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造化竹艺工     
四川盆地盛产竹子同有珍稀动物大熊猫一样名声在外。大熊猫以竹为食。在成都平原穿行.能看到一丛丛竹林盘(农舍)点缀于田间,幽碧而风雅。若走进环绕的竹林,光顾农舍,又看到不少农家生活用的竹器什物,本色而朴拙。作为自然所赐之物,竹子大面积高产量的生年为人类的生活生产提供了长期便利实用的材料。随着原始人类对最初工具如石刮削器石刀石斧等的使用.畜牧及农耕时代的到来,食物用品有了剩余需要储存之时,盛装物品的器具即应运而生。其最初所用材质既是自然生成又是最直加工的材料。如泥土石头的烧凿、竹藤的编织等。今仍能从西…  相似文献   

2.
在白沙县七坊镇保优村,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村里那片青翠竹林。“别小看这些竹子,这可是村里的‘绿色小金库’啊!”村长陈亚左高兴地说。进入村里,适逢客商前来村里收购竹子,村民们正忙着砍伐竹子往车里装。村民陈新华说他种了7亩多的竹子,平均每月卖竹子就能赚上近千元。保优村有35户,山多地少,村民一直有种植竹子的传统。近年来,七坊镇政府因地制宜,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积极鼓励保优村的村民种植竹子。目前,保优村平均每户有竹林8亩,全村平均每月都能卖出2万多株竹子,户均月收入近千元。2005年,竹子收入占该村人均总收入的40%以上。保优村的…  相似文献   

3.
《广东民政》2009,(8):46-48
近年来,信宜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精心培育和发展具有信宜特色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大力推动特色农业发展,使山地鸡、三华李、南药、凼仔鱼、玉器加工、竹器编织等领域的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该市农业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共24个,其中县(市)级14个、镇级10个,会员总数达10多万人,辐射了全市绝大部分农村,业务涉及到种植、养殖、加工、流通、销售等领域。2008年,专业经济协会的会员人均纯收入为6416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397元高出约20%。  相似文献   

4.
群众呼声     
大悟县四姑镇羊角村农民金守书来信反映: 2000年大悟县旱灾严重,四姑镇羊角村贫困户金守书家里更是雪上加霜,几个孩子因无钱交学费都面临辍学。为了让孩子们能继续上学,金守书鼓足勇气,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给县委书记李海华写了一封求助信。没想到李海华书记看过此信后,立即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300元给他家寄去,并嘱咐驻该村小康工作队对他家给予帮扶。驻该村小康工作队的县外贸局  相似文献   

5.
卢鹏 《今日民族》2013,(2):14-16
竹子在哈尼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竹笋被用来制作成各种菜肴,竹虫是招待贵客的美味;各种竹器是哈尼人生产生活及祭祀活动中重要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黄忠群 《当代广西》2011,(16):40-40
沿着一条崎岖的山村公路,穿过一座座大石山,就来到田阳县那坡镇义安村龙云屯。村头村尾,漫山遍野的是大片大片竹林,山脚下是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楼房。村口的大梨树下,几个老人一边乘凉一边忙着编竹筐。“到月底,我得要编够200对箩筐,不然没法交货!”“我编的竹丝是老竹子,好材料哦!”“老板说了,大筐每对30元。”他们满怀喜悦,谈笑风生。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呢。  相似文献   

7.
粗壮结买的廖楷说他真想长长地喘口粗气。是的,他太累了!打从1989年,绵竹县金属制品股份总公司创业伊始,廖楷就未睡过安稳觉。当初的情形是什么样?廖楷回忆说,他同大伙一道以手工编织竹器起家,没日没夜地干。后来根据市场需求,他又搞起了铝制品  相似文献   

8.
北部湾畔,合浦县东南部,一个渔业小村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这就是小有名气的蛋家纯渔业村——合浦县沙田镇海战村。2007年该村经济总收入81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46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谈起海战村的发展变化,人们就不约而同地说到带领海战人走上小康之路的自治区“三八红旗手”、该村党支部书记杨兴凤。  相似文献   

9.
曾经,政和是“竹子之乡”。 如今,政和已是“竹业之乡”。 仅2009上半年,全县竹业总产值就达2.64亿元,占全县GDP的三分之一强。笋竹加工企业也从当初的38家发展到现在142家,其中年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的就有6家。  相似文献   

10.
农民负担问题一直是农村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最近,笔者到某县法院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农民负担行政案件中,有些并非真正因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引起的。——农民谭某之所以到法院打官司,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为大家讨个公道"。去年,他家承担村提留和乡统筹费计110元。按照规定,这并未突破上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的标准。谭某之所以拒交,是他听人说几个村干部近几年来一直不缴乡统筹和村提留,把他们应负担的各项费用平摊给了全村人。当村里声称不缴就  相似文献   

