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苦舌艳遇     
“嘟嘟!”几声电话铃响,我连忙抓起话筒。话筒里传来一个年轻女人软绵绵的声音:“您是住在头条7号的张先生吗?…‘是啊!”只听那女人扑哧一笑:“可您近期又没住在那儿,对吧?”“对对!大冬天的平房太冷,我懒得生火,在丈母娘家睡沙发呢!”那女人“哼”了一声:“那你在书柜上瞎写了一张什么字条?你可够损的!”  相似文献   

2.
李益生(中学教师):我的日子不算过得太好,但也不算太差。说给你听,你会以为我假惺惺喊穷。你别以为我平时穿得总是那么整齐,手头一定很宽绰,那是因为我当老师,不能穿得皱皱巴巴。我两口子都是教师,两人每月工资加补助等共180元左右。我有一个小孩,临时请了个小保姆,钱要掐紧了才够用。我不懂物价学,但我感到物价这东西很奇怪:一斤好的苹果一元五角一斤,一斤好的菜心要五毛钱。当然,这是淡季的价钱,但淡季也要吃呀。  相似文献   

3.
苦舌艳遇     
嘟嘟!几声电话铃响,我连忙抓起话筒。话筒里传来一个年轻女人软绵绵的声音:您是住在头条7号的张先生吗?是啊!只听那女人扑哧一笑:可您近期又没住在那儿,对吧?对对!大冬天的平房太冷,我懒得生火,在丈母娘家睡沙发呢!那女人哼了一声:那你在书柜上瞎写了一张什么字条?你可够损的!  相似文献   

4.
站在写字台边的那个老人正在发怒,纽约电话公司的年轻调查员伯罗姆坐在他的对面,不知说什么好。原来这位怒气冲冲的旅馆老板,写了一封极其严肃的信——一封充满抱怨意见的信——寄给电话公司。公司派伯罗姆专门来调查处理这件事。伯罗姆事后对人说:“他一听我是电话公司派来的人,脸色立刻变得铁青。”伯罗姆的任务是通过调解,平息那老人火山般的怒火。他一边挨骂,一边琢磨着对付这老家伙的办法。最后伯罗姆决定一言不发。那老人把他臭骂了一通之后,伯罗姆讲了几句表示同情的话,老人顿时平静下来。他拍着年轻人的肩膀说:“小伙子,你说得不错,我就喜欢你这样痛快的人。不过,我讨厌你们那个混蛋电话公司。”  相似文献   

5.
什么东西最能影响人的思维,什么东西最能反映人的心态。只要你观察一下夜幕时分各家各户电视里放出的画面,就会有一些真切的了解。 孩子们的渴望是“无法无天”? 电视一晃,女儿大叫一声:苏有朋。“苏有朋是谁?”我有点莫明其妙。女儿瞪大了眼睛望着我,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连苏有朋你  相似文献   

6.
“期货潮”忽冷忽热,小经纪也变得人心惶惶,谁都知今天在这儿干得好好的,明天一声“对不起”可能就把你请走了。所以,同事们暗自商量: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与其等你来“炒”我,不如我先自动消失。 这种日子真是一种漫长的煎熬,一有什么风吹草  相似文献   

7.
前天,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给我打电话,神秘兮兮的说,爸爸,跟你商量个事,我想写本书。听后,我心里格登一下子。说实话,我听了女儿不知天高地厚的话,真有点吃惊。写书对我来说,是个神圣的事,我历来把写书的人敬若神灵,没想到“神灵”会降临到我家。太突然了,突然得我都难以接受。但作为一个父亲.我不舍得打击女儿的积极性,就说,好吧,你写吧,写好后让爸爸学习学习,爸爸愿意给你当打字员,给你打印书稿。临了,女儿告诉我她的写书计划,每天写一个小故事,串成一本书。  相似文献   

8.
现在,“黑民”这个概念变得模糊得多,据说现在移民局到工厂查人,只要你说是中国人,往往连护照都懒得翻,就放你走人。我刚来那阵子,可没有这么“宽松自由”,那年头,“查黑”“返黑”真真是全力以赴,也不知弄出了多少可泣可怖的“故事”,弄得好端端的留学生,只要失去了学生签证,全像东窜西逃的地下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问广州市友谊公司的员工,早上上班时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他一定会回答你:收听本公司的“中央台”。如果有一天,员工们听不到那轻松的钢琴曲,听不到那“细说青年事,尽诉友谊情,友谊之声伴你进入清新意境”的温馨话语,他们会觉得少了点什么似的。其实,这“中央台”只是最原始的有线广播而已……  相似文献   

10.
佚名 《法制博览》2011,(12):46-46
十年以前听刘德华的歌,大家说我很前卫;十年以后再听刘德华的歌,大家说原来你这么怀旧。刘德华是谁?——楼下邻居家小妹问我。  相似文献   

11.
卡拉OK是都市人做梦的地方。我右一位当牙医的朋友,一个星期不登台高歌两曲,就会觉得人生虚度。我头一次听他唱歌时,不禁联想起“两岸猿声啼不住”的诗句。然而,这位老兄却唱得眉飞色舞,唱完下来还气喘咻咻地对我说:“欲罢不能!欲罢不能!”我从未到过卡拉OK唱歌。不过,我认识两位作家,一位是自称现实主义的A,一位是自称现代主义的B。他们的作品摆在书店的书架上,同样在等候着五折酬宾。但他们却整天互相指责,A指责B脱离生活,写出来的东西谁也看不懂。B指责A落后于生活,头脑陈腐不  相似文献   

