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政治观念都一贯追求公共性,但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模式。西方以公共领域为本,强调政治参与的普遍性与规则化,假定私利互动能够自动达成公共价值;中国坚持公共价值在先,强调将“全体民生之长久”作为政治生活先定的最高权威,以之决定具体制度。公共领域为本的政治观在理论和现实中与公共价值的达成出现明显断裂,理论界从公民理性和公民德性两个方向进行了补救,但有效性存疑。古代中国借“天”喻指公共价值的合法性与权威性,以君主专制式的集权政治承担公共价值的落实,并都有着内在困境。现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对公共价值进行科学化阐释,以使命型政党的领导为落实公共价值的政治组织方式,实现了公共价值主导的政治传统的现代化升级。  相似文献   

2.
哈贝马斯商谈民主理论的诞生与发展是建立在他关于公共领域的分析基础之上的.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尽管没有明确提及商谈民主概念,但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兴起的研究、对公共舆论性质的考察,都揭示了一种建基于民众对话沟通的民主理论存在之可能性.而《在事实和规范之间》一书则通过对公共领域的再建构和内部分型,即强公共领域与弱公共领域的划分,将双轨制的商谈民主理论正式推上历史舞台.作为突破了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民主理论的一种新型民主模式,哈贝马斯的商谈民主理论预示了未来世界民主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梁燕妮 《前沿》2013,(22):66-68
网络公共领域具有参与成本低廉,信息丰富而且容易搜寻,是一个自由、平等而利于审慎思辩的交流互动平台,提供了一个实践协商民主的机会.但是学界对于网络公共领域在广泛的参与、意见极化以及公开承担责任等方面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仍然抱持疑虑.但通过对比分析从历史发展以来三种类型的公共空间可以看到,网络公共空间不是毫无缺点,但它所作为目前最具有发展特性和潜质的新兴媒体,某种意义上比传统的公共空间更加有机会完善自己,成为一个理想的民主协商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4.
公共领域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的极大关注。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发生、发展及转型的研究为我们探讨公共领域理论提供了蓝本。抛开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中国公共领域的发展,从而为我们研究中国公共领域的现实问题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张一 《求索》2012,(10):92-94
公共领域这个概念并非哈贝马斯首创,但是得益于他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独到的分析,这个概念后来曾风靡一时。文章从公共领域产生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基础以及公共领域嬗变的线索等方面来分析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理论上的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公共领域的现代生长,促成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化.与西方不同,我国公共领域的生长是以现代化、全球化和网络化为背景的.公私域界限明晰化、公共权力运作规范化和社会舆情力量增强是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生长特征.公共领域的茁壮生长固然可喜,但是,目前出现的私人领域公共化和公共领域私密化的倾向不得不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7.
公共领域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及其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权力所有权与行使权相分离,全体公民享有剩余索取权,并保留对公共权力行使者的选择与监督,这是公共部门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的前提。在研究公共域委托代理问题上,由于"经济人"属性的存在,制定合理的制度与规则,使公共权力代理人的工作在合理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公众服务便成为研究之关键。然而,公共域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在于设计公共部门的最优合同。在合同设计中,由于太多的理论与现实契合问题的出现,使得公共域最优合同的设计具有相当难度,为此,解决这些理论与现实的契合问题将成为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共领域的新的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宋敏 《求索》2015,(1):88-92
哈贝马斯作为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最具原创力和建构性的学者之一,其思想影响颇为深远,他借助于当代西方语言哲学转向的契机,提出了著名的交往行为理论,这也是他对当代资本主义批判与改革的初衷。他秉承德国近现代哲学思想传统的问题意识,吸收并改造韦伯及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关于合理性的理论,建构了交往合理性理论,试图以此解释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危机。哈贝马斯一方面沿袭了"交往"概念的历史演进理路,对交往问题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另一方面,也在批判、改造韦伯的"合理性"思想基础上,逐步提出交往行动的理论构架。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哈贝马斯现代社会交往理论的合理性,对于我国公共领域社会交往建构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飞轮 《求索》2013,(6):100-102
公共领域理论为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同时也为社会批判理论奠定了群众基础。然而哈贝马斯论述的公共领域理论是特指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出现的公共领域。在国家和社会一体化的过程中,公共领域也发生了结构上的转型,从而导致曾经具有意识形态功能的公共领域也发生了功能的转变。本文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欠缺与重建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唯有培育出具有真正批判性的公众.才能构建起社会主义公共领域.从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杨永明  陈国恩 《求索》2012,(12):114-116
19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开始形成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与国家公共权力领域相疏离的公众空间。随着公共领域的突破性发展,基于原有价值立场而形成的相对统一的文学价值观的文化中心时代已渐趋终结,多向度和多元价值的文学生态格局逐渐成为普遍的现实,文学的存在及书写权力进入到了一种相对自由的价值搏弈时代。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传媒公共领域是否存在的问题争论十分激烈。肯定说与否定说虽各执一词,但两者在方法论上有共同之处,即刻板地理解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按图索骥寻找中国的传媒公共领域。本文认为,公共领域理论有其丰富的内涵,以公共领域理论为僵硬模型衡量传媒公共领域存在与否的思路是不可取的。从历史性、具体性和动态性角度理解公共领域,分析网络传媒作为新型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对处于成长发育中的中国网络传媒公共领域的成熟完善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冯道军 《求索》2014,(8):112-117
在哈贝马斯眼中,"公共领域"理论的载体依托于公共利益,通过休闲吧、图书馆、学术沙龙等为载体形式将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建构一种介于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权力领域之间的公共交往与公共舆论空间及话语平台,探究如何维护和实现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及公共利益的生成。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当中牵涉到公民社会建构的重大工程,而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所彰显的对公共权力合法性批判的精神特质,为公民社会所需公民精神之涵养以及民主意识之化育提供渠道。基于此,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当代论域及其归宿进行研究对于我国公民社会发展必将有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向琳 《求索》2010,(10):137-139
作为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产物,波西米亚风潮于19世纪后半期进入美国,形成了某种独特的知识分子传统。本文运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米尔斯的"公众"、森尼特的"公共人"等理论,对美国知识分子的波西米亚传统进行了分析,指出波西米亚本身就是一种公共领域,不仅如此,它还超越了此概念,成为地理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塑造作为"公共人"的知识分子和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三起典型青年运动的分析,指出以青年群体为主体,以网络公共领域为路径,成为当前世界性青年运动的新趋势。本文基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分析了网络公共领域对青年运动的建构及其功能,在具体阐释产生青年运动的议程设置理论、把关人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群体极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引导青年运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谢征 《求索》2012,(10):98-100
公共领域理论的提出,本身就与媒体有着天然的联系,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理论的提出过程中曾阐述其与媒体的关系。在媒体发展的历程中,各个时期的不同媒体都为构筑公共领域提供过条件。新媒体作为新世纪以来最受关注和影响逐渐增大的媒体形式,在公共领域的构筑上,同样日渐显现出重要功能。新媒体的不同应用,以及新媒体终端的不同特征,都使受众参与形式和参与结果面临更多变化,个体间的交流和公众意见的形成面临更好条件。  相似文献   

