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朝阳 《传承》2012,(10):8-9
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军队所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体现在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通过建立政治部、设立党代表制度以及建立学生社团和开展军政训练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法,把黄埔军校办成革命者和军事人才的摇篮,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在黄埔军校任职期间,开展了极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许多宝贵的理论成果,成为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于今天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仍然具有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予欢 《黄埔》2013,(4):52-55
邵元冲是黄埔军校初创时期有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虽然海内外对其史载资料并不多,但对于他参与筹备黄埔军校,两度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宣传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组建黄埔军校特别区党部,以及在党务、党史、军事、政治教育与训练诸事,事必躬亲未尝怠懈、诸多筹划实施,见诸史料记载。然坊间过往传闻记载,皆有不小疏漏与误读。  相似文献   

4.
正陈济棠将军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雄据华南叱咤风云的广东军政人物,借着其在广东早期军队中的影响力,对黄埔军校的创立颇有支持。他创办的广东第八路军军官教导队,在黄埔军校广州本校结束后,续办广东军事政治学校两期,为黄埔军校在南京以外之地方延续,及对于现代军事(军校)教育多有策划和奉献。追随孙中山革命,在粤军中崛起陈济棠(1890—1954),字  相似文献   

5.
正何遂将军是广州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最后一任负责人,是辛亥革命元老、国民军知名将领,民国早期知名军事教育家和理论家。对于黄埔军校1927年至1929年之军事教育与训练有过重要贡献。时值黄埔军校成立九十周年之际,特撰文予以纪念。一、参加辛亥革命致力军事教育何遂(1888—1968)别字叙甫,别号溆溥,笔名贱夫。籍贯福建侯官(也有说福建闽侯)。1888年农历三月十日生于闽侯县城灵响路祖宅。祖父念慈早年中进士,曾在四川泸州做县官,父濬先早年中举人,曾在南昌做试用知县。何遂6岁入当地私塾启  相似文献   

6.
《黄埔》2017,(1)
正廖士翘是黄埔军校创建初期著名教官,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专攻工兵地形筑城战术,曾任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工兵科主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附设军官团高级教官,后参与步兵学校筹备建校,曾任中央陆军步兵学校教育长。是国民革命军早期工兵、步兵兵种教育先驱者与军事教育理论家。无论是史载资料,还是民间流传,对于廖士翘在黄埔军校以及民国时期军事教育领域之贡献,都少有报道传闻。  相似文献   

7.
罗春秋 《求索》2013,(1):225-227
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以其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其在革命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就闻名于世。尤其是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主开展的黄埔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用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取得了巨大成果,为我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埔》2007,(3):62-62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后,为迎接革命发展,满足政治、军事人才需要,国民党中央决定设政治训练班,后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政治科。建校时全名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0月2了日宣布成立,将黄埔第五期政治科学生移往武昌就读,同时向全国招收新生。1927年1月,黄埔本校第五期炮兵、工兵科学生陆续到武昌学习。1月19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该分校在所有分校中规模和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正>八、中山舰事件1926年1月8日,蒋介石根据国民党"二大"的决定,呈请任命邓演达为黄埔军校教育长,原教育长王柏龄被调任教导师师长。l月12日,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统一军事政治教育体系,将黄埔军校和各军所办学校合并,组成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归军事委员会领导。下设军官班、军官预备班和入伍生班,校址仍在原来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18,(5)
正张申府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他1920年夏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建党初期党员之一。他曾参与黄埔军校筹备工作,是最早进入黄埔军校工作的共产党人,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更为重要的是,他是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和进入黄埔军校工作的推荐人。因此,他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重要人物,是黄埔军校政治工作较早的参与者与开拓人。  相似文献   

11.
《黄埔》2017,(3)
正戴季陶是中国国民党首席理论家,黄埔军校首任政治部主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复校南京时再任校本部政治训练处主任,广州黄埔本校改称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时仍发表他为政治训练处主任,他还曾任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主任,20世纪30年代有关党国、军校政治教育训练决策导向皆集其身。嗣后连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7至第22期校务委员会委员,是文官续任黄埔军校校务委员最长者。长期以来缘于朝野党派歧见,对其在黄埔军校政治教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黄埔军校,是在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条件下,孙中山在苏联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创办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陆军军官学校。它为国共两党培养造就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和高级将领。  相似文献   

13.
陈予欢 《黄埔》2014,(2):74-77
正1927年7月8月,国民政府在南京筹备复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并下令在广州黄埔军校的第五期学员赴南京举行毕业典礼。同年8月15日,黄埔军校第五期第一、二、六大队学员共1480人在南京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大操场举行毕业典礼。11月5日,军事委员会颁令将军校改名称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方认为教育是国家之百年大计,而军事教育又更有胜于此,为适应未来国际间紧急局势之演变,故对军  相似文献   

14.
正黄埔军校政治工作的开创者张申府、周恩来、熊雄、聂荣臻回国后都曾在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他们是军队政治工作的开创者。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苏联的帮助下筹办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军事教育和招生、组织学生等方面给予了积极协助,特别是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熊雄任政治部副主任及主任期间的出色工作使该校政治气象焕然一  相似文献   

15.
周千利 《传承》2012,(2):10-11
黄埔军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的,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促进了当时黄埔军校的发展,而且对现代军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军事斗争准备政治工作的规范化,事关军事斗争准备政治工作质量效益.也影响军事斗争准备成效。因此,必须注重加强军事斗争准备政治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推动军事斗争准备政治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单补生 《黄埔》2010,(6):42-43
自从我收藏到黄埔四期同学录之后,心中产生一个似乎不切实际的想法,那就是何时能收藏到黄埔五期同学录呢?黄埔军校史稿记载,黄埔军校在大陆分为:一、黄埔时期;二、南京时期;三、成都时期三个阶段。黄埔时期称之黄埔军校早期阶段,是指在黄埔长洲岛上的第一至五期。第一至三期校名是“陆军军官学校”,第四至五期则易名“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收藏讲究专题系列,  相似文献   

18.
《黄埔》2014,(2)
正2014年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支持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建立后,培养了一批批军事与政治人才,为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如今,黄埔军校已成为海内外黄埔同学和亲友共同的历史记忆,黄埔精神已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认知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9.
回首征程谁与共──忆邓演达先生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杨立杰出的民主革命战士邓演达先生是我们农工党的创始人,也是早期黄埔军校的老师。他的一生是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军阀和独裁者顽强斗争的一生。我是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亲自受过邓老师的教育,他的革命...  相似文献   

20.
陈予欢 《黄埔》2013,(6):56-59
方鼎英是黄埔军校初建时期有过重要影响与作用的著名军校人物,曾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部中将部长、教育长、代行校长等职,主管黄埔军校入伍生教育与训练,其在军事与军校教育方面造诣颇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