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缅边贸发展进程林锡星一、早期阻碍边贸发展的因素我国解放前,滇缅边境地区的民间贸易一直不断。解放后,云南地方政府于1951年4月开放边民互市。当时,我国刚刚解放,百废待兴,所以中缅边境的小额贸易我方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以1953年为例,中方进口总值为3...  相似文献   

2.
革新后越南越中边境民族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革新开放以后,越南党和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其民族政策尤其是北部边境地区的民族政策大力进行调整,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的边境民族政策,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原因,中越边境地区有9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再加上中国一方边境地区客观上存在着的许多现实问题,使得越南所推行的特殊优惠的边境民族政策对中国一方的边境民族地区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不利于我国西南边境民族地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向阳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0,(1):13-29,153,154
随着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和阿富汗抗苏战争的开展,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罂粟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毒品产量迅速增加,成为世界毒品市场的重要来源地。阿巴边境地区的普什图人和俾路支人等跨境民族在"金新月"地带的罂粟种植和毒品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世纪80年代后,阿富汗生产的鸦片主要来源于阿巴边境的普什图人村庄,巴基斯坦的罂粟种植也主要集中在以普什图人为主的西北边境省和联邦直辖部落地区。多年以来,尽管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政府在阿巴边境地区不断采取禁毒措施,发展替代种植,但是均未能清除该地区的罂粟种植和毒品生产。阿巴边境的普什图人、俾路支人等民族长期种植罂粟并参与毒品走私的原因包括历史、政治和经济等因素。从历史上看,阿巴边境的普什图人有种植罂粟的传统,出售鸦片是他们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从政治上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两国政府不能对边境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为边境地区的普什图人和俾路支人种植罂粟和从事毒品走私提供了条件。此外,一些政党为了拉选票而支持当地人们种植罂粟也是重要的政治原因。从经济上看,种植罂粟的收入要高于种植小麦的收入,贩卖毒品的利润较高是吸引阿巴边境的普什图人、俾路支人等民族种植罂粟和从事毒品走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欧盟跨境合作政策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雅梅 《德国研究》2006,21(3):11-16
边境地区是欧盟特殊而重要的区域。为了减少“边境效应”,鼓励边境地区的共同发展和融合,欧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跨境合作。在欧盟的援助下,边境地区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合作。跨境合作促进了欧盟社会经济聚合和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对东扩的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大家都知道,重大的环境课题摆上了议事日程.气候的变化,自然资源的流失以及与其相连的贫困、饥饿、战争和疾病.对于人类来说,最大的挑战却是相互保持交流对话,保持所具有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达成谅解并将其付诸实施.环境政策不再是国家的事务,环境污染并不会在国境线停止,我们在本地的行为也一直会对整个人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泰柬包括柏威夏寺在内的边境冲突,从精神和信仰内核角度反映了民族主义在保护国家主权边界,特别是文化交汇地带宗教名胜方面影响力的扩大。边境地区的宗教场所、宗教胜地承载了地区内群体间的宗教集体情感。在柏威夏寺及周边地区属权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之前,更现实的维系方式是保持竞争性共享状态。竞争性共享的争议边境地区呈现着包含了宗教因素的民族主义、宗教遗产与宗教集体情感共同构建的庙宇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7.
2011年缅甸政府与国内外精英的互动有力地推动了缅甸的政治发展。通过与政治反对派的互动,政府修改了政党登记法,赢得了政治反对派的初步信任,为更广范围分享政治权力扫清了障碍。通过与少数民族武装的互动,政府赢得了少数民族武装的信任,与绝大部分少数民族武装签订了和平协议,为更公平地在民族间分享资源创造了可能。通过与外国政要的互动,政府赢得了西方国家的信任,西方开始逐步解除对缅甸的制裁,为缅甸生产和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提供了条件。政府叫停密松电站建设可以看做是缅甸政府与国内外精英互动的一个顺理成章的结果。2011年缅甸的精英互动与政治发展表明:即使为结构所限,精英的认知和互动也可以推动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5年11月7日,缅甸政府开始把政府机关从仰光搬迁到彬文那。据仰光的外交官和政府官员猜测,缅甸迁都的真正原因是防止可能发生的外部入侵。自美国停止对缅甸投资以来,缅甸军政府正遭受着1997年以来最为严厉的国际制裁。  相似文献   

9.
即将载入史册的2018年,于世界来说是动荡的一年。这一年,美国并没有所谓的再次伟大。特朗普政府除了悍然发动贸易战,还到处“退群”、包括拒绝交纳联合国会费;末了因美墨边境墙拨款问题导致政府在圣诞节前关了门。欧洲的心脏地带法国、比利时等国也不太平,“黄马甲”运动从十一月一直延伸到第二年的元旦之后。而这一年的中国,如太阳般辉...  相似文献   

10.
缅甸独立后外交政策的演变与中缅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缅甸独立后,其政治发展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致使其外交政策发生了几次较为重大的变化。受此影响,中缅关系也出现了一些起伏,但总体上看,奉行积极友善的对华政策一直是历届缅甸政府所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中缅边界的缅甸毒枭木生由于产于缅、泰、老边境地区的毒品在运往美国和欧洲的途中经过中国,因此,在中国散落的毒品也就越来越多。中国边境沿线吸毒者的人数在急剧上升。据外国报道,仅昆明就有六万名海洛因瘾君子,而且人数还在增加。据1990年官方正式报道,就瑞丽...  相似文献   

