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6月 1、1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溯源与拓展——岭南画派特展”  相似文献   

2.
谢冬  李力 《当代广西》2006,(3):F0003-F0003
新年伊始,八桂画坛喜事连连。漓江画派之“南方的风景”作为一个独立板块, 于今年1月24日至2月11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春节期间的特展“无尽江山——南北油画家邀请展”中展出。“南方的风景”是广西近年来在打造  相似文献   

3.
游艳红 《台声》2011,(9):81-81
“山水合壁——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第二期8月2日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展。本期特展上,观众可观赏到清王原祁《仿黄公望秋山轴》等多幅珍品。  相似文献   

4.
2006年4月29日至5月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文化宣传部、中国文化书院共同举办的台湾著名画家黄磊生60年绘画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史茂林、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大为、中国文化书院创院院长汤一介以及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王常连、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原商业部部长胡平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为开幕式剪彩。黄磊生先生是台湾著名画家,是20岭南画派的重要传人,他继承传统,不断创新,把中国画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崇尚“折衷中西”的岭南画派源远流长,可上溯到南宋,是…  相似文献   

5.
王亮 《两岸关系》2012,(5):68-68
4月26日,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与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主办、民革中央办公厅支持的“诚意:一个中国琉璃复兴的故事——琉璃工房25周年特展”在上海开展。  相似文献   

6.
陈玮  邰宗 《台声》2013,(11):52-55
由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联手举办的“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艺术品位”特展,于10月8日至2014年1月7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启幕展出。为期3个月的特展,全新视角的解构呈现出一个富有才情、崇尚艺术、真实可感的鲜活乾隆帝,将为宝岛观众带来一场盛大的视觉豪宴和切身艺术感受。  相似文献   

7.
2007年12月13日下午,“新时代·新广西·新画派——漓江画派作品大展”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来自中国美术界的30多位专家、学者和文艺评论家就广西美术、漓江画派以及漓江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讨。现将部分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的发言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23日,“讲·述——2009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此次特展以“讲·述”为主题,涵义十分深刻。“讲述”是传递、对话和沟通,不仅是艺术家用各自的艺术形式向观众讲述他们的感受,也是海峡两岸用当代艺术语言进行的一次深度交流。这次特展先后在台中和北京举办,不仅让两岸民众得以分享当代艺术之美,也让两岸民众对彼此的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有更深的认知和体会。特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许多新颖独特的艺术语言。用心去解读,相信你会有不小的收获。  相似文献   

9.
海派画家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江浙一带的画家汇集于上海,形成了一个新的画家群体——“海上画派”(简称“海派”),与北京的“京派”相对应。他们在国内外声名显赫,在一段时间里主导了中国美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时事报告》2011,(12):42-44
位于深圳的关山月美术馆,是以岭南画派大师、杰出美术教育家关山月先生名字命名,将艺术名家纪念馆与国家美术馆各项功能相结合的现代美术馆,是政府全额拨款的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  相似文献   

11.
蒋建春 《台声》2013,(2):62-63
去年11月9日,我应邀赴台参加台北二二八纪念馆举办的“二·二八事件与青年学生特展”的开幕仪式。这个特展展出了1947年“二·二八”事件时参与其中的许多台湾青年学生的事迹。那个年代,这些热血青年纷纷组织各种青年学生团体,还组织了“学生军”拿起了武器。他们是台湾光复后的第一代知识青年,关心台湾的社会,自觉投身社会进步运动。  相似文献   

12.
走出蛮荒——交通与秦汉时期的岭南越族社会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对秦汉时期岭南越族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秦汉时期岭南水陆交通的拓展强化了岭南的政治地位,加强了中央与岭南的联系,促使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出现;引发了岭南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了岭南商业贸易的起步和早期海外贸易中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2011年9月5日,海内外华人为之瞩目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圆满落下帷幕。在3个多月的展览期间,这幅分身360多年,分藏于海峡两岸60多年的传世名画,终于完成历史性合璧,缔造了又一段两岸文化交流的佳话。  相似文献   

14.
《当代广西》2006,(13):46-46
时间:6月9日 ̄15日地点:中华世纪坛内容:这个板块有两大内容,一是漓江画派和广西其他知名画家的代表性作品;二是广西红陶艺术精品,都先后于6月9日至15日在中华世纪坛展出。“漓江画派”的兴起是2004年度中国画坛最具影响力的热点话题之一,其领军人物是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黄格胜。广西红陶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品种,被称为“广西红陶第一人”的卢权智先生潜心研制的“权智红陶”闻名中外。“魅力广西”——广西美术精品展  相似文献   

15.
携着广西文化品牌和艺术精品的灿烂容姿,载着秀丽的山水画卷、多彩的民族风情和瞩目的文化成就,向首都人民展现广西美术创作的时代风采,展示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骄人成绩——2007年12月中下旬,“新时代·新广西·新画派——漓江画派作品大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高调亮相。这是广西有史以来在首都举办的规模最大、整体水平最高、最具代表性的美术展览。  相似文献   

16.
佚名 《今日上海》2012,(2):38-39
2011年12月,一场汇集了“二王”(王时敏、王原祁)诸多绘画作品,充分展现清代影响最大的山水画主流——娄东画派艺术的展览在上海博物馆悄然拉开了序幕。据介绍,本次为期近2个月(2012年1月31日结束)的展览旨在向参观者介绍王时敏和王原祁的绘画艺术,并辅以他们后继传派的作品,藉以展示娄东画派的发展脉络,并对这一在“五四”时代曾遭到猛烈抨击的画派予以客观的历史评价。另外,展览还有意专设代笔和仿作进行对比展示,以此提供对“二王”作品真伪研究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民主与法制》2010,(15):F0002-F0002
吴泽浩:铁塔轩主,著名画家。1961年毕业于汕头艺术学校美术科,师承海派刘昌潮老师;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承岭南画派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教授。  相似文献   

18.
朱继胜  谭培文 《前沿》2010,(15):34-38
通俗读物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独特的作用。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拓展机制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内部机制——拓展读物本身的“质”;二是外部机制——拓展通俗读物的“量”。摆脱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拓展的尴尬处境,有赖于通俗读物拓展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9.
岭南自古以来是移民目的地。先民们自中原而来,播迁各地。他们为了敬祖溯源,往往筹集重金,聘请能工巧匠,修建自己的宗族祠堂。并对其精心装饰,石雕、砖雕、木雕、壁画应有尽有;聘请名人书写对联诗文,悬挂于祠堂内,以此向世人展示自己家族的文化渊源和实力。岭南祠堂有两类。其一用来祭祀祖先,它们是普通的姓氏家祠,祠堂大门上有写着“X氏宗祠”等字样的匾额。其二用来祭祀当地贤人。  相似文献   

20.
香港理工学院摄影专业毕业,1986年参与电影《英雄本色》的服装设计以来,十多年间,参与多部电影、戏剧美术、服装制作。2001年以《卧虎藏龙》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与英国影艺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奖”,受到国际瞩目。近年来游走于服装和视觉艺术之间,2002年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时代的容颜”服装特展,2003年在法国和西班牙举办特展,向世界传达他诠释的东方艺术之美。2004年任第28届奥运会表演服装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