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Situation:AnnaandherfriendarevisitingapaintingexhibitionattheChinaNationalGallery.Theychatwhileviewingthepaintings.)王兰:安娜,你以前在美国看过中国画儿吗?安娜:看是看过,不过像今天这种规模的画展我是第一次欣赏。王兰:我也很少看到这么好的画展。安娜:在美国一般更是看不到了。中国画儿真是太奇妙了,特别是水墨画儿,简单的几种颜色就可以把奇妙的意境画出来。王兰:我听说你正在练习书法。安娜:没错,已经练习了一年多了。王兰:书法跟中国画儿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今天看画展,你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了吗?安娜:好…  相似文献   

2.
丁晓昌 《中国发展》2012,12(2):85-89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官员的书法素养,在官员的选拔、考核方面对书法有很多规定,古代官员也为汉字的演进、书法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当今社会中的公务员,书写仍然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夫,练习书法可以端正公务员的品格,树立社会公德楷模,提高办事能力.该文提出,积极地开掘、辩证地吸纳书法文化传统,不仅对当前公务员队伍文化素养和理事能力具有直接的借鉴作用,也为书法艺术走出书斋、更多地参与和干预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延绵至今依然生机勃勃活力四射。中国书法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含着自然的灵性、凝聚着智慧的妙趣,人们在欣赏中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心灵的净化。练习书法能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整体修养。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7,(8)
正刘艺生长在一个有浓厚艺术气氛的家庭,其父刘锦堂(又名王悦之)为著名的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是与徐悲鸿、林风眠同时期的中国新美术运动先驱之一。刘艺自幼受家庭熏陶,7岁起开始练习书法,70余年笔耕不辍。秋水为神雪泥鸿爪——追求独特艺术风格刘艺书法五体兼擅,尤以章草最负盛名,书风古朴庄穆,洒脱飘逸,别具风采,影响深远。作品先后参加过历届全国书法展、中日代表书法家作品展、旧金山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展等重大展览。  相似文献   

5.
正九州出版社出版定价:68.00元这是一部通过"手帖"讲述美丽南朝故事的书法美学作品。魏晋时期,"手帖"是文人之间往来的书信,最初并没有一定具备作为书法模板的功能。由于字体的漂亮,后来逐渐被保存珍藏,装裱成册页卷轴,转变成练习书写、欣赏书法的模板,"帖"的内涵才从"书信"扩大为习字的书法模板。特别是到了唐太宗时代,因为对王羲之书帖的爱好收藏,以  相似文献   

6.
我们所认为的草稿,其实就是人生的答卷———无法更改。小时候,父亲让我同一位老先生学书法,用废旧报纸练字多年,可自己一直没有大的进步。老先生对父亲说:“如果你让娃儿用最好的纸来写,可能会写得更好。”从此以后,父亲就按照他说的去做了。果然,我的字大有长进。问其原因,老先生说,因为你用旧报纸写字的时候,总感觉是在打草稿,即使写得不好也无所谓,以后还有机会,所以就不能完全专心;而用最好的纸,你就会感觉机会的珍贵,有一种很正式的心态,也就比平常练习时更加专心致志,用心去写,所以字也就能够写好。多年以后蓦然回首自己走过的人生路…  相似文献   

7.
“保安书法家黄华明”一文刊出后,许多保安朋友纷纷来信说,看了文章后对自学成才的黄华明敬佩不已,同时也坚定了自己学习书法的信心。还有许多保安书法爱好者来信,要求杂志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为满足保安员朋友的要求,本栏目开设了“保安书法作品展”,推荐五位保安员的书法作品,请读者朋友鉴赏。  相似文献   

8.
书法家甘霖自幼习书,五十多年潜行民间,博览众家之长,走的正是不断探索中国传统书法与时代命脉相通的一种现代书径:既有传统又有创新,既有规矩又有突破,既有功底又有外延,既有内涵又有激情的现代书艺。他的书法艺术一出社会便成为当今书坛亮点,溶入了近现代书法历史长河,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位有艺术张力和人格特性的当代书法名家之一。  相似文献   

9.
秦首先 《黄埔》2012,(2):76-77
“情由心发,境由心造。我的书法创作既重书法技巧,更重书写内容,每一幅作品怎么用笔、如何用墨、采用何种布局不是自己随意决定的,而是根据书写内容去安排。一个合格的书法家创作一千幅作品,应该有一千个面孔,一千个意境。”一见面,高亚仑先生对自己的书法创作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10.
书法教师马明钧印象崔建军,时冰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海淀九人书法展”中,有位写“米”字的叫马明钧,字写得很清爽,可惜当时没有见到作者。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他。一个很典型的回族人,身材魁梧眉毛浓黑、平静温和的双眼隐含睿智,举止言谈都很得体。...  相似文献   

