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亚利桑那菌病(Arizonosis),又称阿利桑那症、结肠旁疾病和副大肠杆菌病等,是本世纪40年代末期发现的一种人畜共患细菌性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本病病原为沙门氏菌属的亚利桑那菌。目前,禽亚利桑那菌病已被列为重要的禽病之一。1 发病情况病例1:农民李某购入12枚20日龄鸡胚,第22d时只出壳6只(包括出壳即死的2只),其余均为死胚。病例2:某鸡场从外地引进一批罗曼鸡种蛋,虽然种蛋的受精率平均高达98.4%,但由于孵化条件以及病原菌的侵害,致使孵化率仅为37.6%。出雏时间参差不齐,孵化中后期死…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某鸡场饲养的雏鸡发生了主要以肺脏出现黄白色结节为特征、类似禽结核的一种疾病,死亡率达11.5%,经鉴定是由伪结核耶尔赞氏菌引起的雏鸡伪结核病。国内尚未见有报道,采用青霉素治疗获得满意效果。(一)发病情况 南京市某鸡场于1989年10月引进了一批罗斯商品代日龄雏,共4650只,从7日龄开始发病,当天死亡23只,第2天死亡46只,以后每天死亡平均70只左右,最高的1天死亡达100只,整个发病过程中共死亡634只,死亡率达11.6%。用青霉素治疗,同时改善饲养管理后,疫情得以控制。(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雏精神沉郁,食欲减少,羽毛松乱,翅膀下垂,不肯走动,常常伏地;当病雏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后常常不到1天死亡。有的雏鸡生前无症状,突然死亡。病理变化,先后剖解近百只病死雏,早期死亡的90%的雏鸡肺脏上满布粟粒大乃至黄豆大的黄白  相似文献   

3.
鸭亚利桑那菌病的诊治贾文孝李海英侯京莉(陕西省畜牧兽医总站西安710014)禽亚利桑那菌病,也称副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鸭业较严重的疾病之一。1936年Lewis等首次从病鸡中分离到此菌,1976年美国禽病学会将其列为重要禽病之一。1996年6月,西安...  相似文献   

4.
(一)发病情况 某新办鸡场,首批600多只鸡苗,养至35日龄时,平均体重约1.2市斤,生长发育均较正常。由于饲料供应不上,于40日龄后改用自配混合料(其中含玉米30%、面粉15%、淡鱼粉5%),饲喂4天即见个别雏鸡出现病态,5天后陆续死亡,最多一天死23只,计发病率81%,致死率8.6%。这次疫情过后35天,该鸡群第二次又发生症状相似的疫情。所喂饲料是质量较差的市售饲料,饲喂一周即发病,第二次发病率94.3%,致死率15.7%。两次发病中均采取防制霉菌毒素中毒的紧急措施,5~7天即被控制。  相似文献   

5.
1990年7月,某鸡场有4批雏鸡(共24000只)发生绿脓杆菌病,其死亡率达20%~50%,通过环境菌检,发现蛋库、种蛋、孵化车间披绿脓杆菌污染严重,致使雏鸡通过脐带感染发生败血症。  相似文献   

6.
鸡葡萄球菌病的发生及诊断,国内已有报道,但多以皮肤病变为主。1985年5月,保定地区某鸡场连续发生两次以肺严重出血为主要病变的葡萄球菌病。而且,该场大多数工人也发生皮肤感染,经及时采取措施,较快控制了疫情。 (一)发病情况 该场是1985年新建鸡场,自孵自养星杂288蛋鸡4批共1万只。第一批鸡4月8日出壳,网上平养到4周龄,下网地面平养。平养后第3天发现一只鸡死亡,剖检后,发现死鸡一侧肺脏有直径为1.5厘米大小的一块污红色病灶,周围血管破裂出血,在胸  相似文献   

7.
随着笼养法的普及,近些年来各地鸡场鸡葡萄球菌病时有发生,引起雏鸡大批死亡。笔者将1985年上半年新疆军区生产基地养鸡场发生本病的诊断情况报道如后。 (一)发病情况 该鸡场一鸡舍共养雏鸡5500羽,设尼龙网分6个格饲养,其中4个饲养格内为90日龄以上雏鸡,另两个饲养格内为35~49日龄雏鸡800只。此800只鸡,因出雏  相似文献   

