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团长刘放吾     
李彦春 《黄埔》2009,(4):28-32
一部虚构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引发媒体开始从历史中翻检真实版的远征军悲壮史,开始寻找远征军亲历者……远征军的诸多战役中,仁安羌一役可谓一次提升中国人抗日士气及赢得国际声誉的战役,是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在异域取得的首次胜利。  相似文献   

2.
王治熙 《黄埔》2012,(3):24-26
抗日战争时期,陆军七十一军新二十八师属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战斗部队序列。当时我任新二十八师少将副师长代理师长,亲自指挥和参加了攻击松山、反攻龙陵抗日大战。此次战役自1944年3月拉开序幕,于同年8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一切都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3.
正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美国ALPHA(阿尔法)公司通过深圳悍马经贸有限公司联合浙江省"爱老兵志愿者"探望抗战老兵,为老兵们送上冬装。衡阳保卫战、常德会战、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中国远征军缅甸战役……参加这些战役的抗战老兵虽然年事已高,但每次谈起那些峥嵘岁月,却依然激情满怀。深圳市悍马经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抗战老兵是一个我们所尊敬的群体,正是他们在七十多年前的奋勇杀敌,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4.
<正>我的父亲叫罗光辉,河南唐河县人,一生参与了三次大的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我的父亲是远征军第66军司令长官部直辖36师一个通讯兵。1942年随中国远征军西征,途中,驻守云南省龙陵县平嘎(现平达)重镇担任当地驻军电台台长,远征军缅甸战役失利。5月3日至5日,日寇进逼,随军接应挫辱而归的远征军将士紧  相似文献   

5.
周德蓉 《黄埔》2011,(3):42-43
"重走中国远征军之路"是由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华藏山社、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国远征军总指挥卫立煌将军的孙女卫修宁、远征军一一六师师长赵镇藩之小女儿赵晋君、远征军驻印军暂汽一团辎重兵杨毓骧的小儿子杨奇威等参加了重走活动。我们于2010年5月20日上午9点在昆明抗战胜利纪念堂举行出征仪式,途经大理漾濞、怒江知子罗,至片马驼峰纪念馆,赶往保山的腾冲国殇墓园、龙陵松山,考察了  相似文献   

6.
尤广才 《黄埔》2012,(3):36-37
在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时,我收到了黄埔四期同学、中国远征军第五十师师长潘裕昆的外孙晏欢发来的一份中国驻印军缅甸西保战役有功官兵勋绩表附表复印件。表中有时任上尉连长的我、中尉排长丘新江、上士班长陈满奎,因西保战役作战有功予以表彰。  相似文献   

7.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中中国为支援英军抗击侵缅日军、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建立的出国作战部队,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的一次军事合作。中国远征军的入缅抗日,牵制了40余万日军,在战略上彻底粉碎了日军速取中国,征服印度,呼应纳粹的企图,有力地支援了在西南太平洋的美军,并为东南亚战区和中国战区发动反攻创造了条件。在长达八年的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是规模较大、影响较深的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军队最早向日军发起的战略性反攻。中国远征军的缅战是悲壮的、英勇的,也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屈不挠精神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8.
王忍 《黄埔》2015,(2):57-58
在纪念戴安澜将军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会长罗文山将军动情地说:"戴安澜将军是我父亲的袍泽战友,也是我们远征军的骄傲,更是我们黄埔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其实,罗文山先生的父亲罗友伦将军也是一位抗日名将,曾参与了中国远征军两次赴缅作战,并先后担任第5军代理参谋长、第49师师长、第200师师长,经历了同古保卫战、腊戌保卫战、穿越野人山、光复腾冲等多场重大战役,为远征军最后成功解放滇西,完成战略大反攻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周强 《黄埔》2011,(2):23
贺明哲,男,生于1909年1月16日,云南省昭通地区水富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八期。抗日战争中曾参加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南昌外围战等战役,后参加国民党在桂林举办的第一期参谋训练班,毕业后被派到四川中央军校军官高等教育班任参谋教官兼队长。抗战胜利后,贺明哲同学担任四川宜宾团区(军分区)参谋长,1949年9月任新一军少将副军长兼前进指挥部指挥官,1950年8月投诚。  相似文献   

