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媛 《求索》2005,(5):149-150
自《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来,续作之多,不胜枚举。有八十回后续的、九十六回后续的、百二十回后续的;书名亦有“圆梦”、“补梦”、“翻梦”、“绮梦”、“复梦”,多达四十多种。《后红楼梦》是印本《红楼梦》问世后的第一部续书,有一定市场,在民间影响也很大,故对其作番剖析。一“程甲本”是《红楼梦》版本史上的第一部印本,采用木活字排印。刊印时间为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题《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据嘉庆三年(1798)仲振奎的《红楼梦传奇跋》所记:“丙辰(嘉庆元年,1796)客扬州司马李春舟先生幕中,更得《后红楼梦》而读之,大可为黛玉…  相似文献   

2.
亚里斯多德把悲剧结构划分为“头”、“身”、“尾”三个部分。如果说《红楼梦》的前五回可以看作是这部伟大悲剧的“头”,那么,我认为第六回即是从“头”到“身”必须经过的“颈”。我杜撰一个“颈”字,是说第六回是带有关键性的一回。  相似文献   

3.
罗屿 《小康》2010,(5):98-101
《红楼梦》里,曹雪芹“安排”贾宝玉梦中游览了太虚幻境。而在《红楼梦》成书200余年后,另一位清代作家吴趼人在其小说《新石头记》中让贾宝玉再次入梦。只是,这次的宝玉未见警幻仙子,也未看“金陵十二钗”判词。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还没有第二部作品象曹雪芹的《红楼梦》一样,引起那么多的不同解释和激烈论战。只是有一点,各家各派的看法却比较统一,即一般都认为:曹著《红楼梦》原打算写一百二十回,但当写到八十回时,就因作者在贫病交加中早逝而中断了,因此都异口同声地发出了“千古文章未尽才”的浩叹。是否曹著《红楼梦》真的只写了八十回、本来就是“断尾巴蜻蜓”呢?我认为:这一结论有很多可疑之处,甚至可说是不可靠的。就是仅凭现在可能找到的一些零星资  相似文献   

5.
农工党员为主角的梦文化研讨会在津举行我党天津市委委员傅正谷研究员研究梦文化硕果累累,4月20日,“傅正谷梦文化研究讨论会”在天津社科院举行。主持会议的天津社科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李正中主任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胡文彬研究员都是农工党员。全国政...  相似文献   

6.
周汝昌,字玉言,号“解味道人”,天津人。著名学者、资深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书法家和诗人。平生精力倾注于中华文化与诗文书画理论的探讨。曾评注校订过唐宋诗词、《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名著,著述颇丰。从1953年发表《红楼梦新证》至今,先后发表《周汝昌梦解红楼》、《和贾宝玉对话》、《石头会真记》等40多部著作。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农工研究小组”是前任农工党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题词定名的,成员有农工党员中的中国《红楼梦》学会的副会长、常务事理等。十年中召开过好几次较大型的《红楼梦》研讨会,海内外著名红学家数十人参加。致力于收集和出版珍贵的《红楼梦》版本和文物,发现了民族英雄林则徐手书的咏《红楼梦》诗24首,引起学界注意。发现的12张最早的《红楼梦》册页,经中国书店出版社印出,今年被作为中法文化年中送给法国的重要礼品之一。为纪念曹雪芹诞辰240年和该小组成立十年,特影印出版了《郑振铎藏石头记残抄本》,中国红学…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的思想倾向,前人已经讲了不少。本文认为:应该看到《红楼梦》的反理学反道学的倾向。如果把《红楼梦》放到那一时期的历史高度,这一点就会看得更清楚。从晚明以降,一些为世人视为“异端”的知识分子,几乎没有不反理学反道学的。曹雪芹就是那一历史时期的一位“异端”。文学作品的思想倾向是通过人物形象来体现的。本文拟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重要人物为据,来谈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曹雪芹的《红楼梦》只以八十回“未完成”的形式面世传布,他不再补写后数十回,不是没有充裕的补写时间,也不是没有继续创作的能力,更不是为生所因无暇创作,而似应为曹雪芹的有意行为,是一种对小说“开放性”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第五十回宝琴立雪久已成为艺术家喜爱的题材。然不知何故,在现代画家笔下,宝琴所披的凫靥裘是大红色的;电视剧《红楼梦》里,“立雪”一场众姊妹的披风五色缤纷,粉白黛绿,耀人眼目,偏偏宝琴与贾宝玉两个披了大红斗篷。突出主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所承有新见李汉秋任何一部“石破天惊”的杰作,都不可能凭空而出,总是由一定民族文化滋养而形成的。只不过有一些滋养不露痕迹,有一些滋养则有迹可寻。滋养过《红楼梦》的文学作品,有《牡丹亭》《金瓶梅》等,这是过去人们所熟悉的。但近日,“《红楼梦》农...  相似文献   

