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在《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指示中指出:“我党现时在东北的任务,是建立根据地,是在南端、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军事政治的根据地”。①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反动派为抢夺东北某结空兵,分陆海空三路向东北大学进攻,相继占领了锦州、沈阳、四千、长春等一些大城市。基于这种严峻的形势,按着“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指示,我党我军实施了战略转移,在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建立巩固的后方根据地。地处东北大后方的合江,具有建立根据地的优越自然条件。l.合江地区远离国民党进攻东北的前线。这里北以黑龙江、乌苏里…  相似文献   

2.
赵新华 《世纪桥》2001,(3):51-52
1945年“8·15”东北光复后,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派陈云、彭真、高岗、张闻天等4名政治局委员和四分之一的中央委员率2万多名  相似文献   

3.
东安地区在解放战争时期归台江省辖,日伪时期曾称东安省.东安地区包括鸡宁(现鸡西市)、密山(现密山市知一镇)、虎林、宝清、饶河和东安市(现密山市密山镇),共辖五县一市.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安根据地是东北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我党我军所重视。中共中央在1945年间月用日就曾明确指示东北局要“注意东北长期永久根据地之建立.即在通化、延吉、宁安、东宁、密山、穆桂等地区,必须派必要的老部队和干部去开辟工作,建立后方,建立工业,组织与训5练军队,开办学校,以便能源源供给前线,如汉高祖之汉中”.①其中的密山…  相似文献   

4.
经过十四年的艰苦抗战,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迅速向东北派出大批军队,妄图“抢占东北,控制华北”。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作出“向南防御,向北发展”,“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决策,为解放全中国做战略准备。 根据东北局的战略部署,牡丹江地方党组织开始了建党、建军、建政、分配土地、改造城市、发展经济的工作。其中民主  相似文献   

5.
1945年“8.15”日本宣告投降,我军即挺进东北,解除敌伪武装,解救群众,建立人民政权,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粉碎国民党军的进犯,在中共中央东北局和各地区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了主力军、地方军、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当时进入东北的建制部队和干部团总计13万人(其中党员约4万人),从中抽出一部分干部和兵力相继建立了  相似文献   

6.
《奋斗》2021,(12)
正清剿土匪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在黑龙江地区收编7万余敌伪残余和土匪,武装阻挠共产党接收工作和根据地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在中共中央东北局领导下,黑龙江地区把改编部队、肃清土匪和发动群众作为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清剿土匪武装,保卫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据记载,1945年11月至1947年12月,黑龙江地区共进行剿匪大小战斗2987次,  相似文献   

7.
李泓  王焕 《世纪桥》2010,(14):21-25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发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当时担任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张闻天主动要求到东北工作。1945年11月,他肩负党中央的重托,跋涉万里,从延安来到东北。1946年5月至1948年6月,张闻天任中共合江省委第一任书记兼合江省军区政委。此时,国民党正与我党争夺东北地区,敌我矛盾十分尖锐,对敌斗争形势十分复杂。张闻天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  相似文献   

8.
王锐 《党史纵横》2008,(4):40-43
1945年8月,陶铸奉中央之命,惜别延安,日夜兼程,辗转数千里,来到东北。在1945年9月到1948年12月东北解放战争的三年时间,陶铸先后担任中共辽宁省工委书记,辽西、辽吉、辽北省委书记和沈阳特别市工委书记兼军管会副主任等职务,他生活和战斗在东北大地上,参与和领导了建立和巩固东北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为创建和巩固辽吉根据地、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和东北全境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的新闻事业,是随着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和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巩固与发展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在建设东北根据地和胜利解放全东北的过程中,十分有效地发挥了组织、鼓舞、激励、推动的作用。 解放区的报纸 东北局成立后,十分重视新闻事业的建立与发展。1945年9月,东北局决定创办《东北日报》,经过筹备,  相似文献   

10.
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党历史上一个重要而又伟大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根据毛泽东同志“我党现实在东北的任务,是建立根据地,是在东清、北满、西港建立巩固的军事政治的根据地”的指示,党立即派遣大批干部进入兴山(现鹤岗),进行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工作。经过积极努力,在兴山壮大了党的组织和力量,建立起各级民主政府,带领兴山地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反好清算、割除土匪、土地改革、大生产运动、支前等项工诈,把兴山地区建设成为东北地区巩固的后方根据地。兴山解放初期所面临的形势是复杂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党中央从各根据地抽调大批主力部队和干部,迅速挺进东北,开创东北根据地。与此同时,国民党反动派妄图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疯狂地进攻我东北解放区。形势急剧变化,敌情非常严峻。为了实现到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任务,1945年11月下旬,辽宁省委分别撤出沈阳。撤退后,以陶铸书记为首的辽西省委在法库建立。辽西地区(以后改称辽吉、辽北)既处于战争的前沿,又是战争的后方,支援战争、开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45年4月,党的 “七大”就已经预见到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提出了争取东北的战略任务。东北光复不久,9月15日,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东北局,由彭真、陈云、伍修权、程子华、林枫组成,彭真为书记。9月19日,中共中央确定“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从各抗日根据地增调部队和干部十余万人从邻近的冀热辽边和山东水陆两路进入东北。10月下旬,潘汉年  相似文献   