12.
在实力不对称的情况下,结束冲突,达成和解对于冲突方特别是弱势一方有利。但是,和解进程往往伴随着博弈方复杂的利益计算和讨价还价,策略互动过程显著影响着和解实现的效果。实力差距和要价意志决定缅甸政府与民地武愿意作出多大的妥协,以及能否达成和解。总体而言,缅甸政府与相对实力强但要价意志弱的民族地方武装最容易达成和解。缅甸民族和解进程的回转起伏,关键在于协议承诺的可信性无法得到保证。内战中的承诺困境包含两层含义:其一,达成和平需要使反叛组织放弃武装,但在政府武装继续存在的情况下,缅甸军方背叛承诺风险有所增加;其二,在违约背叛成本低且收益高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冲突方背叛承诺的风险也将提高。在缅甸军方重掌政权、政治转型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如何克服和解的困境,将是未来缅甸民族和解进程面临的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13.
"金三角"禁毒背后的中美泰缅四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春是罂粟花开的时节.当金三角的罂粟花盛开的时候,小小的金三角却在中南半岛激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政治漩涡.为了安抚当地少数民族、巩固边境,缅甸在禁毒中一直采取极为谨慎的姿态;泰国深受缅甸毒品之害,与缅甸还存在领土纠纷,在反毒过程中不得不权衡自己的得失;美国当然重视禁毒,不过对于美国而言,让缅甸现政府倒台或许更重要;中国积极帮助缅甸禁毒,但对于影响边境安宁的迹象却也不得不加以警觉.  相似文献   

14.
2012年缅甸的政治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政府与昂山素季之间的良性互动为缅甸政府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新政府与民主反对派之间的互动为谈判解决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创造了较好的内部条件;而新政府内部之间的互动则意味着缅甸政治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内部权力资源的分配斗争。莱比塘铜矿事件的爆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2012年缅甸政治势力各方相互角力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5.
2017年8月25日,缅甸若开罗兴伽救世军与军警发生了进入21世纪以后最激烈的冲突。这轮罗兴伽人危机是宗教与族群冲突危机、安全危机、难民危机、内政危机和外交危机的综合体,引发缅甸内外前所未有的关注。面对内外重重压力,民盟政府和军方多管齐下,打击若开罗兴伽救世军,维护稳定,重视解决若开邦难民安置、冲突后重建与发展问题。此轮危机原因复杂:若开邦的罗兴伽人穆斯林与若开族佛教徒历史积怨颇深;当地发展落后,争夺有限资源导致双方利益冲突激化;若开罗兴伽救世军军事和组织能力较强;政治转型导致社会高度自由化,网络发展迅速,加剧极端言行的传播扩散;政府在解决罗兴伽人问题上收效甚微;西方强力干涉缅甸内政,导致缅甸限制国际机构对若开邦开展援助,加剧人道主义危机。罗兴伽人危机是持续恶化,还是朝着解决的方向好转,取决于缅甸政府、军方、佛教徒、穆斯林等国内各方力量能否良性互动,取决于缅甸能否与国际社会开展良好合作。  相似文献   

16.
斗门县位于珠海市西区,珠江三角洲南端,濒临浩瀚的南海,东与珠海市区及中山市相邻,西与台山市隔河相望,北与新会市相连。版土面积796.6平方公里,26万人口。境内以黄杨山为中心点在半径15公里,从白藤湖到斗门温泉的扇形区城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考察,共有大小景点40余处。这里山水交融、海河相连、果园  相似文献   

17.
缅甸于七十年代中期改变了前此所执行的关门政策,它的经济逐步好转,门户开放政策不断取得成效。本文试图以缅甸政府最近正式公布的数字为中心,介绍缅甸经济好转的趋势,当然,这些数字都是根据缅甸政府向人民议会提交的报告书(一九八○至八一年度)上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之后,由于跨国罗兴亚人网络的努力,缅甸的"罗兴亚人问题"从缅族、若开族、罗兴亚人三者之间两两矛盾的一个方面,转变成缅甸政府与世界范围内的跨国罗兴亚人网络、国际组织之间围绕罗兴亚人人权问题的较量,从一个国内问题转变成一个国际问题。面对国际社会的压力,缅甸政府逐渐意识到缅甸"罗兴亚人问题"的重要性,先后成立9个调查委员会,对"罗兴亚人问题"展开调查,企图正本清源,把它放回到既有的族群冲突框架之内、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寻找解决的办法。在"罗兴亚人问题"上,中国政府一方面奉行不干预内政原则,反对一些西方国家以人权为借口干预缅甸内政;另一方面积极斡旋,促成缅甸和孟加拉国就"罗兴亚人问题"展开谈判,帮助缅甸政府开发若开邦地区,为缅甸族群冲突的根本解决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些都有利于"罗兴亚人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一、私有化基本情况 由于私有化进程缓慢,保加利亚在转轨国家中不处于领先地位。保一个显而易见的特点是经济发展和私有化进程与强烈的政治考虑密切相连。在过去几年内历届政府都把私有化进程作为其政治纲领的一部分。历届政府都认  相似文献   

20.
美墨边境墙是当前美国社会最具争议的问题。尽管遇到民主党议员及自由派人士的强烈批评和抵制,特朗普仍然采取"加倍下注"的方式,宣布"国家紧急状态",绕开国会以筹集建墙资金,挑战了美国的宪政体制。作为特朗普政府非法移民治理改革首要策略的边境墙建设被严重地政治化,超越了非法移民治理的范畴。两党在边境安全议题上发生严重的对立,边境墙成为象征政治的符号,使府会陷入了"否决政治"的僵局。美国的政治生态从极化走向碎片化和部落化,以边境墙建设为核心的非法移民治理依然任重而道远。特朗普的基本选民特别是南部中下层白人及"铁锈地带"蓝领工人因关切不同而对修建边境墙的支持程度有所不同。特朗普利用边境墙和非法移民议题进行选举动员的策略的效用正在不断地下降,他这样做也是对2020年总统大选的政治冒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