8.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近几年在集约化养鸡场发生较多,但鸭群发生此病在我区还很少见。1997年9月13日玉田县某鸭场暴发此病,确诊后经及时防治,很快控制了疫情。1发病情况该鸭场购进雏鸭2000只,实施旱养,至92日龄开始发...  相似文献   

9.
已经发现的鸡白痢沙门氏菌菌株可能有不同的嗜性,但“白色下痢”一直被作为本病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本文报导了贵阳市某鸡场一次以肺部病变为主的雏白痢沙门氏菌病的流行。叙述了该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病原诊断过程。 (一)流行情况 贵阳市某鸡场1983年6月底,从外地引入1500只刚出壳的罗斯雏鸡。雏鸡的常规育雏饲料添加有土霉素粉并给予高锰酸钾水溶液作饮水。1周龄时部分雏鸡发病死亡。于是将饲料中添加的土霉素粉改为0.04%呋喃唑酮,连服3天,但未能控制疫情。病死鸡数逐渐增多,再改用青霉素粉混饲,疫情仍继续扩大,历时半月死亡1447只,病死率达  相似文献   

10.
江陵县白马区某鸡场和专业户喂养雏鸡共1744只,于1985年5月爆发疫病,死亡614只,死亡率35.2%。我们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曲霉菌病。 (一)发病情况 江陵县白马区养鸡专业户,从地区种鸡场购回罗斯和希赛斯商品代出壳鸡,放于一间(约20平方米)地面铺谷壳的育雏室内饲养,到19日龄时鸡群共513只。育雏期间,雏鸡服用痢特灵、土霉素、青霉素等药物和滴鸡新城疫Ⅱ系苗免疫。5月12~16日雏鸡发病死亡102只,死亡率19.9%。另一鸡场自孵罗斯商品代鸡,未售完雏鸡放在两间(约20平方米)一边开有窗户,地面铺谷壳的育雏室内喂养,9~15日龄时,雏鸡1231只,防疫程序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属(Salmonella)细菌的某些种(血清型) ,是引起禽类细菌性传染病的重要病原菌,在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暴发与流行,不仅影响禽的生长发育,降低其商品价值,甚至导致禽大批死亡,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我国检出率较高的有鸡白痢沙门菌、鸡伤寒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和都柏林沙门菌等。笔者在禽病的研究工作中,对一起发生在肉鸽以纤维素性肺炎为主要特征病变的病例进行了检验,经对病原细菌分离、鉴定,确诊为由都柏林沙门菌所引起。1 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唐山某养殖户饲养的15 0只4 0日龄商品肉鸽突然发病,送检时已发…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导致山东某地区种鸭发病的病原,从病鸭肝、心、肺中分离并纯化细菌,根据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试验结果及PCR鉴定,确定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1.3×109CFU/m的菌液10倍系列稀释后,感染20日龄健康雏鸡和1日龄健康雏鸭,该分离菌对20日龄健康雏鸡和1日龄健康雏鸭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0-4.5CFU/mL、10-5.3CFU/mL;死亡雏鸡(鸭)的剖检病变与发病鸭类似并分离出与感染菌株形态特征完全一致的菌落。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卡那霉素等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中雏群发和流行性大肠杆菌病少见。1982年我校饲养三批雏鸡共2730只,50~60日龄时发病300多只,死亡161只。后经细菌学诊断,确诊为雏鸡大肠杆菌病。 (一)临床症状 初期发病者少,每天仅1~2只死亡,几日后发病猛增,每日死亡20只。病程缓慢,起初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以后较重,精神萎顿、闭目呆立,食欲废绝,羽毛蓬乱,两翅下垂,冠色紫并逐渐变淡,排稀粪,有的嗉囊内充满较硬的食物或气体。病鸡消瘦。 (二)剖检变化 尸体极度消瘦。先后解剖病雏、死雏31只,胆囊肿大5~6倍,充满哈绿色胆汁;肝脏瘀血呈暗红色,稍肿大,质脆,并有散在的坏死灶;肾脏稍肿大,有灰白色颗粒状病变。心、肺未见显著变化。有有肠内充满气体,粘膜充血。肌胃角质层不易剥离。 (二)诊断经过 1.细菌学检查:将4只濒期扑杀的病雏,无菌取其肝脏,直接涂于琼脂平板上作分离培养,均获得生  相似文献   

