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6月1日,《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在分隔360多年后首次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这一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作,见证了两岸同根同源,折射了同胞悲欢离合,“山水合璧”激荡起两岸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怀。而山西朔州马邑博物馆内,北魏千佛石塔只有孤零零的塔刹,  相似文献   

2.
6月一、《富春山居图》在台北合璧展出6月1日上午,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开幕,分隔360多年之后,浙江省博物馆馆藏《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终于合璧展出。《富春山居图》见证了两岸同根同源,折射了同胞悲欢离合,如今又再次写下两岸文化交流的传奇。  相似文献   

3.
2011年6月一、6月1日,《富春山居图》在台北合璧展出"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开幕,分隔360多年之后,浙江省博物馆馆藏《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终于合璧展出。《富春山居图》见证了两岸同根同源,折射了同胞悲欢离合,如今又再次写下两岸文化交流的传奇。  相似文献   

4.
媒体摘论     
《台声》2016,(10)
正摘编自4月27日香港《大公报》佛像合璧彰显两岸文化情缘金身合璧两岸情,佛光普照一家亲。在台湾星云大师的促成下,暌违20年的河北幽居寺释迦牟尼佛像金身与佛首近日终于在家乡实现金身合璧,为两岸携手维护中华文化遗产写下新的一页。这是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的大事和喜事,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影响和很好的示范效应。星云大师曾透露,自这次被盗佛首造像回归大陆后,已有收藏家主动向他表达,让手中文物回归大陆的意愿。可见,"金身合璧"已引发抛砖引玉的积极效应,将成为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举世瞩目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开幕,分隔360多年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终于重逢。名画的传奇身世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精心合璧的展出则饱含两岸民众的民族情怀。《富春山居图》的合璧,不但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6.
丁宇 《两岸关系》2011,(10):19-21
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两岸文化交流从层次到规模均不断提升。从富春山居图两岸合璧到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从《精诚笃爱——孙中山与宋庆龄文物特展》到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从两岸汉字艺术节到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这些今年引起两岸广泛关注的文化交流活动均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主办。本期,我们采访到中华文化联谊会会长赵少华女士,为我们讲述中华文化联谊会在推动两岸交流之中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11)
<正>5月23日上午10时,在数干人的见证下,身首分离了近20年的河北幽居寺北齐释迦牟尼佛像,在台湾高雄佛光山金身合璧。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和佛光山星云大师为其揭幕,释迦牟尼像身、首在两岸共同努力下,终于实现金身合璧。随后,星云大师向励小捷递交了捐赠证书,正式完成文物捐赠程序。星云大师为此亲书对联"金身合璧两岸情,佛光普照一家亲"。2014年初,有佛教信徒将一尊释迦牟尼佛佛首捐献到佛光山。佛光山  相似文献   

8.
李立 《黄埔》2011,(5):18-23
台湾塑化剂风暴飙烈,重创了岛内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影响了"台湾制造"的海外市场。最近,两岸交流蓬勃发展,先是《富春山居图》两岸合璧;继之第三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举行;最近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更是拉近了两岸民众生活文化距离。  相似文献   

9.
丁宇 《两岸关系》2011,(6):26-28
今年的六月,海峡两岸美术交流涌现出新的成果,6月1日,带着两岸文化艺术界和广大公众企盼的"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合璧展出,成为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10.
2011年9月5日,海内外华人为之瞩目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圆满落下帷幕。在3个多月的展览期间,这幅分身360多年,分藏于海峡两岸60多年的传世名画,终于完成历史性合璧,缔造了又一段两岸文化交流的佳话。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动情地谈到了黄公望的名作《富春山居图》分隔两岸不能相聚,"画是如此,人何以堪。"经过两岸业界的共同努力,今年6月《富春山居图》将在台北合璧展出,真正实现了"精诚所至,  相似文献   