16.
“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用以分析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变迁的核心范畴。哈贝马斯是欧洲一体化运动的坚定支持者,他把“公共领域”的概念从国内分析运用到欧洲一体化研究当中,创造了“欧洲政治公共领域”这一新的范畴,并把它作为欧洲迈向真正的超国家组织的关键因素。欧洲传媒一体化运动虽然在培育真正的“欧洲媒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欧洲公共政治领域”还十分遥远。欧洲传媒的一体化本质上是商业利益和全球传媒业激烈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杨永明 《求索》2013,(7):137-139
缺乏成熟的市民社会的根基决定了1 9 8 0年代初期的文学公共领域其实只具有公共领域的幻象,这时的公共领域仍是单一地表征国家公共权力的代表型公共领域。文学话语被纳入政治话语的权威系统之中,通过对意识形态话语的转述,把一般的个体人生经历转化为社会化的宏大叙事。  相似文献   

18.
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及对我国社会构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金 《求索》2011,(11):100-102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是介于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一块中间地带,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于政治国家放松对市场的管制,给市场更大的自主空间。公共领域为公众与国家权力机关就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平等协商提供了平台,为公众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公共权力进行批评和监督,进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供了重要渠道。在目前我国公民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精神内涵与功用对规范制约我国权力机关的权力运行,培育我国公民的公共精神与民主意识,推动我国公共领域的成熟与发展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共领域”之系谱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申恒胜 《学习与实践》2007,(11):143-148
"公共领域"肇始于汉娜·阿伦特,继而由哈贝马斯作系统阐述,然后扩散至全球。海外汉学界曾借此概念探讨中国社会尤其是晚期帝国的历史,受此影响,国内学者也拾起这个时髦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解读。时至今日,公共领域已经成为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概念、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以及一种独特的理论派别。但由于具体语境不同,学术旨归各异,公共领域的概念、类型、结构功能以及变迁脉络也展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同时其概念的模糊性、内容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诸多混乱,引发了不少争议。为使该领域的理论价值得以彰显,同时避免对已有思想的误读和对这一概念的滥用,本文拟以系谱学的视野来全面审视"公共领域"的传承和演变,即从公共领域的历史发展的纵深脉络中,对其进行全面的系谱学式的梳理,并尝试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以约翰·罗尔斯等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正义观通常给人以一种普遍主义的印象。女性主义对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的论证方式、基本理念及其适用范围进行了批判,认为这种普遍主义是一种虚假的普遍主义,在其中性别正义是缺失的。性别正义缺失的根源在于自由主义内部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二分法,因此,为实现性别正义,必须超越这种二分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