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孙中山下令筹办陆军军官学校,指派蒋介石为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任命王柏龄、李济深、沈应时等七人为筹备委员.一天,蒋介石来到筹备处,王柏龄特意引荐粤军第八旅参谋长叶剑英,介绍叶剑英在粤军反粤,收复广州战役中的战绩,蒋介石听了连说:“这个,好,好,难得的参谋人才.”就这样,叶剑英当起了教授部的副主任.正当邓演达、叶剑英等人为筹备军校开课日夜奔忙的时候,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2.
黄埔“陆军军官学枝”是中国现代第一所革命的军政学校,因校址设于广州黄埔,故通称“黄埔军校”。 1918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提出“愿中俄两党团结、共 同斗争”1921年又再次向苏联表达了要“以俄为师”的愿望。在共产党人李大钊的帮助下,1921 年12月孙中山在桂林秘密会晤了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马林。会谈中,马林不但向孙中山介绍了 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且对中国革命提出了改组国民党、国共合作和建立军官学校的三点建 议,孙中山欣然接受。 1923年8月,孙中山派出以蒋介石、张太雷等4人组成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党 务和军事,学习创办军校的经验。10月又委派廖仲恺和李大钊等5人为国民党改组委员,加快了 改组国民党和筹办军校的步伐。不久,又在国民党中央通过了组织军官学校的决议。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期间,孙中山下令成立了“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任命蒋介石 为筹委会委员长,同时指定以广州黄埔岛上的旧水师学堂和陆军小学的旧址为校址。2月6日,又  相似文献   

3.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国民党左派人物邓演达愤而流亡欧洲.并与宋庆龄等人在莫斯科发表宣言。强调继续与新旧军阀势力作斗争,实现孙中山的遗志。1930年5月,邓演达回到上海进行秘密活动.筹备组织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由于邓演达与蒋介石的玫见大为不同.1931年下半年,蒋介石重金收买陈敬斋,秘密逮捕和杀害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民主党前身)总负责人邓演达。  相似文献   

4.
高凌云 《党史博采》2001,(11):31-33
邓演达,字择生,广东惠阳人,1895年生.1909年入广东陆军小学,后被吸收为同盟会员.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参加革命军,积极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1924年春,他积极拥护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担任黄埔军校的筹备委员.1926年,在中国国民党二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担任黄埔军校的教育长.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他指责蒋之所为,遭到拘禁,后被调离黄埔军校,任潮州军分校教育长.他忠实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支持农民运动,是当时武汉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邓演达公开谴责蒋介石的反革命行径,辞职离开武汉.并组织力量策动反蒋.1931年8月于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旋即押解南京,11月29日被秘密杀害.  相似文献   

5.
正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武装力量。早在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见孙中山的时候,就向他建议创办军官学校,以建立革命军的基础。1923年9月,孙中山派以蒋介石为首的代表团访问苏联,学习苏联的建军经验。11月15日,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第6次会议通过了建立革命义勇军的决议。27日,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1次会议,议决建立军官学校的有关事项。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委任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并任命邓演达、王柏龄、沈应时、林振雄、俞飞鹏、张家瑞、宋荣昌7人为筹备委员。1月28日,确定以原广东陆  相似文献   

6.
列平 《党史文汇》2003,(4):36-38
第四章遭嘲讽介石用心治校惹是非伯龄自讨没趣蒋介石虽然人在黄埔,但一开始对军校的发展前途并不看好。当时的状况是,军阀林立,各人手里都掌握着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如果仅靠黄埔学生去对付这些军阀们,这对蒋介石来说心里确实没有底。有一次,蒋介石赴国民政府参加一个军事会议。会上,孙中山、廖仲恺多次提到黄埔军校,高度赞誉黄埔军校开革命风尚,树军队楷模,是一支很有希望和前途的革命军队。并号召各军多向黄埔学生军学习,努力提高军队的素质。与会的军阀们听了此话,心里很不舒服,但碍于孙中山的面子,没有在会上即刻发作。会…  相似文献   

7.
李钢 《党史文汇》2006,(2):26-29
2005年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邓演达先生诞辰110周年.作为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邓演达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深得孙中山先生的赏识和器重.他曾先后任黄埔军校训练部副主任、教育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长等职.他早期曾与蒋介石合作共事多年,因此也较早地识破了蒋介石的野心与阴谋.当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后,邓演达迅速走上了反蒋之路,并于1930年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与蒋介石展开了决死之争.正因为如此,蒋介石下令悬赏缉捕邓演达,并予以囚禁,后威胁利诱不成又将其秘密杀害.蒋的这一行径,激起了当时国民党内外的公愤.  相似文献   

8.
正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街军校路。黄埔军校初名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在黄埔长洲岛,故通称"黄埔军校"。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于6月16日开学典礼的演说中提出要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办校宗旨。军校负责人有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等,设置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等6部。1926年增设副校长,由李济深担任。军  相似文献   

9.
《湘潮》2016,(7)
正邓演达为黄埔军校招兵买马,但劝不回蒋介石1923年4月的一天,孙中山请邓演达一道来喝早茶。刚从战场上下来的邓演达很疲倦,但仍然端坐如钟。茶和稀粥下肚,便提了许多神,孙中山对邓演达说:"我决定授予你少将参军之职务。"邓演达要说什么,被孙中山扬手制止。接着,孙中山又从包里取过一  相似文献   

