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水运会志愿者工作实际出发,探讨对大型赛会志愿者的组织和管理,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工作的研究,对举办各种大型经济、文化、体育活动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三大国际赛会的志愿服务,是中国志愿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成为推动志愿事业繁荣兴旺并促进志愿服务国际接轨的重要契机.志愿事业的发展需要倡导文明友爱的志愿风尚,培育自主发展的志愿组织,开发丰富多样的志愿项目,提供广泛充裕的志愿资源,构建全民参与的志愿体系.  相似文献   

3.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志愿服务立法的核心内容与法律规范设计的基础。志愿服务主体制度包含志愿服务组织认可制度、志愿者认可制度和志愿服务对象认可制度;志愿服务运作制度包含志愿服务中请与审核制度、志愿服务协议制度,志愿者招募制度、培训与派遣制度、志愿服务信息记录与质量评估制度;志愿服务信息制度包含志愿服务信息公开与共享制度、志愿服务主体信息保护制度:志愿服务保障制度包含志愿服务风险告知与保险制度、志愿服务政策保障与经费保障制度;志愿服务激励制度包含志愿服务表彰制度、志愿者公共设施优惠制度、志愿者优先招生招录制度;志愿服务责任制度包含志愿服务私法责任制度、志愿服务公法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4.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深化发展的重大契机,奥运之后,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了工作性质、志愿者角色、招募形式、工作制度、服务成果等一系列的转化。经过调研,医学专业学生在志愿服务参与情况、服务愿望、服务动机、服务展望等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状况,为依托专业建立医学生志愿服务队,通过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实现长效发展提供了有效抓手。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的法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有效回收的1753名北京市志愿者的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志愿服务保障方面立法的缺失是阻碍志愿服务行动进一步提升和加强的重要因素。对不同志愿者群体进行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不同志愿群体的志愿保障需求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城市青年志愿者相对其他志愿群体的志愿服务保障的需求更高。因此,为推动我国志愿服务行动,一方面是要加强立法工作,保障志愿服务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志愿服务保障主体的不同需求,从而制订有针对性、有特色的志愿服务保障法规。  相似文献   

6.
如何理解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志愿服务是行为,志愿者是主体,志愿精神是内涵,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志愿服务的特点在于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和组织性,并体现出专业化、全民化的发展趋势,凸显出促进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精神展现的价值.志愿精神则在志愿者、接受志愿服务对象、社会整体和人文精神几个层面上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7.
志愿服务制度化是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课题组以襄阳市为研究对象,就志愿服务注册、招募、培训、保障、管理、激励、联动、监督等制度进行详细调查,发现襄阳市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存在法律法规滞后、统筹协调乏力、激励保障不足、内部管理粗放以及注册登记不规范、教育培训跟不上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治理的视角出发,探讨规章制度法制化、组织架构专门化、招募形式多样化、注册登记网络化、教育培训常态化、档案记录标准化、内部管理精细化、监督评估公开化、经费保障多元化、激励动员人性化、联动交流机制化的对策路径。  相似文献   

8.
厦门作为一个旅游宜居的休闲城市,其志愿服务体系已经相当完善。本文从城市休闲文化视角出发,探讨了当前厦门青年志愿服务对休闲文化影响的现状及尚存问题。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厦门的志愿服务已深入人心、初具规模、日趋规范,市民对青年志愿服务持基本满意态度。另一方面,厦门市的青年志愿服务在推动城市休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的问题:主体单一,集中于在校学生;针对性差,缺乏品牌项目;服务方式单一,创新动力不足;宣传力度不足,影响范围有限。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分六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推动厦门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志愿服务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志愿服务的管理体制尚不明晰;长效性、品牌化的志愿服务活动远未满足社会需求;志愿者的权益保障和激励机制不成熟;群众志愿服务的参与率低.在现阶段,志愿服务事业需要政府以新的思路进一步推动.政府要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在志愿服务领域应该重点实施“五个一”政策:扶持一批志愿组织、推出一批专项计划、建立一批志愿服务中心,成立一批研究机构,制定一部法律.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大学生已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他们缘于提升自我能力、奉献社会等动机参与志愿服务,理应得到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鼓励。通过调研沈阳医学院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实际情况,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志愿组织专业化程度无法满足需求、志愿服务形式单一、志愿服务信息来源渠道不畅、志愿者的积极性偏低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观照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提出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路径,即志愿服务制度化、志愿服务常态化、志愿服务专业化、志愿服务法治化和志愿服务网络化。  相似文献   

