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魏秀堂 《台声》2008,(6):90-96
一般舆论都认为,两岸关系是影响台湾局势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些台湾同胞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常说,台湾的出路在大陆,台湾的前途也在大陆。让他们忧虑的是,统一路迢迢,“台独”分裂势力还在千方百计阻挠和破坏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亚明 《黄埔》2006,(2):53-54
台湾,街区多大陆地名特殊的历史发展过程,给台湾留下了特殊的印记,台湾的路名和地名也是如此。穿行在台北的大街小巷,如同穿行在大陆的某个地方。大陆人到台湾,总是感到非常亲切,无论是语言文字、饮食习惯,还是风土人情,几乎没有什么陌生和隔阂。而这其中,乡镇市街道的名称也总  相似文献   

3.
姚同发 《黄埔》2010,(2):52-55
“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这是台湾乡土文学的奠基作家钟理和,在他的自传体短篇小说《原乡人》中提出的一个崇高的理想。毫无疑问,无论其祖先迁徙台湾是300年、100年还是50年,无论其祖先是闽南人、客家人还是大陆其他地方人,他们的后裔都是中国人,他们胸腔里跳动的心,他们血管里流淌的血,只有面对祖国中华文化、面对祖国大陆故土,才会平静,才会停止沸腾。  相似文献   

4.
《民主与科学》2011,(5):2-4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98年3月,朱镕基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时说)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2000年3月,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  相似文献   

5.
微博声音     
《台声》2016,(12)
正吴念真台湾导演我在大陆举办签书会时,觉得大陆大学生的阅读风气比台湾盛,他们的素质和上进心也比台湾年轻人强。大陆大学生提问很认真,也非常有深度,因为他们认真阅读过我的某些东西。再就是大陆朋友写信给我,在用词方面和内容方面,我看到比较深的底蕴。也许是大陆人很多,大家竞争很激烈,要让自己更优秀一点。  相似文献   

6.
杨和杰 《台声》2001,(10):47-48
笔者近期接受台湾同胞(台商)电话咨询时,时常涉及到在大陆所得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笔者在与台湾朋友交往、聊天时也常听他们谈及此类问题,同时发现不少台湾同胞对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不多,有的知之甚少。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是一个直接涉及个人利益的敏感话题,有的台湾同胞想了解而又不便明问。现在到大陆投资或就业的台湾同胞日益增多,祖国大陆即将加入WTO,政府将加强法制和信用制度,因此,国家在个人所得税税赋立法及征稽上也必将更加规范、合理和严密。为此,在大陆投资和就业的台湾同胞很有必要了解祖国大陆在征收个人…  相似文献   

7.
徐蕾 《统一论坛》2008,(3):56-60
应台湾“中华资深记者协会”邀请,笔者随祖国大陆媒体参访团一行9人,于2007上9月上旬到台湾参访,并与台湾同行就“两岸媒体交流20周年”为题进行座谈活动。从台湾回来后,很多好友都问我:第一次去台湾,有什么感受?作为一个报道台港澳侨新闻的年轻记者,我想说,在此次一周的台湾行程里,收获了点点滴滴的感动。  相似文献   

8.
徐蕾 《统一论坛》2008,(2):54-57
应台湾“中华资深记者协会”邀请,笔者随祖国大陆媒体参访团一行9人,于2007年9月上旬到台湾参访。并与台湾同行就“两岸媒体交流20周年”为题进行座谈活动。从台湾回来后,很多好友都问我:第一次去台湾,有什么感受?作为一个报道台港澳侨新闻的年轻记者,我想说,在此次一周的台湾行程里,收获了点点滴滴的感动。  相似文献   

9.
左春和 《乡音》2014,(12):46-46
文字隐藏了什么 平时总有人问我,怎么在《金刚经》里找不到佛的奥妙,在《圣经》中见不到上帝?甚至认为这两部经的文字都很平常,从文字、语言中看不到它的特别之处,说那是信仰的人把它们夸大了,对此,我只能告诉他们说,佛和上帝都不在文字上,这两部经中之经的奇妙之处在字里行间之外,需要悟性才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相似文献   