11.
徐北文先生,首先是位学者、诗人,书法是他的爱好,虽也受名师指点,自幼受过基本训练,并有自己的风格,但是他从未以书法家自居。因此,他既未举办过个人展览会,也不参与书法界的评比,更未出版过书法专集。他的墨宝,我们只能从一些报刊书籍的插页和图版中见到,若不,就只能凭偶然的机会遇见其真迹了。  相似文献   

12.
我与经典     
书法经典是当代书法创作的主要参照。如何理解经典、承续经典、发展经典、超越经典是书法家们不可回避的不二之途。经典有其时代性,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当然是经典,但它在魏晋时代就不是经典,甚至连“正统”都不是。“王字”之所以成为书法的“经典”,是因为它为魏晋以降的行草书发展(从技巧到风格)提供了“范式”。徐渭书法,是对明以前书风的反叛,作为“风格”的一种典型代表,它同样成为明以后的书法经典。  相似文献   

13.
书法人生     
韦克义 《当代广西》2012,(19):54-55
也许是缘分或天赋吧,我从小就对写毛笔字特别感兴趣,除了学校每周一节的习字课外,我每天晚上都很自觉地描红、临帖。在我的习字作业本上,老师画了很多的红圈,常常让同学们观摩。从小学到大学,从农村到工作岗位,学校、单位的墙报、黑板报、学习园地都是我主笔。同学、同事都夸我书法写得好,我很高兴,也更加努力、刻苦地练习书法。  相似文献   

14.
餐饮服务岗位看起来很普通、很不起眼,实际上需要勤学苦练,掌握过硬的技术。我1996年参加工作,至今已在友谊宾馆工作了11个年头。初入酒店,我从一名普通的宴会服务员做起,虚心向师傅学习,做到眼勤、耳勤、嘴勤、手勤、脑勤。从摆台、台面设计、插花到折叠口布花,我一项一项地学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错过任何一次练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贺齐颖 《黄埔》2009,(1):61-61
被世人誉为传奇书法家的贺惠邦先生,有八件大事被载入奥运史册。 一、2008奥运书法长卷。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中国书法把奥运会历史写成书法长卷,得到北京奥组委的充分肯定。许海峰、邓亚萍等近百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和体坛名人及国内外名人名家在上面题词或签名。  相似文献   

16.
贺惠邦先生是我久已敬慕的著名书法大家。他总结自己多年的经验认为,书法是“法”,又是“道”,既要有高超的技艺,又要有正确的理念。多年来,他在毛体书法研究和创作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所倡立的毛体书法新流派,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书法界最有影响的大事;  相似文献   

17.
吴良安从一名来沪创业者,到成为一名书法教育工作者,直至如今成长为书法专业人士,快意驰骋于申城书法天地。这其中既有其天资所助,更得益于他对书法事业的孜孜耕耘,对书法韵致之美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8.
潘绍学 《创造》2014,(6):82-83
正长期以来,书界有一观点认为,毛笔书法是书法,硬笔书法不是书法。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使整个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技法研究、书法教学活动都呈现出下述几种情形:——在书法理论研究方面,表现为研究毛笔书法的理论多,研究硬笔书法的理论少。——在书法研写方面,表现为研写毛笔书法的书家多,研写硬笔书法的书家少。  相似文献   

19.
<正>家父曾是一间工厂的图纸设计员,写得一手好字,年少时受其熏陶爱好书法并刻苦练习打下基础。1984年在广西师范大学就读期间,师从著名书法家伍纯道先生,开始系统学习书法。以颜体楷书、行书为中心,遍临二王、米芾等名家法帖,书法技巧得以较快提高。在三十多年的学书过程中,既注重传统的学习,又善于从不同时代书家中汲取鲜活养分,逐渐形成了率真、活泼、富有情趣、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尤以行楷见长;兼攻花鸟,擅长画竹、画虾。学好  相似文献   

20.
唐果,字田木,号钓鱼山人,中文高级讲师。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广西书协会员、北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海门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自幼随父学习书法,师从巴蜀名家毛峰先生。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书法展览,入编《当代篆刻家大辞典》,曾获“广西八桂群星奖”书法铜奖;编著有《中国经典书法章法解读·隶书卷》;2011年刻字作品《身在天水之间》入选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国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