12.
赖锦宏 《台声》2011,(6):40-40
两岸携手促成的“山水合璧一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终于在6月2日登场,展期长达4个月,台北故宫珍藏的国宝级画作《富春山居图》与浙江博物馆的馆藏《剩山图》,两件瑰宝分离360年后将合璧展出,重现元代黄公望旷世杰作的原貌,此展也被视为两岸文化交流一大盛事。台北故宫强调,想要了解黄公望习画的渊源与对后世的影响,一定要参观这个展览。  相似文献   

13.
正十年,于富春江,是无数潮起潮涌中的一朵浪花。十年,于《富春山居图》,是皇皇长卷中的一笔山水。十年,于"山水合璧",是跨越海峡共谋福祉的一份心愿。2011年6月1日,在两岸有识之士的共同推动下,分离数百年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在台北实现合璧展出,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一段佳话,也为两岸文化交流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昔日子久凝神处,江岸处处换新装。"如今富春山水灵动秀美、风采依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残疾人》2011,(11):10-10
10月13日,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杭州接见了10位“台湾爱心妈妈”。 5月28日,赴台开展“富春合璧两岸同缘”浙江文化宝岛行活动的赵洪祝,率团走进高雄“无障碍之家”参加两地残障人士交流活动。他对无障碍通道遍及每一楼层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5.
《公民导刊》2011,(1):258-259
她是一颗璀璨光芒的三峡明珠,她是人文奇观与自然奇观的完美合璧,她将地球的进化史与人类的进化史集于一身,是三峡的灵魂所在。她就是奉节。作为长江沿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县,早在清代,诗人张问陶就有:"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的名句,当代文豪郭沫若更是给出了"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的赞美。  相似文献   

16.
吴函陵 《台声》2014,(7):40-41
<正>6月20日至26日,第6届海峡百姓论坛在台湾高雄隆重举行。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与宗亲代表1500余人参加论坛,与会的两岸基层宗亲代表涉及60多个姓氏。本届论坛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为主题,溯姓氏之源流,传华夏之文明,架宗亲交流之桥梁,谋两岸百姓之福祉,通过"姓氏与中华传统文化专题讲座"、海峡百姓"百幅"书画展、两岸各同姓氏宗亲对接等活动,增进两岸同胞的血  相似文献   

17.
两岸协议行为是国家统一前,两岸特定民间团体接受官方授权或者委托,就解决两岸交往中衍生的具体问题进行商谈,达成相关协议的法律行为。两岸协议行为的产生有其内在逻辑——它源于秩序建构之需要,基于一中原则之确立,成于双向需求之均衡,在形式上具有民间性、事务性、功能性的特点。两岸法制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岸对协议行为的主体、授权及效力等的不同定位。现阶段,在祖国大陆,两岸协议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加以实施,都只具有相当于部委规章或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效力。台湾当局将两岸协议定位为“准国际条约”、“准行政协定”,是其将两岸关系等同于“准国际关系”的必然结果,这种有悖一个中国原则的政策立场是台湾当局迄今拒绝回归“九二共识”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之所在。二十多年来,在市场力量推动下,经过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已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两岸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不仅促进了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成为联结两岸民众新的重要纽带与载体,而且增进了两岸民众的共同利益,成为两岸关系中最积极和最活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辛旗 《统一论坛》2003,(6):9-10
随着2004年3月岛内“大选”的日益临近,台湾当局在两岸“三通”议题上,接连抛出了所谓“两岸直航三阶段”、“两岸直航之影响评估”、“货运便捷化”方案,刻意摆出对两岸“三通”的积极姿态,并大肆炒作。  相似文献   

20.
正推进协商谈判与深化交流合作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两岸打破隔绝状态30年来,两岸交流合作蓬勃兴起,两岸协商谈判应运而生。一方面,两岸交流合作衍生的各类问题为两岸协商谈判不断提出新要求新挑战;另一方面,两岸协商谈判取得的各项成果又为两岸交流合作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