11.
西盟怄族自治县中课乡班岩村四社,是个侃族聚居的寨子,有69户、这里的怄族妇女历史上有编织民族挎包的传统。这些妇女做梦也没想到,这些平时不起眼的小挎包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竟会成为财源之一。据对该社编织较多的6户人家统计,从1991年到1995年,共编织出售挎包1万多个,总收入123万元,纯收入9万元,户均总收入2.05万元,纯收入1.5万元。过去,侗族妇女整天忙于耕作,无力从事更多的手工编织。编织挎包多是为了家用,家有几个人就编织几个挎包。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了侃察长期关闭的山门,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运》2012,(8):18-19
近年来,天津市妇联把发展手工编织业带动妇女创业就业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重要载体抓紧抓实,抓出了成效。目前,全市手工编织业协会已拥有会员单位360个、站点1200多个,吸纳18万人就业,年加工及销售收入突破12亿元,产品远销美国、意大利、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3.
上海有个戴家村,那是全国有名的富村。早在1989年,该村就以发达的村办企业而著称,全村税后利润达181万元,是上海出名的“百万利润村”。进入九十年代,该村经济效益仍然良好,可谓百业兴旺,衣丰食足人富。  相似文献   

14.
群众呼声     
《政策》2001,(4)
保康县欧店镇金包村群众来信反映: 该村党支书江忠平认识加工木地板老板陈某,为捞好处费,江忠平专门召开村干部会议,研究决定实行村、组、户联合采伐,组里有集体山林的在集体山林上砍,农户在责任山上砍,每立方米木材给村里提20元,农户砍伐木材在2立方米以内的提80元,超过2立方  相似文献   

15.
“用技术提高素质,用项目联接农户”,这是泰宁县岩坑村党支部在农民党员中开展“增素质、增收入、增贡献”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该村的每个党员都掌握了2-3门致富技术,截至今年11月份,每户人均收入高的达5000多元,少的也有3000多元。致富后,该村的农民党员都联系3-4户村民,手把手传授致富技术,村民人均收入可达4500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500元。  相似文献   

16.
农民负担问题一直是农村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最近,笔者到某县法院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农民负担行政案件中,有些并非真正因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引起的。——农民谭某之所以到法院打官司,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为大家讨个公道"。去年,他家承担村提留和乡统筹费计110元。按照规定,这并未突破上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的标准。谭在春天拿到合同时,对写在合同上的这些负担数额也未提出异议。但到村干部来收取上缴款时,谭变了卦,一分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是水稻产区,在每年水稻收割之后都会产生大量的秸秆。这些秸秆原来大多被丢弃在路边或是就地烧掉,想卖的话,1亩地秸秆60元钱左右。可是现在,同样一亩地的水稻秸秆,通过村民手中的一针一线,竟可以产出3000元左右的效益。价值翻了50倍!1999年,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多种材料制成的宠物窝。用水稻秸秆编织的宠物窝不仅环保,而且价格低廉。所以一出现就特别受欢迎。该镇小马头村村民巩恒宇就看到了里面的商机,就按照客户的要求向村民们订货。村民们用水稻秸秆编织宠物窝,编织一个就可以赚十一二元钱,手脚麻利的一天可以编上2至3个。  相似文献   

18.
<正>蹲点地点贺州市八步区步头镇善中村2017年6月10日,早上6点,贺州市八步区步头镇善中村,天空开始放亮,李景福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他穿好衣服,洗了一把脸,就推开家门,拎起竹筐,骑上摩托车,向果园奔去。果园在小山上,三华李快摘完了,只剩下一些尾果。李景福拎着竹筐,弯腰在果树底下钻来钻去,认真地寻着"宝贝"。上午9点,三华李装满了竹筐,李景福的衣服也湿透了,他  相似文献   

19.
《世纪行》2015,(5)
<正>武穴市的竹器工艺品,令世人瞩目。到武穴开会、办事或旅游观光,总要去看一看开发生产的各种竹器、竹编、竹雕等工艺品,挑选出一两件或几件带回家接礼,周边县市有的子女出嫁结婚也特地赶来武穴选购几件象样的竹器、竹编、竹雕等工艺品作为婚嫁之物。武穴市的竹器工艺品,堪称一绝,有一百多年历史,这能长盛不衰,代代相传,不断发展,还得要追溯至它的祖师,已故湖北省和武汉市政协委员、被  相似文献   

20.
德清三合乡村民黄妙林是浙江省第一个用上峰谷电的农村用户,看着他拿出来的一张合计338元的电费单,仔细算算,执行峰谷电价后,他家一个月在电费上就省下了36元.像黄妙林这样享受和城里人相同"待遇"的农民在德清已有780余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