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孔子之惑     
孔子之惑桑林佳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创立的儒教文化思想是我国沿袭厂千多年的传统文化的上流。他智慧和理性的思维构架对中的乃至全人类近1/4人口的文化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比较人类其他思想教派的创始人,孔子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不像耶稣、...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最近,联合国就以孔子的名义设立了一个全球教师奖。为此,我们建议,在教师节期间,开展尊孔祭孔活动,既能传承孔子的教育思想,又能充实教师节的活动内容,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卫志骞 《前沿》2012,(4):49-50
孔子教育思想对人类尤其是我国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他的有教无类思想、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以及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思想,都含有浓厚的民主思想和普世情怀。今天的教育有许多违背这些光辉思想的地方,应当借鉴孔子的思想,优化当今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陈筠编 《两岸关系》2006,(11):62-63
2006年9月25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在希在山东曲阜阙里宾舍会见了前来参加2006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两岸孔子文化交流周”活动的台湾祭孔文化参访团一行。他表示,两岸进行孔子思想文化的交流,对于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对进一步密切两岸同胞的联系,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孔子在中国的命运很坎坷,从古代的万世师表,到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再到文革时期的全民挞伐,一度跌到谷底。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日益关注,孔子和他的思想又重新成为人人争说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6.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宣言:“人类如果要在二十一世纪过上和平、安宁、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时代,去向这位东方智者寻找智慧。他的适度中庸平和的思想是人类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他们发现、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的中庸平和思想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孔子(前551—前479年)是我国古代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政治学说,自汉以后,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导统治思想,成为中华民族行为的基本准则。他的许多规范性的主张,实际上已成为法律,本文拟对孔子政治学说中的社会法学色彩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 孔子学说思想的宗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这个宗旨是打开研究孔子思想宝库的钥匙,同时也是窥究孔子政治学说中具有社会法学思想色彩的门径。 孔子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学说的目的,是从社会整体出发构筑社会结构和利益组合的模式,以求最终达到整个社会利益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使人们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8.
袁秀珍 《求索》2010,(8):137-139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博大精深,深刻影响着两千多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孔子的整个思想,包括他的经济思想,是这个时代大变迁的历史反映。为了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之主张,强调礼制建设,提出以"仁义"作为"礼"之文化基础,力求设计出让社会各利益群体普遍满意的制度安排。在如何"制礼"上,孔子遵循"执两用中"之中庸原则,这是孔子经济学思想之总纲。孔子正是按照这一原则去协调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利益关系的。并在他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思想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研究儒家、考察孔子之经济思想,不仅应涵摄其意,更应领悟其时代之鉴。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儒家教育体系的奠基人,儒家教育思想的首倡者。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儒家教育思想的目标有所侧重,教育内容和方法有所改进和发展,但大都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延续和发展,都没有偏离和改变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主义特征。本文对儒家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进行价值审视,是以孔子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为基本内容来进行的。孔子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的伟大教育家。孔子所处的社会转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社会转型期。这次社会转型,一方面促进了当时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社会生产关系、生活秩…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忠德观不是他主观头脑的产物,而是春秋时期社会和政治混乱的产物。他的忠德观的主要内容是尽己为人、事君不欺和匡恶为忠。孔子的忠德观在后世的嬗变中出现了积极和消极两个向度。但是,现代人应该有更加理性和辩证的精神来继承和发展孔子的忠德观,这对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和私学活动在我国思想史和教育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思想,包括体育思想在内,对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研究体育思想发展史,  相似文献   

12.
王秋生 《新东方》2006,(8):51-54
孔子是中国儒学的创始人,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这都是基于对其思想的研究得出的评价,而对其文化传播行为的影响却鲜有人研究,对他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始终没有获得肯定。一部中国文化史,可以说是一部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播史,儒学创始人孔子所确定的传播理念功不可没。本文旨在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对孔子做一些系统的研究,目的在于还原孔子在传播学上真实的历史地位。一、孔子是中国文化传播学的开山鼻祖,也是大众传播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在研究文化传播过程中,学者们未能正视孔子在传播中的地位,有的学者把传播和传播学概念相混淆,…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世界十大名人之首。在他博大浩深的思想体系中,殡葬改革思想尤为突出。一部《论语》,有十几处论到殡葬事宜。他道冠古今,且把实行殡葬改革作为教化黎民百姓的重要方面。他重礼倡仁,不信鬼神,推行节俭办理丧葬事宜。他身为一代哲人,身正为人师,带头实行殡葬改革。根据有关资料探究,孔子的殡改思想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孔子认为实行殡葬改革是为政之道。他提出“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思想,即用行政命令和道德教育的方法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他提出执政…  相似文献   

14.
一 对孔子及孔子思想总的评价 (一)孔子的历史地位和对孔学的态度 匡亚明认为孔子的历史地位应该肯定,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文化名人之一。孔子的思想不仅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对这位对中国、对世界都很有影响的人物的为人和思想作出符合于历史实际的科学评价,是一件严肃的、有意义的工作。孔子的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心理素质的形成起过很大的作用,至今还铭刻在海内外炎黄子孙思想感情的深处。孔子的思想,既有  相似文献   

15.
正文化强国以及文化自信的建立,离不开民族传统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两千多年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色和主流,孔子及其思想理应得到公平、合理、客观的评价。因此,如何认识、解读孔子,使孔子及其代表的传统文化思想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发挥应有的价值,是一个不得不正视、亟需解决的问题。谈及孔子,每位读者似乎都不陌生。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在国际上声名远播。但是,虽然孔子享誉海内外,对孔子的认识却一直存有争议,并未真正达成共识。这不仅因为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6.
<正> 问:1989年10月9日报刊上发表了江泽民同志在会见参加孔子学术讨论会的中外学者时的讲话:“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党中央的领导人对孔子这位在五四时期就要“打倒”的、而且几十年来一直又是受到诋斥和贬抑的古代哲学家作出如此高度的评价,您对此有何看法?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曾经长期泛滥于我国思想学术界的“左”的思潮已经逐步被扭转过来,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和历史价值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中央领导人如李先念、王震等同志,一向就主张  相似文献   

17.
徐同来 《传承》2010,(24):150-151
孔子、老子作为儒、道两大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的思想对我国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和老子皆论述了"道"这一概念,并且孔、老之"道"最后是发展到了殊途同归的境地。  相似文献   

18.
张立平 《时事报告》2009,(12):55-57
2009年10月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361:41的压倒性的多数通过了纪念孔子诞辰2560年的决议案,承认孔子对于人类社会思想、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表态意味深长,背后至少有三大潜台词:一是表明儒教亦是美国多元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孔子思想的四个来源和四个组成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思想学说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它在整个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文明史上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提出孔子思想的四个来源与四个组成部分。即孔子继承了中国奴隶社会以及初封建社会的民本思想、宗法思想、中庸思想、大同思想,并以此形成了一个以“仁”为中心内容,以“礼”为表现形式,以“中庸”为思想方法,以“大同”为远大理想的思想体系。以求教于学术界,使得能在对孔子思想再研究再评价方面尽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谢汉东 《传承》2007,(11):20-21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深厚的廉政思想,作为弥足珍贵的思想和文化资源,为当今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充分的营养。早在两千多年前,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就深刻阐述了他以"礼义廉耻"为核心的"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