10.
魏秀堂 《台声》2007,(10):104-109
我相信,如果让大陆人谈对台湾同胞的印象,很可能精明二字是很重要的一点。 台湾同胞的精明和成功经验,对众多经商的人,甚至其他想在自己从事的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都会有所启迪和借鉴。正是因为这样,大陆同胞才愿意更多地了解这些精明的台湾同胞,也才知道了那么多成功的台湾同胞。  相似文献   

11.
陆逸佳 《台声》2013,(12):94-94
初到台湾总会有一些担心和顾虑,担心同学是否会用异样的态度对待我,担心老师是否会因为政治敏感等因素对我另眼相看,担心若是和台湾同学一起住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的不同会不会造成不和睦……各种担忧充斥着我紧张的心。但是经过在台湾学习生活的这一年,很多顾虑和担心都是大可不必的,反而我很庆幸当初能选择来到台湾度过我的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2.
姚同发 《黄埔》2008,(2):50-53
台湾从明代起,就屡遭外国侵略者的骚扰和蹂躏。但是,台湾各族人民从不屈服,他们和大陆人民一道,同仇敌忾,英勇抗击来犯之敌,保卫了国土和主权,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这也进一步证实,台湾与祖国大陆须臾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13.
营员感言     
孙伯伟 《台声》2008,(3):34-36
这次参加了全国台联所举办的2008台湾大学生冬令营“北京——哈尔滨团”.我觉得获益良多,尤其是交到了不少朋友。在北京时我们受到了北大同学热情的招待,在路途上也受到了他们许多照顾.不管到哪里参观都有他们陪着我们.他们真的很亲切.让我相当感动。我还和一些北大的同学成了相当好的朋友。真是不可思议.才短短几天就让我们的感情变得那么好,原本我以为大陆的同学和我们的想法可能很不一样.  相似文献   

14.
魏秀堂 《台声》2007,(8):88-94
祖国的宝岛台湾,是在台湾的中华儿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共同开发的。台湾经济的发展,是世代台湾同胞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我对台湾同胞的勤劳和打拼精神,感受至深。  相似文献   

15.
离婚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劝我,包括我最亲近的人,“不要孩子”。我很清楚他们都是为我考虑。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离开孩子的现实,虽然当初我并不是很喜欢孩子的人。我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1,(8):29-30
宜璇是我最先熟悉的女孩儿。这个清爽大方的台湾姑娘的自我介绍着实让人忍俊不禁:“大家好,我叫吴宜璇,因为我超级能吃,还有一个绰号叫‘吃不饱’,我现在在读台湾逢甲大学硕士班,很高兴认识大家!”  相似文献   

17.
休闲散淡的普罗旺斯不接受“物欲” 普罗旺斯人又是休闲的、散淡的,当你深入到各个角落后,这个印象便挥之不去了。在靠近普罗旺斯的一个小镇,有几家橱窗里摆着中国.瓷器的古玩店吸引了我们,很想进去看看,已是中午时分,店门仍紧闭,再细瞅店招,居然要在下午3点才开门营业,只好怏怏而去。到了“新城堡”我们才知道,在普罗旺斯的乡村和小城镇,整个上午和中午都是不工作的,商店(快餐店除外)一般在午后3时开门。  相似文献   

18.
《统一论坛》2010,(2):67-69
如湾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族的重要一员,是中国少数民族独特的一支,他们是台湾最早的居住者和开发者,为台湾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水青山 《台声》2009,(7):45-52
6月24日,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开始以来,到台湾游的大陆居民大概已经达30多万人次了。在这样的基础上,相信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对大陆居民增加对台湾的了解,以及台湾同胞进一步增加对大陆的了解,是良性的,是健康的,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我们对推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高度重视,也会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魏秀堂 《台声》2008,(2):93-99
我们18人中有个叫庄战成的,是《福建日报》的资深记者。他和我一样,已经年过半百,人又内向,几天当中不显山不露水,但在我们即将离开台湾的头一天晚上,他却一下子成了被关注的新闻人物。事情的缘起就是前面简单提及的在台湾寻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