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应运而生落户贵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坤 《当代贵州》2013,(23):26-27
在连续举办4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后,今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继博鳌亚洲论坛之后又一个得到中央政府大力支持的、专注于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端国际论坛,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人们不禁会问,作为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别说和东部发达城市相比,和周边成都、昆明、长沙相比,贵阳经济发展都相对滞后,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为什么会落户贵阳呢?  相似文献   

2.
王庆 《当代贵州》2008,(16):61-61
今年1月3日,贵阳市委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一个在国内都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构想“出笼”,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在践行,人们的目光在聚焦贵阳。半年多的时间了,贵阳市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如何推进、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对此,记者走进了贵阳市的东大门—乌当,从与乌当区人民政府区长李志鹏的“对话”中,获悉该区以自身的生态优势,提出的“更新一个观念,坚持两个优先,强化四个意识,创新一个办法”的思路,不难管窥到“黔中秘境、自然乌当”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正>地处大西南,千山披绿,万木葱茏,气候宜人。炎炎夏日,在森林覆盖率达到41.78%的多彩贵州的省会--爽爽的贵阳,凉爽而舒适。围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战略,贵阳率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立足这一目标,贵阳准确把握定位,发挥独有比较优势,以建设生态文明引领文明城市创建,渐次破题。  相似文献   

4.
蒙珺 《当代贵州》2011,(21):22-23
“2011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于7月中旬如期在“中国避暑之都”贵阳举行。在与会者们达成的《贵阳共识》中,有一个结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不是选择之一,而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贵阳,贵州省省会,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上一座美丽的生态之城。贵阳的神奇与精彩,用一个字就恰到好处——"爽"。贵阳之爽,爽在独特气候的凉爽、明山秀水的清爽、风情浓郁的豪爽、平和淡定的舒爽,时尚休闲的逸爽。贵阳,尤为称道的是她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凉爽气候。这里年平均气温15℃,夏季最热时的平均气温在24℃左右,当很多城市热浪灼人难熬的时候,贵阳却是凉风习习,极其舒适……2006年,在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中国委员会、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等机构组织的"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评选中,贵阳入选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并连续两届名列第一,荣获"中国避暑之都"美誉;2007年,贵阳凭依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举办了"首届中国(贵阳)避暑节",吸引国内外游客到贵阳避暑旅游,引起社会和中国气象学会高度关注,经分析研究贵阳近80年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5,(8):20-20
贵州省贵阳市近两年来加快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步伐,围绕铝、磷、煤等八大优势资源产业,启动了近百个循环经济项目,总投资达300多亿元,逐步形成了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产业,使循环经济成为贵阳实施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7.
哈文丽 《当代贵州》2012,(28):48-51
"绿色理念"不断提升的"贵阳共识""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以全球变局下的绿色转型和包容性增长为主题,顺应了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潮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对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作出的重要批示中如是说。2012年7月27日,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在贵阳召开。从2009年第一届开始,每年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都会形成一个"贵阳共识",这些"共识",让人们看到了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正>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关键是扬长避短,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利用优势克服劣势。7月30日—31日,各界名流云集贵阳。大家为着"生态文明贵阳会议"而来。而积极运作这个重大活动的背后,是贵阳——这个西部省会城市力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力生态经济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任玉梅 《当代贵州》2012,(22):22-24
以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为平台,贵阳不断延续着与世界的绿色对话,向世界发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贵阳声音”,展示绿色发展进程中的“贵阳实践”,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尹辉 《当代贵州》2009,(24):26-26
调查显示,98%的被调查者对“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必要性”给予了肯定;84%的被调查者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充分发挥贵阳市良好自然条件优势的必然选择”;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表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全民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1.
《当代贵州》2013,(3):12-12
《人民日报》:生态贵阳-城清爽2012年12月17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实施《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这样的城市规划,党的十八大以后属全国首家。奋力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如今,只要你牵手贵阳,就难以相忘。  相似文献   

12.
孙柏仁 《奋斗》2007,(9):40-40
作为一个资源相对富集、生态环境优良、区位优势明显的农业县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生态为主线.突出和谐主题.坚持科学发展,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构建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十面来风     
《当代贵州》2015,(7):10-11
<正>贵阳:成为首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发布系列活动在贵阳举行,贵阳市及其他四个城市(区)成为首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区)。本次中国金融生态城市评选活动,以金融创新、金融安全、普惠金融、金融教育和创业环境为五个要素指标,根据比较分析和业界考察,最终评定北京市海淀区、上海市嘉定区、长沙市、苏州市、贵阳市成为首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贵阳记者站)  相似文献   

14.
赵克志 《当代贵州》2012,(22):20-21
7月,贵阳凉夏如常。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成功举办,世界目光聚焦爽爽贵阳。  相似文献   

15.
<正>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沉淀,环境基础日臻完善,爽爽的贵阳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避暑之都。在炎热的夏秋季节,与周边省会及全国绝大多数大中城市比较,贵阳的自然气候固然更加宜人,这种气候优势已极大地促进了地产及旅游业的兴起。近年来,贵阳"暑假经济"的应运而生,就是生态战略之下这种气候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资源优势的集中体现。与此同时,位处贵阳西侧的中国凉都六盘水,在炎热的夏秋季节总是那么凉风习习,沁人心脾。无论是阳光炙热的"盛夏"、汗流浃背的"酷暑"还是郁闷难耐的"秋老虎",在这里都被自然感  相似文献   

16.
杨柏 《当代贵州》2014,(5):66-66
正《当代贵州》2013年第36期推出了一个"天然气入黔"的封面专题。细细读来,深感这两股管道天然气,不仅仅是事关贵阳当下千家万户厨房里那股生命之火的一个小事,还是关乎落后的贵州如何"工业化逆境突围",保持两位数增长与生态"底线"的一件大事。尽管这两股气在黔下载量有多大还不尽知,但在一个不缺煤,往外送电的省区,结构性换用有洁净比较优势的天然气,无疑是走向生态现代化的一个有力支点。  相似文献   

17.
生态长廊     
《党的建设》2013,(8):56-56
目前,以绿色变革与转型为主题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闭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发来贺信。大会发布了2013年年会《贵阳共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经国家批准的,目前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国际论坛,计划每年定期举办一次。  相似文献   

18.
正贵阳市观山湖区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不断提高环境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助推"强省会"和"爽爽贵阳"建设。俯瞰贵阳观山湖区,河湖清澈,犹如一条条蜿蜒的玉带;城市主次干道绿树成荫,美丽景观随处可见;一个个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正源源不断带来经济财富……这些都凝聚着观山湖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成就。  相似文献   

19.
赵建军 《当代贵州》2008,(10):40-41
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契机,把贵州的资源、环境比较优势转变成后发优势,从而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主张,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遏制环境污染加重势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引导性、基础性、根本性的重大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对于贵州这样一个欠发达、同时资源环境比较优势显著的地区,  相似文献   

20.
作为贵阳市规划的中心城区之一,乌当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贵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天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了较好的工业发展基础。在抢抓中央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黔中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有利时机中,乌当区将努力探索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