出现有其一定的条件,国家的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历程。近代的民族国家及其概念产生于西方,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之后,主权国家才真正立足于人类历史。民族国家产生之后,与之相伴的是关于国家的主权的争论。直到今天,全球化的影响已经势不可挡,与全球化相伴的是全球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网络犯罪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超出单一主权国家的能力。国家主权在全球化这样强大的冲击中会否成为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障碍,以及国家主权会被强化还是被削弱以适应市场的开放性,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引发了民族文化安全问题。反思近代以来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形成与演变,可以看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离不开文化的自我认知,离不开综合国力的支撑,离不开文化创新的内在驱动,离不开广阔的国际视野。深刻体悟这些历史经验不仅能为新时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供借鉴,同时也能够为全球化进程中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理论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0.
当我们身处和平环境时,是否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对我们的威胁?当战争迫近身边时,我们是否已经作好了足以取胜的临战准备?当世界各国纷纷调整军事战略之际,中国的国防长远建设与临战准备应有什么样的思路?  国防长远建设和临战准备是 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 问题。国防长远建设是战争潜能转化为军事实力的基本保障,临战准备依赖于国防的长远建设。临战准备与国防长远建设的目标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 国防长远建设是为了防备外来侵略,创造一个长期的和平稳定环境,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国防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全面建…  相似文献   

11.
胡越 《学理论》2015,(7):146-147
我国的水污染事故不断发生,重大跨界水污染事件更是频发,跨界水污染急需得到重视和整治。由于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群体性事件频发和政府公信力打折。我国水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行政区划造成的分头管理、治理机制的局限都是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未来,对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的完善应追根溯源,从意识、绩效评估方式、管理协调、政府间的相互信任等方面做起,对我国保护跨界水资源有重大意义,对保障人民的饮用水安全也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由于跨国民族问题的存在以及外部势力的干涉,国家安全在冷战后世界范围的民族主义新浪潮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威胁:国内民族分裂势力呈现活跃态势,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民族文化价值观受到冲击,国家主权和内政受到干涉等等,从而关乎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前途。  相似文献   

13.
人才安全——亟待构建的国家利益防护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不是危言耸听:一个国家的人才安全警戒系统如何,事关这个国家的经济、贸易、金融、信息、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走势,乃至整个民族的命运前途!然而,加入wT0后的中国,恰恰在这一关系到国家民族利益的问题上盲点众多。因而,如何尽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多维的立体的人才安全保障机制.成了时下极具探讨价值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精辟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见《求是》杂志,1998年第19期)在新世纪即将到来,我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关键时期,学习、研究、阐发这个民族凝聚力就是民族的生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理,具有极为…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而且也是关系列国家兴衰存亡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现在我们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民族关  相似文献   

16.
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青海省体改委曹文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富强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但是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比内地落后。特别是我国实行改...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而且对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其中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如何在应对挑战中把握好机遇,促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自古疆界多是非。我国幅员辽阔,又是多民族的国家,行政接边地区面广线长,这些地区往往行政、治安管理比较薄弱,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纠纷多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行政接边地区的人、财、物交往日益增多,各种跨界纠纷也呈大幅上升之势,如果解决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极易激化矛盾,引发治安和刑事案件,特别是在民族聚居区,容易酿成大量械斗等严重事件,造成人身和财产的重大损失,影响接边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北京、河北联手推出的"护城河工程"给人许多启示。河北环绕北…  相似文献   

19.
邓显超 《学理论》2011,(25):39-41
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是一个涉及国家文化主权、民族凝聚力、综合国力以及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国家文化主权和民族文化认同产生了事实性的挑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内外兼修,既要增强文化创新能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又要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民族研究工作的深入,我国民族研究工作者又开展了关于民族概念问题的讨论。论者大多从外语翻译的角度加以探讨,这无疑是对的。但是须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概念,是受到了中国历史的传统影响的。我们不妨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另辟蹊径,探讨一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发展的历史,也许是有益处的。实际上,这一工作也已开始进行。辽宁《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4期发表了金天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