12.
蛇年春夏之交,笔者在北京中华文化学院专访了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我先提出了一个问题:“王先生您对十二木卡姆音乐了解吗?您对新疆的印象如何?”“十二木卡姆音乐我听过一些,但没有专门研究过,毫无疑问新疆的民族音乐是个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我相信哪一个中国人都会对新疆有好的印象的。”他说着脱口哼了几句王洛宾的歌。“胆大妄为”梦红楼王立平先生说,我这一辈子做了一件胆大妄为的事,就是为《红楼梦》作曲。自清朝以后流行一句话:“开口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在每个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有了…  相似文献   

13.
3月13日出版的《书刊导报》,以一版头条地位加“编者按”发表了段献民的《为世人前所未闻,为学者前所未想:震惊人类的发现——《红楼梦》应有两部;王国华替曹雪芹完成“太极红楼梦”》一文,迅即为《文摘周报》、《文摘月刊》、香港《文汇报》等报刊所摘载,可以说产生了“轰动效应”,但湖北大学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所所长、武汉《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国光教授于3月17日、24日在为该校中文系元明清研究生举办的“红学讲座”上则列举了十四证,力辩所谓“太极红楼梦”乃违背常识之作,并严正批评“红学权威”周汝昌氏导演这一闹剧及其作伪、传伪的不良学风,兹将张国光的批评意见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女性的四个“龙梦”鼓泗清人生与梦,总有不解之缘,人们用诗词歌赋、用血汗酒泪、用大同小异的故事、用异想天开的理论将它们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可以很消极,人生如梦的慨叹、醉生梦死的游戏使一些人自甘沉沦;这种联系也可以很积极,对许多人而言,梦并非投向生命的...  相似文献   

15.
“疗妒”解     
妒忌是人类的一种最强烈的情感,它有时可能比爱与恨更激烈,因而导致种种恶果。《红楼梦》第八十回“懦弱迎春肠回九曲,娇怯香菱病入膏肓”(第八十四回目各本有较大差异,此据蒙古王府本与戚序本),贾宝玉有感于香菱之受妒妇夏金桂凌逼而病,问天齐庙的王道士即王一贴:“可有贴女人妒病方子没有?”王道士就胡诌了一个“疗妒汤”。这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马小娟沉迷于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造像”。一部《红楼梦》绘图令她声名鹊起。虽然在马小娟之前,已有不少丹青名家画过《红楼梦》,但是,马小娟还是以她独特的画风为这部不朽名著增添了别一番风采,赢得圈内外一片喝彩之声。  相似文献   

17.
《涉江》是屈原晚年在南楚的作品,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屈原何时涉江?走哪条路线?其目的是什么?《涉江》作于何时何地?学者们的意见不一。本文想探讨上述问题。 一《涉江》篇名义 “涉”:《说文》:“徒行渡水也。徒行属水也。从水,从步。”《诗·邶风·匏有苦叶》:“济有深涉”。《传》:“由膝以上为涉”。“涉”:即步行渡水。  相似文献   

18.
“飞!毋是干若为着beh讨吃!飞!亦无一定爱飞真高!只是希望置辽阔e天空顶,有一条属于自己e航道光准试飞,目的——只是想beh飞出一条美丽e线条……”1995年12月16日,在台湾静宜大学中文系举办的“五十年来台湾文学”第三场研讨会上,有人散发了一份刊物,上面有这首题为《想beh飞》的诗作。应该承认,这首诗的立意是很不错的,但来自大陆的我读起来却如同阅读半懂不懂的夹生的外文,不少外省籍的台湾学者读起来跟我有同样的感受。回寓所查阅杨青矗等编撰的“国语”和台湾方言对照辞典,才知道这首诗题为《想要飞》,前几句的意思是:“…  相似文献   

19.
白先勇是个《红楼梦》迷。他曾说:“(我)小学五年级便开始看《红楼梦》,以至于今,床头摆的仍是这部小说。”又说:“这本书对我文字的影响很大。”情况的确如此。白先勇是台湾作家中学《红楼梦》最有成就的一位。他不仅很好继承了《红楼梦》的艺术传统,而且融传统于现代,做出了独创性的发扬光大。他虽然不是专门的“红学家”,但  相似文献   

20.
酒都宜宾,一部经典名著连接着一个现代品牌。一生与梦结缘的文万彬,正带着他的“红楼梦”步入中国梦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