14.
李氏杆菌病是一种散发性人畜共患病,鸡李氏杆菌病极少发生,广西尚未见报道。2000年8月2日,南宁市某养鸡场1群雏鸡发生以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疫病,经诊断为鸡李氏杆菌病。1 发病情况该鸡场于2000年6月6日购进2200只1日龄雏鸡,1日龄时免疫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2日龄时进行新城疫免疫。该群雏鸡于4日龄开始发病,8月2日止共发病500多只,发病率为22.7%;死亡310只,病死率为62.0%,病程为1—3d。该场曾用恩诺沙星治疗无效。2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闭眼、缩颈、震颤、行走不便,有的病鸡双腿呈前后叉开姿势。3 剖检变化剖检4只病鸡,其病变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雏鸡脑脊髓炎1938年由Van Raekel等首先报道。近年来,我国福建等地也有发生,但对其病原及病理学变化等方面的记录尚不够详细。本文以自然病例和人工复制病例为对象,通过对其病原和病理变化的观察,从而证实江苏省也有该病流行。(一)材料和方法1.病料:来自江苏省某鸡场爆发有神经症状,被怀疑为禽脑脊髓炎的2~3周龄雏鸡20只及人工复制病鸡7只。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 4月 ,甘肃省通渭县某养鸡专业户的育成鸡发生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并有死亡 ,病鸡送甘肃省动物防疫总站检验。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鸡烟曲霉菌病。1 发病情况甘肃省通渭县某养鸡专业户于 2 0 0 2年 1月购进 1日龄雏鸡 1万余只 ,40~ 60日龄开始发病。病初每日发病 1~ 2只 ,至4月初发病数增加 ,每日达 2 0~ 3 0只。至送检时已累计发病4786只 ,发病率为 47.9% ;死亡 43 6只 ,死亡率为 4.4%。经调查 ,该专业户曾在饲料中加入霉变玉米。2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萎顿或嗜睡 ,不愿走动 ,食欲…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某县种鸡场连续发生鸡白痢情况进行了报道,以期引起广大养鸡工作者的重视, (一)发病情况 某县一较大的种鸡场,1985年6月从外地引进星杂579种蛋白行孵化,连续3批雏鸡发生白痢病。3批入孵蛋数分别为5580、3040、2520枚,其受精率很低依次为45.4%、57.6%,54.9%,各批受精蛋的孵化率依次为50.6%、73.5%、82.6%,3批出雏数分别为1466、1319、1133只。3批孵出的雏鸡在一个月内死亡数分别为912只(死亡率为62.2  相似文献   

18.
山西榆次市食品公司繁殖场养京白鸡1528只,于1984年12月25日至1985年2月28日爆发疫病,死亡262只,死亡率达17%。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原分离与鉴定、动物接种试验确诊为禽霍乱。 (一)药物治疗 疫情发生后曾用磺胺嘧啶每只鸡每天喂1片(0.5克),连续喂药4天,不能控制疫情,继续发生死亡;相隔12天,第二次再用磺胺嘧啶进行治疗,连续喂药6  相似文献   

19.
1984年4月至1985年5月,榆中县上花乡上花岔村的驴、骡发生了以肠炎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疫情先后波及3个行政村的10个自然村,共发病91头,其中驴82头,骡9头,治愈率为75%。 (一)病的发生和流行 1984年4月上花村农民白某从靖远购来1头驴首先发病,以拉稀为特征,治疗40余天痊愈,11月复发死亡。以后白借来本村两头驴碾场,在死了牲畜的圈内喂养,两个月内,相继发病死亡,三个月后全村67匹(头)马、驴中,66头驴全部发病。 (二)临床症状 本病的临床特征是肠炎,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粪便腥臭呈糊状,  相似文献   

20.
禽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感染禽类而引起的一起类急性或慢性传染病。1998年7月笔者曾遇到一起由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病例。1发病情况1997年7月,白银某鸡场的1000只罗莎种雏鸡,自3日龄起发病死亡,每日死亡30只左右。雏鸡嗜睡,两翼下垂,羽毛松中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