10.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创办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始设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所以通称为黄埔军校。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筹建之初,军校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政治部主任是党代表的参谋长,特殊情况下可行党代表职权。政治部从1924年5月25日成立到1927年4月15日蒋介石背叛革命杀害共产党人止.存在近三年.前后有戴季陶、  相似文献   

11.
邓演达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为了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他同北洋军阀、蒋介石反动政权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直至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大革命时期,当蒋介石背叛革命以后,他坚持捍卫孙中山革命三民主义的旗帜,以复兴中国革命为己任,积极开展反蒋斗争,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平民革命思想。  相似文献   

12.
正蒋介石当年在政坛起家的重要依托是黄埔军校,校长的位子是他的命根子,绝不轻易放手。但在北伐时期,蒋介石率军北上,黄埔军校校长的位子却交给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方鼎英。方鼎英虽然比蒋介石小1岁,但蒋介石却把他当老师一样敬重。在任命方鼎英为黄埔军校代理校长时,蒋对全校师生说:"方先生不单是你们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你们要像尊敬我一样,尊  相似文献   

13.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共倡议和苏联帮助下,于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建的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为何会让蒋介石来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周恩来在1943年春为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干部学习会上做的报告《关于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中,对此曾有精采的叙述。蒋介石与孙中山先有接近后而得到孙的信任。蒋与孙的接近是通过陈其美的关系。陈其美早年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中国革命同盟会,同时又在上海加入青帮为大头目,辛亥革命后任沪军都督。陈其美自从事政治活动起,始终追随孙中山。1914年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时,要求参加者在誓词上打手…  相似文献   

14.
江董琴,中国国民党左派人物,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忠实而坚定的执行者,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都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不满于专制独裁,与邓演达一起创立中华革命党(第三党),并成为该党的主要领导人。1933年11月29日,为策应蒋光  相似文献   

15.
列平 《党史文汇》2003,(1):32-33
词曰:忆黄埔,革命青史美名留,美名留,一代豪杰潇洒风流。国共两党曾携手,力挽狂澜救神州,救神州,刀光剑影,狂风雨骤。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国共两党的许多高级将领多出自这所学校。昔日的师生、同窗,其后的仇敌、对手,疆场上拼得你死我活。其实,早在军校之时,两派人物的纷争已显露端倪,当年的黄埔风云,为日后兵戎相见埋下伏笔。第一章孙中山建校为北伐蒋介石出走闹风波1922年1月,孙中山重返广州后,再举“护法”旗帜,进行北伐。5月间,孙中山不顾陈炯明的反对,亲临韶关督师。然而,由于陈炯明在…  相似文献   

16.
何念选 《湘潮》2006,(5):55-55
1949年12月1日至10日,蒋介石驻跸在成都黄埔军校内的黄埔楼,这是他在大陆的最后10天,是他如坐针毡的10天,也是他困兽犹斗的10天。自蒋介石踏入成都后,虽戒备森严,进行了几次大清查,但他们哪里知道,就连军校北墙200多米远的菜地中,有五六个看似守菜人住的低矮的草棚子,竟然是中共特工人员设的炮打黄埔楼、炸死蒋介石的指挥部。一到晚上,棚子南面黄埔楼上的灯光,通过窗子射到看似普通而干净的草棚上,特工人员利用这些微弱的光线进行工作。这个打蒋指挥部,是受中共地下党川西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指挥部里的中共党员唐会昌等人,经过对全局形势…  相似文献   

17.
《党史文苑》2014,(3):37-37
提起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党帮助下创办的黄埔军校,那是声名显赫,家喻户晓,但提起“第二黄埔”——中山军事政治学校,知道的人却不多,对邓小平主办中山军事政治学校的历史更是知者甚少。  相似文献   

18.
王勇 《党史纵览》2004,(2):41-43
邓演达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杰出的革命家,曾先后担任黄埔军校的教育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湖北省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邓演达即开始了坚决的反蒋斗争.1930年5月,他从欧洲秘密回到上海,8月间主持成立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积极开展反帝、反封建和反蒋活动.到1931年上半年,邓演达领导的革命运动在组织建设和起兵准备等方面,都已有一定规模,在社会上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蒋介石当局极为嫉恨,蒋介石派王柏龄到上海与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密谋,侦察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情况,并悬赏缉捕邓演达.  相似文献   

19.
江董琴(1888年~1933年),福建省永定县人。早年参加革命活动,在南洋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后追随孙中山回国参加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努力执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与共产党密切合作,成为著名的国民党左派。本文记述的是他在北伐战争时候的主要革命史迹。 (一)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早在6月5日,广州国民政府颁布了出师北伐动员令,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成立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和总政治部。国民党左派领袖人物邓演达任总政治部主任。由邓演达组建的总政治部,任人唯贤,尤其信任共产党员和革命左派,选拔他们担任总政治部各部门的领导工作。如郭沫若任宣传科长(后晋升总政治  相似文献   

20.
110名共产党员毕业于黄埔一期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的建议,在广州黄埔创办了培养军政人才的陆军军官学校。5月5日,军校第一期学员入学,同年11月底毕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