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图说天下     
正我国第三十七次南极考察圆满完成5月7日,"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返回上海的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我国第三十七次南极考察圆满完成。本次考察系"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首次单船执行环南极考察任务。考察队于2020年11月10日出发,历时179天,行程3.6万余海里,顺利完成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物资补给和人员轮换任务,  相似文献   

2.
2008年10月20日上午10时,我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出征仪式在上海外高桥极地科考国内基地码头举行。极地科考船“雪龙”号收梯解缆出征。此次南极科考是中国极地考察史上历时最长、科考队员人数最多的一次远征,  相似文献   

3.
<正>11月8日,中国第三十四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缓缓驶出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向地球最南端的南极,再次出征。"雪龙"号将于2018年4月回到国内,执行任务周期164天,总航程约3.7万海里。  相似文献   

4.
孟红 《党史纵览》2014,(3):26-29
正2013年11月7日,踏上为期155天科考征程的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南极科考船在前往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途中,暂停科考计划以最快速度赶往南极迪维尔海救助被冰层围困的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船,最终在全世界瞩目之下将被困冰洋的俄罗斯受困人员成功救出……一时间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事件,也让我们再一次关注起新中国的南极科考事业。  相似文献   

5.
事件     
《党课》2014,(4):63-64
“雷龙”号让世界看到“侠义中国” 日前,我国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科考船在澳大利亚“南极光”号极地考察破冰船的配合下,成功营救在南极遇险的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船上的52名乘客。但在“雪龙”号科考船准备撤离浮冰区继续执行后续考察任务时,所在地区受强大气旋影响浮冰范围迅速扩大,造成“雪龙”号及船上101名人员被困。  相似文献   

6.
陈竞  马芳 《党的建设》2007,(6):18-19
中国第22次南极科考队于2005年11月18日由上海起航,12月18日抵达南极中山站。经过一年的度夏和越冬考察工作,2006年12月24日回国,历时420多天。临洮县气象局局长史录俊就在第22  相似文献   

7.
《党课参考》2024,(5):6-7
<正>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代代极地工作者勇斗极寒、坚忍不拔、拼搏奉献、严谨求实、辛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南极秦岭站的建成,将为我国和全世界科学工作者持续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提供有力保障。希望广大极地工作者以此为契机,继续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同国际社会一道,  相似文献   

8.
曾涛 《党建文汇》2002,(20):3-3
秦大河,中国气象局局长,地理学博士。1989年7月,他作为国际横穿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之一,成为徒步横穿南极的第一位中国人。  相似文献   

9.
蒋书 《廉政瞭望》2003,(6):48-49
2003年3月20日,中国第19次南极科考队,在顺利完成了对格罗夫山陨石搜集和埃默里冰架钻探工作后,顺利回到了祖国。中国逐步迈入了世界南极考察的大国行列。然而在这个行进过程中,历史永远难忘第一批南极科考队员的生死历程。现年60岁的王明洲,当年作为中国第一批南极科考队的电视摄像工作人员,他用镜头记录了中国首次南  相似文献   

10.
《党员干部之友》2010,(8):47-47
第一次:1997年,在中国第13次南极考察期间,8名考察队员历时13天,向南极内陆冰盖腹地的冰穹A方向挺进了300公里。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2月4日,我国首款自主研制的极地全地形车"全地虎"随"雪龙号"一起抵达南极圈,正式启动对南极的第32次科考。"全地虎"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合作研制而成,集成了多项国家专利,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制造"极地科考重器",代表着中国南极科考装备的最高峰——它能穿越雪地、沙漠、滩涂、戈壁、山地、水域等复杂地形,最高时速60公里,水中行进时速达5公里/小时,可轻松跨越0.6米高垂直障碍和1.5米宽壕沟,能在零下41℃至40℃的环境下工作,在零下50℃至70℃的环境下停放,其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全地虎"的出现,终结了我国南极科考无国产运输装备的历史,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未来,我们也希望通过南极这个最佳试验场,  相似文献   

12.
在邓小平同志“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题词的指引下,国家海洋局从1984年至2001年,已成功地组织了16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到南极洲的总人数达2300多人,其中,越冬人员400余名。四川长起公司的胡平同志,就是他们之中三次赴南极完成科考任务的优秀共产党员之一。1987年,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在长起公司购置了一台QY160长江牌吊车到南  相似文献   

13.
画中有话     
《党员干部之友》2014,(3):59-59
我国第四座南极科考站泰山站竣工开站。2014年2月8日,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后,我国在南极建成的第4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9,(4):117-118
2009年国庆期间,中国将在“厉行节约”的前提下举行阅兵式。这是我国第14次、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  相似文献   

15.
杨建平 《先锋队》2012,(13):22-25
劈波踏浪十万里,穿越云水怒涛,他是山西登上南极的第一人。28年前,杨建平作为北海舰队的一名航海业务长,通过全军选拔考核,参加了中国首次赴南极科学考察。当年,我们是从上海黄浦江边的国家海洋局上海外高桥码头起航赴南极的。那天早晨天阴,江风很冷,但每个人内心都很激动。  相似文献   

16.
天津大事记     
《天津支部生活》2011,(7):56-56
5月24日至25日。市委召开九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天津市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津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注重”工作要求的实施意见》和《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决议》。  相似文献   

17.
1990年4月4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南海怀仁堂与“奋斗者的足迹”报告团的12名优秀知识分子围坐在一起,谈理想,谈精神,谈追求,共话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座谈会上,一个年届半百的女科学家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成长道路,表达了她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追求和志向。她,就是世界上第一个深入南极腹地考察并首次在南极发现铁矿的女科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南极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地质矿产部劳动模范金庆民。金庆民,1940年出生在湖南郡县的炎陵山下,1957年在南京市第六中学高中毕业,一个偶然的机  相似文献   

18.
《大特区党风》2002,(9):32-3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中国问题的较大争论有过四次。第一次是1994年,美国世界经济研究所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人”;第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泛起一股“中国威胁论”,已经直接影响西方大国的对华政策的重新制定;第三次是去年开始出现的“中国崩溃论”,无限放大中国目前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次则是“中国统计水分论”。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项任务的第一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要求的关键一年。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天津考察工作和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清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走在全国前列”和“一个排头兵”的要求,以及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确定的“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全市中心任务,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按照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和市纪委第四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坚持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0.
晓菊 《党建文汇》2014,(3):12-12
左图:在“泰山站”这个名字还没有确定之前.考察队员们习惯称它为“520”。“520”是一个代号.因为泰山站站址距南极中山站的距离为520公里。这是我周继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后,在南极建成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