12.
俚语道琉球     
在我的家乡有一句俚语:当张三和李四互相交谈的时候,如果张三或李四要把某一件事情告诉对方说得不利索,啰啰嗦嗦的,对方就会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说:"哎呀,你是扯么子琉球唦!"这句俚语,我小时候听我父母说过,长大以后又听同学同事说过,在数十年间也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但以往听了就听了,从未深究过,只略知其意,那大概就是所言之事情况比较复杂,说起来一时说不清楚,给人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然而最近我又听到我妻子说了一遍后,不禁突然一怔:这句俚语里的"琉球"莫非就是那被不公平的历史掩埋了一百三十多年的琉球(国)乎?  相似文献   

13.
熟悉我的人近日都象发现了新大陆:“你?发福了!”我免不了一遍遍抚摸着日渐凸现的“啤酒肚”向对方点头微笑:“是,发福了。”对方有时还有新发现:“每一个发福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善烹调的贤妻!”我这回摇头了:“错了,是我自己做的菜搞胖自己的。”我说这话时并无半点责怪妻子不贤的意思。妻子上班的地点远,要等她回家才买菜做饭那我的肚子就得拨长空城计的时间,我受不了。广州人眼中的“最佳妻子形象“是“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可我从正式进入二人世界那一天起就代为承担了“入得厨房”那一半(另一半则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上第一大“玩主”隋炀帝杨广由吃喝玩乐激发出灵感,让他写得一手好文章,比如《东宫春》:“洛阳城边朝日晖,天渊池前春燕归。含露桃花开未飞,临风杨柳自依依。小苑花红洛水绿,清歌宛转繁弦促。长袖逶迤动珠玉,千风万岁阳春曲。”自己文章不错,自我欣赏也罢了,可他生性残暴,容不得别人比他强,别人说你的的诗比我好,我就把你杀掉。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我看你的择业,是讲究对口分配的,你一个记者怎么会是这种专业的?是你自己选择的么?杨继绳(以下简称杨):说起来是40多年以前了,我中学时代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记者。那时记者在我心中是个神圣、崇高的字眼,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以及我尊敬的一些历史人物都是办过报纸,写过稿子的人。做记者不仅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更重要的是能为老百姓伸张正义。上初中时有一次语文老师在班上读了我的一篇作文后说,“杨继绳将来能做记者”,下课时有个调皮的同学弓着腰,撅着屁股,在我面前一边蹦着一边喊“记者,咔嚓!记者,咔嚓!…  相似文献   

16.
小幽默     
农场主告诉自己的妻子: “你听我说,米莉,我觉得小白母鸡郁郁不乐,我们是不是别用它熬汤了?”“好吧,如果你希望这样会使它快活起来,那就请便。”——夫人,您有什么需要交付海关检查的吗? ——我没有任何东西可检查的。——这么说,您大衣下露出的那条毛尾巴是您本人的了?  相似文献   

17.
“老师,我的《唐诗背背背》不见了。” “老师,我的《优秀作文选刊》也不见了。” 听着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声音.我的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无名火,是谁这么大胆!竟然敢把同学的书据为已有?从孩子们的神情可以看出,这书似乎已不是一、两次被盗了。这次,一定要看看这人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18.
寻找故乡     
刘学友 《工会博览》2014,(20):46-47
很多人都有故乡,你只要是一个游子,就有故乡.作家们也爱写故乡,鲁迅、胡适、郭沫若、周作人、巴金等等都写过故乡的文章,对故乡充满了眷念之情. 我的故乡在哪里?故乡应该是父一辈、子一辈出生生活的地方.母亲告诉我:“你的祖籍在湖北省汉川县刘家窑乡.”可是,那是父母出生的地方.我并没有在那里出生、生活.我出生的地方在北京.湖北只能算我的祖籍,并不能算我的故乡.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1995,(8)
那个女陔一连打了几个电话来,寻找那位被电梯夹伤的可怜的孩子,编辑一开始竟有点戒心,实在怕那个已经太不幸的孩子再受干扰。我问那个女孩你找他有什么事吗?可不可以先告诉我? 女孩迟疑了一下,仿佛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也没有什么大事,只不过‘六·一’快到了,想给那孩子寄200块钱。你说会不会钱太少。起不了什么作用?”电话的这一边我已经无地自容,为什么我心里只想着敲诈勒索,只想着雪上加霜,只想着有人会在不幸的人身上打自己赚钱的主意。在这一刻,我竟没有想到善良,竟没想到爱心,也没有想到世间终究还是温情多于冷酷、好人多过坏人。我想诚心诚意地向那位好心的女孩说一声“对不起”,我也在电话里告诉那个女孩:钱不在多少,在乎的是你那一颗美丽的心,我先代表那个不幸的孩子和我们的城市故事热线,谢谢你。  相似文献   

20.
“没有微笑的面孔谁也不愿瞧! 没有微笑的生活谁能受得了? 你也微笑我也微笑架起友爱之桥……”广州的一家音乐厅里,歌迷们啜着饮料,正在听熟悉的歌星演唱。一位身段苗条、穿着入时、面带微笑的女郎款款而入,在一张空位子上坐了下来。也许是姑娘甜蜜的微笑引起了旁边几位青年男女的注意,也许是现代青年们之间特别容易沟通,他们很快就交谈上了,并开始自报家门。轮到这位姑娘了,她轻轻地说: “我在民航局工作。”“空姐!”一个小伙子竟大声嚷了起来。姑娘颔首微笑,示意对方小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