11.
关于志愿服务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 ,所以在此领域存在一些有待大家形成共识的问题 ,包括有关志愿服务的内涵界定、志愿者的报酬、志愿活动的自愿问题、志愿服务的受益对象、志愿服务的组织定位、志愿服务的承诺、志愿服务的计量等问题 ,都需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志愿服务的概念界定、志愿服务与精神文明建设、志愿服务与民主治理、志愿服务与服务学习、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志愿精神的培育、志愿服务教育功能的发挥、志愿者个体发展三个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笔者认为今后志愿服务研究将更多地趋向于实证或实际的研究,或者说更多的研究将涉及志愿服务的功能及如何发挥上来。此外,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将增多,其中志愿服务的立法保障、志愿服务的教育保障、志愿服务与社会保障等问题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志愿服务越来越需要有文化素养、有技术专长的志愿者参加进来,研究生的科技志愿服务正满足这一需求。专业性和高科技含量是将研究生志愿服务与一般志愿服务区别开来的一个标志。新时期的研究生志愿服务应树立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企业的思想,通过研究生科技帮扶和项目开发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利用有偿志愿服务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为研究生就业提供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志愿服务的概念界定、志愿服务与精神文明建设、志愿服务与民主治理、志愿服务与服务学习、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志愿精神的培育、志愿服务教育功能的发挥、志愿者个体发展三个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笔者认为今后志愿服务研究将更多地趋向于实证或实际的研究,或者说更多的研究将涉及志愿服务的功能及如何发挥上来。此外,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将增多,其中志愿服务的立法保障、志愿服务的教育保障、志愿服务与社会保障等问题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作为我国青年志愿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已经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以及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渠道和途径。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在适应全球化趋势的过程中做出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调整,服务领域不断拓宽,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的机制逐步完善,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高校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引起重视并寻找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6.
四川灾后重建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纯依靠政府组织灾后重建不是明智之举,采取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模式是现实的必然。吸收志愿者参与社区重建提供专业性的志愿服务为灾后社区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实中灾区各社区已安排的志愿服务在招募、管理、资助、考评、追责等方面存有一些问题。通过借鉴其他灾害多发国家和地区的灾后社区志愿服务经验,结合灾区社区志愿服务已存在的主要问题、灾区志愿服务法律现实及我国推进服务型法治政府建设的政治语境,本文提出了一些促进灾后社区志愿服务走向法治化的具体举措,以期实现灾后社区志愿服务法治化与灾区服务型法治政府建设的双向互补。  相似文献   

17.
国内志愿服务一般不涉及税收问题。而在有些国家,志愿服务活动可参照慈善捐赠活动减税政策获得税收减免。国外研究表明,减税政策对慈善捐赠、志愿服务等具有显著积极影响,是促进慈善事业、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手段。英国“C志愿计划”是国外较好案例,它在实践层面证明,税收政策与志愿服务密切相关,志愿服务税收减免政策可铸就多赢局面。国外研究和实践对我国发展志愿服务等公益事业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志愿服务作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履行社会责任、提高公共事务效能、增进社会公益的重要方式,被视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志愿服务法的调整范围、志愿服务管理体制问题是志愿服务立法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应当充分总结地方立法的实践经验和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独特规律,本着有利于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立场寻求妥善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倡行和发展慈善事业的国家,有着悠久的慈善文化传统.中华慈善文化传统的主要特征是以人为本,爱人关心人;崇德向善,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救助弱者;积善余庆,积恶余殃.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青年中兴起旳志愿服务活动,其精神内核和行动口号,同中华慈善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华慈善文化在当代青年中的传承与践行.2016年3月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将青年志愿服务纳入慈善服务的法规,确立了青年志愿服务的地位和权威,规范了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发展方向,为完善志愿者及其服务活动的原则、招募、培训、权益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发展迅速,在很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志愿服务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未来我国志愿服务有几大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志愿服务发展社会化程度加深;志愿团体、民间公益组织独立性增强;志愿服务的资金来源多元化;志愿服务人员职业化;志愿服务活动法制形成体系;志愿服务向联合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