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林煜 《法制与社会》2013,(23):57-58
国际海底区域法律制度是海洋法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国际资源开发与保护制度的重要部分。这项制度从萌芽到成形是与人类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的脚步同步的,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海洋环境是整个地球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污染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全球环境的状况。对于国际海底区域这一全新的领域,对其的环境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海权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出现后,海权在国际范围内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为了新增的权利,海权行使者(不一定是国家)必须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另一方面,在海权竞争中,已不再完全由“枪杆子”说了算,一个主权国家在世界海权竞争中的地位,无论是科技、航运、海洋产业或是环境保护,说到底都和每个国家政府对应出台的激励政策和配套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3.
孙超  马明飞 《河北法学》2020,38(1):183-191
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海洋领域的细化,反映了国际海洋法的发展趋势和价值目标。它创造性的继承并发展了和而不同思想以及共同体思想,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了新的价值指引。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共同体成员基于海洋共识和共同的海洋利益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在海洋领域的共同合作形成的联合体,包括海洋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命运共同体。中国在区域可以通过实施多边海洋行动,构建区域海洋命运共同体,实现区域合作关系的升级。海洋命运共同体是超越民族和国家的海洋观,中国在全球可以通过构建海上丝路命运共同体、提升国际制度性话语权和形成国际海洋法律新制度来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  相似文献   

4.
对一切义务是指对整个国际社会的义务。对海洋环境的保护符合人类基本道德价值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是一项对一切义务。各国应加强合作,履行海洋环境保护这一对一切义务,实现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履行这一对一切义务,应承担国家责任。  相似文献   