10.
湘埔 《黄埔》2014,(3):70-70
王光亚,1914年2月出生,今年100岁,黄埔军校第十四期工兵科毕业。参加过昆仑关会战,之后又参加远征军进入野人山入印缅作战。抗战胜利后,携家眷回乡经营小商店,公私合营后入长沙饮料厂直至退休。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为充实和积蓄力量,1942年8月,滇西干训团正式成立,地点在云南大理三塔寺。干训团的教育方针为"对滇西青年施以三民主义的政治教育和必要的军事训陈,培养他们成为保家卫国的干部",训练期为一年,训练课程为政治、军事并重。先后参加培训的2千余名学员为后来远征军反攻缅北做出了不少贡献,但却少有史实记载。  相似文献   

12.
1992年4月11日,美国洛杉矶《世界日报》登载了这样一条消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芝加哥的卡尔登酒店大厅里,会晤了一位93岁高龄的中国抗日老将军。撒切尔夫人紧紧握住老人的手,再三感谢他50年前在缅甸仁安羌解救英军的壮举。这位老人就是刘放吾。刘放吾将军,著名抗日将领。1908年4月17日出生于湖南桂阳县双岭村。1926年秋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1929年5月以优异成绩毕业。历任排长、连长、队长、营长、团长、副师长等职。抗战时期,参加了“一·二八”上海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和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等重大战役。曾先后记大功2次。1942…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的机械专家、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丁善懿教授,因病于1994年5月10日在北京溘然辞世,享年74岁。丁善懿教授安徽合肥人。生于1921年10月2日。194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西南联大清华航空工程系。青年时代的丁教授,目睹了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相交煎迫的民族灾难,大学毕业后愤然请缨报国参加抗日工作,在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任译员队队长。曾担任过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美国十四航空队司令长官陈纳德、中印缅战区  相似文献   

14.
戴安澜(1904-1942),抗日将领。黄埔三期毕业,早年参加北伐。先后参加过长城保卫战,台儿庄大战和武汉大会战等,屡有建树。1939年,升任陆军第二百师少将师长。1942年,戴安澜将军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以身殉国,堪称“域外死忠第一人”。在东瓜战役中,他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表示了决一死战的坚定信念:“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的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摘自《抗战将领民族英魂》“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相似文献   

15.
日前,昆明市五华区召开政府机构节能工作会议,驻区云南省、昆明市直管单位,区属各局办、各街道办事处、乡,各企业(公司)负责同志共6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印发了《关于成立昆明市五华区政府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昆明市五华区政府机构“十一五”后两年节能计划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惊蛰春分时节。万物萌动,江山秀丽。 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腾冲战役和史迪威公路的历史积淀,和顺古镇的山水人文,翡翠玉石的光彩夺目而闻名遐迩的云南腾冲,聚集了来自海峡两岸、港澳及海外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17.
<正>1918年,容州出生在广东台山县一个贫穷的家庭。1941年,入侵台山的日本兵烧伤掳掠的罪恶行径,在23岁的容州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血气方刚的他毅然入伍,加入了抗击日军、保家卫国的队伍中。从台山到贵州、云南,经过步行、汽车、火车、飞机,容州跟随部队来到印度,经过集训后,被编入了远征军新一军三十八师,成为一一二团二营六连二排中士班长,开赴缅甸战场。"缅甸八莫战役是我记忆最深的一场战役",容老说。1944年10月,日军从南坎抽调第二师团一部和由孟拱、密支那溃  相似文献   

18.
李家荣     
《黄埔》2012,(5):19
李家荣,男,1921年1月出生,91岁,安徽肥西县人,中共党员1941年5月考入中央陆军官校第十八期学员班二总队炮兵一队。毕业后参加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在新一军直属团战车四营、五营、六营均服过役,1945年5月打通密支那后经滇缅公路回国。后在西南昆明至成都、重庆、贵阳一线为抗战  相似文献   

19.
曹普南,山东省潍县(今潍坊市)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他曾指挥部队在墩台战斗中全歼日寇一个中队。在大柏山战斗中,被鲁中军区火线提升为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曹普南率部参加莱芜、孟良崮等战役。1948年任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二师政治委员、第二十六军七十六师政治委员,组织指挥部队参加了淮海、渡江和解放上海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曹普南任志愿军第二十六军政治部副主任。1950年11月赴朝作战。后历任内长山要塞区政治委员、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1993年6月8日在福州逝世,享年74岁。本文为曹普南同志的遗文。  相似文献   

20.
松山攻坚战     
1943年10月,我从黄埔军校第十八期第七总队步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远征军第八军荣誉一师二团三营重机枪连任少尉排长。当时该军驻云南文山,防守滇南中越边境。1944年春,远征军总部展开了滇西大反攻,声援配合我驻印度和缅甸远征军的作战,坚决打通中印、中缅交通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