13.
华小勇 《党史纵横》2013,(5):14-16,30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做出了向东北进军,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决策。而最先提出主力进军东北建议的黄克诚,对这一战略决策的形成和实施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过程中,他最先提出建立乡村根据地,并就部队集中作战与分散建立根据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最早向中央提出派五至十万人进军东北迅速创建根据地的建议1945年9月上旬,黄克诚率部从津浦路西回师苏北,途经华中局驻地时,从中共中央的一封电报中得悉:苏联红军歼灭日本关东军后,留驻在我国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14.
辽宁是连接关内外的咽喉要地,我军进入东北后,于1945年10月12日,首先在沈阳建立了东北地区第一个省级民主政权——辽宁省政府.12月28日中共中央发布毛泽东起草的给东北局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在指示中提出把东北的工作重心,放在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农村,“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以便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逐步积蓄力量,准备将来转入反攻.根据这一精神,东北各省民主政府相继退出各大城市.辽宁省政府迁至本溪市.1946年4月根据斗争需要,辽宁省政府从本溪撤出后,将其所辖的三个专署及其所属市、县交由安东省政府管辖.同年7月23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将通化行政公署与辽北省政府撤至通化的部分机构和人员合并,组成新的辽宁省政府,并重新划分了辽宁省的行政区划,省政府驻通化市.11月,辽宁省政府由通化迁至临江.1947年我军夏季攻势取得胜利后;辽宁省政府由临江迁至梅河口.1948年8月,辽宁省政府又迁至瓦房店市,至到1949年4月21日东北行政委员决定,将辽宁省政府与安东省政府合并成立辽东省政府.  相似文献   

15.
《广东党史》2008,(5):56-56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冲虚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罗浮山朱明洞,始建于东晋咸和年间(公元327—334年),初为葛洪修道炼丹南庵。1945年春,中共广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根据中央的指示,决定将东江纵队司令部迁往罗浮山,以建立五岭革命根据地,司令部设在冲虚观。1945年7月6日-22日,中共广东省临委在冲虚观召开干部扩大会议,会议以中共“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的斗争任务,并通过了“迅速北上,创立战略根据地”等几项重要决议。  相似文献   

16.
马少辉  陈学良 《世纪桥》2011,(20):39-45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在东北抗日联军的配合下,向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中共中央及时制定了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从关内各解放区抽调11万部队和2万余人的党政军干部挺进东北。  相似文献   

17.
粱志恒 《世纪桥》2013,(2):14-16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妄图独占抗战胜利果实,消灭共产党,控制全中国。1945年11月初,共产党从情报中获悉:国民党准备派部队在东北哈尔滨一带进行空降。为了粉碎蒋介石的企图,上级立即决定,派部队火速赶往哈尔滨一带建立根据地,以消灭国民党部队。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21,(8)
正1945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方针。然而,当时东北却面临着严重的匪患,公开和秘密的政治土匪武装总数多达17万人。北满地区(今黑龙江省北部、东北部)更是匪患"重灾区",谢文东、李华堂、张雨新、孙荣久合称北满"四大旗杆",出则攻城掠地,退则啸聚山林,与人民为敌,臭名昭著。其他大大小小的土匪头子更是不计其数。据史料记载,当时盘踞在北满地区的土匪多达10万之众。匪患猖獗威胁着社会治安,阻碍着土地改革,成为建立东北根据地的"拦路虎"。因此,从1945年9月开始,我军展开了一系列的剿匪斗争。  相似文献   

19.
抗战胜利后,幅员辽阔、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工业发达、交通便利的东北地区即刻成为了“三国四方” (美、苏两国及国、共两党)斗争角力的焦点.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决定把战略重心转移到东北地区,并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以全面加强党在东北地区的各项领导工作.1945年11月至1946年5月,陈云在任北满分局书记期间,富有前瞻性地提出了创建东北根据地的战略思想和武装剿灭土匪、发动群众、发展根据地经济的工作方针.陈云的这些富有开创性的伟大思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为东北根据地的创建、东北全境的迅速解放,也为全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1945年9月9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了指示电《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下称《指示电》),规定了当时全国的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为实现中共“七大”提出的争取和控制东北的任务开辟了胜利的通道。对于这一重要史实,一些党史资料和教材却作了不尽相同的记载。现略举几例: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人民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的《中共党史大事年表》(以下称《年表》)第79页:“(1945年)9月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