5.
如何协调国家经济发展与全球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国际社会急需解决的难题。当前,无论是从意识上,还是从策略上,许多国家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将国内环境与全球环境区隔开来,这都是不正确的且不利于全球环境的治理。此外,现有的国际法未能有效处理国际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和冲突问题,其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责任冲突尤为突显。为提升全球治理体系对各国相关问题的法律约束力,需要从理念和法律原则出发来变革现有治理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提出的解决国家间矛盾的新型理念,可以在此基础上以包容性发展为导向,以实体法和程序法为切入点,构建以人为本、和平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包容性国际法治框架,推动生态环境国际合作,实现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简称环境规划署或环境署,是联合国负责规划、协调全球环境保护工作的专门机构。自1973年初成立以来,它致力于全球的环境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其在联合国系统内以及各区域、地区组织和各国之间的协调与催化作用,唤起了各国政府和人民对环境保护问题的警觉和重视,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尤其对国际环境法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促成了一系列国际环境保护指导原则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与议定书的通过,为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从国际环境法看国际法及国际法学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全球化的法律回应和全球化引起的法律变迁问题上,国际环境法反应最明显而深刻。以前以处理偶发的跨界污染事件为主,调整方法以国家之间的外交谈判协商和仲裁为主的国际环境法,1992年里约会议以来,在全球、区域、跨国和国内法四个层面上保护环境。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观念正在成为整个人类的普遍化,理性化的观念,是全球法秩序的重要基础。国际环境法采取了预防性保护环境的方法,而且在某些问题上采取风险预防(precautionary)方法。在国际环境法的推动和影响下,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公益诉讼,重视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适当引进风险预防原则等,成为几乎每个国家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8.
现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的完善首先需要完备的基本原则。但是 ,各国关于现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理解各不相同 ,国际公约对此规定亦不尽相同。笔者认为现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基本原则体系应由可持续发展原则、国家主权原则、国际合作原则、合理分担责任原则及和平、公正、及时解决争端原则构成 ,并阐述了各基本原则应涵盖的主要内容 ,以期促进现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对当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这些理论加以评析,提出当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应然模式和应涵盖的主要内容,以促进当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国际环境保护问题 ,着重论述了规范和调整有关全球环境法律关系的三项基本原则 ,供从事国际环境法学研究的学者专家参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变革有诸多经验和教训,如发展中国家的自身定位,有利于中国获得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中国的立场和主张应以本国海洋权益的维护为依归,而不能单纯基于意识形态的考量;中国应注意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平衡,避免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一些规则成为中国和平发展和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桎梏。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中应当秉持“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可以通过倡议发起成立“世界海洋组织”,进一步增强中国在有关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国际条约规则制定过程中的议题设置、约文起草和缔约谈判能力等方式,以推动当代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增强中国在未来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海洋环境保护是全球范围内人们的共同责任,公众成为海洋环境保护的主要力量,因此,公众参与制度成为现代民主国家海洋保护环境的重要制度。近年来,南海周边各国都加快了对南海的开发利用,导致了南海海洋环境的恶化。我国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南海海洋环境的保护。针对目前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还存在参与范围狭窄、公众参与的权利不明确、参与的程序没保障等问题,应在南海海洋环境保护中先行试验,以完善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3.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BBNJ)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国际协定的立法进程已进入关键阶段。其中,关于BBNJ国际协定的一般原则或方法条款中是否包含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这一问题,各方代表立场不同,再次成为谈判焦点之一。从全球海洋治理中,国际法理论与实践创新以及国家利益视角分析,得出中国应当支持此原则被明确列入BBNJ国际协定一般性条款之中。但是,解构当前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法律内涵与适用,结合现有各方立场,得出此原则最终被明确列入BBNJ国际协定一般原则或方法条款中的实然可能性偏小。基于此,建议中国首先立足争议问题本身,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价值导向引入BBNJ国际协定,增强各方国际合作与责任承担共识,平衡诉求矛盾,推进BBNJ国际协定的出台与生效;其次,通过引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完善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国际法内涵,增强该原则在谈判中的国际认同度与采纳度,并通过阐释中国支持性的主张,进一步增强中国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参与并引导全球海洋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BBNJ)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国际协定的立法进程已进入关键阶段。其中,关于BBNJ国际协定的一般原则或方法条款中是否包含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这一问题,各方代表立场不同,再次成为谈判焦点之一。从全球海洋治理中,国际法理论与实践创新以及国家利益视角分析,得出中国应当支持此原则被明确列入BBNJ国际协定一般性条款之中。但是,解构当前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法律内涵与适用,结合现有各方立场,得出此原则最终被明确列入BBNJ国际协定一般原则或方法条款中的实然可能性偏小。基于此,建议中国首先立足争议问题本身,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价值导向引入BBNJ国际协定,增强各方国际合作与责任承担共识,平衡诉求矛盾,推进BBNJ国际协定的出台与生效;其次,通过引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完善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国际法内涵,增强该原则在谈判中的国际认同度与采纳度,并通过阐释中国支持性的主张,进一步增强中国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参与并引导全球海洋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海洋法治建设是我国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路径,它蕴含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之中,二者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海洋法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层面均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海洋法治建设能够充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国家海洋安全,推动海洋发展繁荣,实现全球海洋治理理念的伟大创新。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保障新时代海洋法治稳步推进的理论源泉,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阶段中,谱写新时代海洋法治建设新篇章可从以下层面逐步进行:首先健全涉海法律体系、进而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协调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再通过积极参与制定全球海洋治理规则的方式、坚持以国际海洋法治为基础的全球海洋秩序构建,最终在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促进全球海洋善治的实现,为全人类海洋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面对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破坏和污染 ,人们从“先污染 ,后治理”到“可持续发展” ,似乎已猛然醒悟了 !与“和平、发展”一样 ,“环境保护”也已被列为当今的世界主题。然而 ,由于受到自身利益的驱动 ,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尚未达到使人自觉行为的境界 ,而且 ,环境保护并非是一个人、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就能够做到的 ,需要全世界、全球范围的大动员 ,是整个人类共同的事业。面对人类共同的危机 ,为了人类共同的利益 ,人类必须采取共同的行动。  相似文献   

17.
吕中行  谢俊英 《法学杂志》2007,28(4):140-142
本文在介绍全球经济发展与国际环境保护二者关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现状,指出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并进一步对如何完善我国环境法制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法学》1991,(10)
保护好我国海洋环境,以国际公约及外国的立法作为参考,制定适合我国特点的海洋环境保护制度和油污事故赔偿制度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法规与制度,但还需进一步修订,为此建议我国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国际水法所关注的焦点一直是如何在国际水道的上游国家和下游国家之间分配供水的原则问题,而对于淡水资源和水道环境的保护却一直没有受到重视。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对于淡水资源和水道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本文在分析水道国家对国际水道的权利义务如何分配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提出对国际水道进行环境保护,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共同管理机制,有效监管和防治水道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护我国的海洋环境,同时将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通过国家立法程序转变为国内法规,我国的海洋倾废立法正在加紧进行。197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第一次在国内立法中提出了“倾废”的概念。该法明确指出“禁止向一切水域倾倒垃圾、废渣”。为贯彻《环保法》,保护海洋环境和资源,1982年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为进一步实施《海环法》,严格控制向海洋倾倒废弃物,我国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条例》,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