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创,也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资本主义的全新视角。当前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金融垄断阶段,在形式上与过去的资本主义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是其内在的根本矛盾未变。在变与不变中认识资本主义,首先要在不变中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过渡性,在变化中充分估计资本主义对社会矛盾的调节、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三种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并对各种经济形式下物品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标准形式"是工业生产的基础;"收藏形式"被奢华经济在不同的程度上使用;"资产形式"表明,物品的价值不在于其物理、美学或历史属性,而在于其预期价格。在此基础上,本文描绘出一条资本主义物品的发展脉络,即从最初的工业化商品,发展到收藏品,再到作为资产的商品。奢华经济及其奢华物品的社会逻辑与工业世界的逻辑截然不同,它制造并规定了差异与身份,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资源。因此,要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内部发生的变化,必须把对商品的分析延伸到制造业以外的领域,并使用其他方法来确立以交换为导向的产品的价值,即使它们不是在工业流水线上生产的。  相似文献   

3.
卢姗 《法制博览》2013,(11):287
能动司法已经在法院系统经历了从理论提出到实践践行的过程,人们对能动司法的认识也是逐渐加深,本文从探寻能动司法合理性的过程中,再探诉讼本质与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改革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使许多人产生了困惑,要求我们必须对某些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科学的再认识,方能解释现有问题,澄清人们的困惑。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内涵的再认识,可以帮助人们澄清传统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的现实困惑;对国有经济产权特点及其功能的再认识,可以帮助人们澄清国有企业盈利和经济效益难以提高的现实困惑;对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容的再认识,可以帮助人们澄清国有制难以和市场经济相容的现实困惑。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①这一普遍规律也适用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社会因素”?为什么当代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形成这些因素?这些“新社会因素”是否改变了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它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主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严书翰教授。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即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世人所瞩目。这一变化,极大地改变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和社会的面貌,也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走向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这一变化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内的工人运动和人民革命斗争带来崭新的课题。因此,有必要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进行深入地、系统地研究和探讨,找出其中普遍的、规律性的事物,不仅能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和社会的本质,而且能准确地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方向。本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资本主义的了解逐步加深,但在怎样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把握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等重大问题上,存在着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8.
南方朔 《南风窗》2013,(15):95-95
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乃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但国家资本主义绝对不容许变为清末的官僚资本主义,清末的教训不能忘了。近年来,由于中国的经济崛起,"国家资本主义"忽然成了世界上的热门话题,到了现在,美国的评论界对这个问题的意见逐渐集中。对中国国企的抨击开始日趋凌厉。前"美国中国商会"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国家更加重视文化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及其对外扩张中的作用。国外共产党和工人党直面资本主义的文化攻势,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进行再认识,深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及其危害,批判资本主义利用文化工具对内为资产阶级统治创造合理性、对外充当制造动荡和冲突的急先锋。在此背景下,国外共产党和工人党积极构建应对之策,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促进进步文化和多元文化发展,加强公共文化建设,防止资本主义的文化侵蚀。国外共产党和工人党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有利于加深我们对资本主义文化特征与危害的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沈耕 《当代世界》2009,(10):50-52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经济领域到社会领域向全球蔓延扩散,阻断了世界经济持续发展进程,致使世界历经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探讨这次危机的时代特征,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次危机的根源和性质,更好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经济中的资本主义因素 ,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所面对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共经历了认识上的曲折历程 ,建国前后逐步形成了符合国情的认识和稳健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最重要的是中共能够充分认识国情 ,分清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和社会现时任务的界限。研究建国前后中共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认识及政策演变 ,总结历史经验 ,对于正确认识和对待当前的私营经济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政治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它通过回顾资本主义历时数百年的演变进程,揭示了其固有的发展逻辑。"政治马克思主义"从民主幻象、政治权力私有化以及政治乌托邦三个维度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在"政治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主义的衰退与危机早已被马克思所揭示,虽然经历了从农业资本主义到工业资本主义、再到殖民帝国主义、最后发展为资本帝国主义的转型过程,资本主义扩张和控制世界的手段有所改变,但其追求资本增殖和利润最大化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因此,只有对资本主义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给世界带来的危机,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复兴。  相似文献   

13.
当代资本主义在经过战后近 60年的自我调整和变革后 ,在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特点。如何既实事求是地正视这些新变化 ,同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科学辩证地认识、前瞻性地预测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历史发展总趋势 ,成为国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新社会因素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过程 ,无论是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各领域的具体制度方面 ,还是在经济社会的运行机制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动和欧美社会内部精英群体和下层民众之间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引发了以欧美为首的资本主义社会左翼思潮的升温。但从实质上看,与其说欧美左翼思潮的再兴起是为了放弃资本主义而实现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不如说是因为对自由主义和经济紧缩政策的不满而试图寻找非资本主义的所谓"替代物",至于对这些"替代物"的了解到底有多少,他们并不关心也不十分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资本主义矛盾继续深化、社会主义中国崛起的同时,《共产党宣言》将成为资本主义曾经革命、蓬勃发展和未来归宿的最好见证,成为欧美左翼思想家和左翼政党批判现实和实践纲领的思想武器,成为资本主义条件下最广大群众的精神指引。由此,共产主义的"幽灵"才拥有穿透历史的长久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东欧社会抗议运动频发,左翼也积极参与其中。左翼的参与呈现出三个特征:新主体与新媒体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新结合;年轻一代看到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生命力。尽管中东欧社会抗议运动的主体不仅有左翼,也有右翼,而且左翼的诉求也表现为对资本主义具体问题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批判之分,但从苏东剧变20多年来的历史看,左翼的参与和反思意味着中东欧社会正在经历从迷恋资本主义到资本主义祛魅的过程,这有着深刻的经济与政治原因。  相似文献   

16.
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一种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由凯恩斯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和“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和政策的过程中,当代资本主义逐渐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但其实质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本质属性——垄断,以及由垄断所产生的帝国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和垂死性并没有根本改变。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为社会主义新社会准备着更加充分的物质基础和历史条件,又给社会主义国家构成了巨大压力和威胁。应对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挑战,是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新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17.
英国脱欧与脱欧之后英国政府的战略应被视为全球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一部分。2008年的经济危机以及紧缩政策导致的收入停滞引发了反自由资本主义的全球运动。新的发展方向被称为组织化资本主义,且强调国家的作用。这反映在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新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欧洲大陆崛起以及全球自由主义制度逐渐削弱之中。组织化资本主义并不一定是反动的,因为它为社会对经济施加影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并可以成为社会改革之源。  相似文献   

18.
曲折跌宕的受关注度 一、《资本论》的诞生到资本主义的危机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问世后,在当时成为一部具有崭新经济理论体系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资本主义社会作为特定的考察对象,采用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不同的分析角度和研究方法,不仅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和经济过程进行动态性分析,还预见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编辑手记     
本期"访谈"栏目对话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周雪光先生,访谈围绕中国的地方治理以及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等问题展开,从历史视角剖析了中国官僚体制从"官吏分途"到"层级分流"的演变历程及其现实意义。"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栏目译介了三位国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之策的解读。《金融主导的资本主义和收入再分配》一文根据波兰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伊始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国外左翼学者再度重新审视资本主义,他们在客观分析资本主义危机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基础上,对资本主义自身的弊端、资本主义应对危机的方式等内容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探讨,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左翼学者对资本主义危机规模和严重程度的认识可分为两种类型:系统性危机和局部危机;资本主义危机的主要表现包括财富分配悬殊、资本贪婪投机、价值信誉丧失以及社会抗争复苏等;应对危机的方案主要有两种:革新资本主义的制度内改革和超越资本主义的制度外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