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谢达理 《各界》2008,17(10)
法务会计是由独立的专业人员运用专门知识和技能,针对有争议的涉及财产权益的诉讼非诉讼法律事项,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调查、计算、分析和认定,从而为法庭及相关机构和个人提供会计分析证据或鉴定意见以明确法律责任或提出管理、咨询建议的一种技术服务.无论是从概念上还是从具体工作内容上抑或是从法系基础上来看,法务会计都包含司法会计.  相似文献   

2.
政治责任与法律责任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民主政治是责任政治 ,责任政治的责任包括政治责任与法律责任两个方面 ,两者很容易混淆。本文阐明 ,政治责任是政治官员制定符合民意的公共政策并推动其实施的职责以及没有履行好职责时所应受的制裁和谴责 ,它与法律责任存在许多区别 :法律责任必须有法律的明文规定而政治责任不可能由法律明文精确地规定 ;政治责任的追究相对于法律责任具有优先性 ;法律责任有专门的认定机关而政治责任不能仅以专门机关来认定 ;政治责任与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不一样 ;法律责任不具有连带性而政治责任具有。当然 ,两者之间也有联系 :政治责任的追究必须符合法律程序 ,而且两者之间在范围上也存在交叉。  相似文献   

3.
陶有伦 《行政论坛》2004,(6):45-47,54
委托代理行政,由谁承担法律责任,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法律规范上都较为笼统,这给实践带来了困难。委托代理行政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原则才能确定法律责任由谁来承担。依据主客观统一归责原则,在客观条件确定下,主观“过错”就成为了分析委托代理行政法律关系中法律责任主旨原则,并根据这一原则精神对委托代理行政法律关系中委托主体的责任、受委托主体的责任和行政相对人的责任进行分析,可以确认三方在委托代理行政中各承担什么责任。  相似文献   

4.
陈怡西 《学理论》2012,(35):119-120
法律研究应当以证券信用评级法律责任的概念、形式和构成要件出发,明确其内涵和特点,以确立立法规范。证券信用评级法律责任是指证券信用评级机构和评级人员违反证券信用评级法律规定的义务所应付出的代价。证券信用评级法律责任的形式,应当包括财产责任、行为责任和信誉责任等。证券信用评级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包括公布虚假的评级结果、评级结果给发行人或公众投资人带来了损害、主观上存在过错、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六部“典型性”行政程序规范文本为对象进行比较分析,对学术界程序违法法律责任观点的梳理,认为行政程序法应以行政程序法律关系主体说搭建法律责任,指出违反行政程序法律责任规范逻辑结构的混同以及应对社会变迁态度的保守.提出行政程序法律责任的架构体系,并对非正式行政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的作出回应,以步出程序违法法律责任误区.  相似文献   

6.
新<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会计责任主体,而重视加重内部审计工作是单位负责人真正担负起会计法律责任的最好选择.  相似文献   

7.
票据伪造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本文重点分析了票据伪造在不同法律语境下的含义及法律责任。对合理解决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票据伪造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维护金融安全,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陆天静 《行政与法制》2002,(7):10-10,13
从我国目前主要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看,环境法律责任一般由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环境刑事法律责任和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组成环境民事法律责任是在半等主体之间进行的赔偿行为,环境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是在不平等主体之间进行的处罚行为。其中环境刑事法律责任是责任者承担的环境法律责任中最为严厉的一种法律制裁,它一般只有在“已经”造成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情况下才会被追究,  相似文献   

9.
现代行政决策的法律责任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决策的法制化,既要求决策者依法决策,又要求其依法承担决策责任,即违法决策的法律后果。当前,我国尚未形成普遍的行政决策法律责任观念和意识,决策者的法律责任制的实施还缺乏相关的监督机制,有关行政决策权力和程序的法律规定还不完善。因此,我国应不断强化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法律责任观念和意识,强化决策的法律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决策者的责任制,依法确立决策权力的合理结构和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这对促进和保障我国行政决策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杰  周伟 《行政论坛》2000,(3):55-55
我国审计机关建立以来,在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国家审计的地位愈来愈高,而广大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在了解审计、接受审计监督的同时,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也逐步增强,尤其是在《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颁布实施后,审计诉讼案件时有发生,因此,充分了解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积极防范审计法律责任风险的发生,对于进一步提高审计执法水平,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一、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审计责任的规定 (一)审计法律责任的种类。…  相似文献   

11.
法律责任作为《监察法》的兜底条款,体现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反腐败价值追求。《监察法》法律责任条款设置的科学性对《监察法》功能的有效发挥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作用,决定了《监察法》的实施效能。从法教义学的视角,通过解读《监察法》法律责任条文的字义、词义及内容含义,归纳监察法律规范的结构体系,从价值维度、结构维度、功能维度和句式维度四个方面阐释《监察法》法律责任条款蕴含的法治理念、框架体系、设定尺度和语义要素。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一些企业职工职业健康权益受到侵害,肩负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会因法律责任、诉权以及罢工权等方面的法律缺失,难以履行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以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为着眼点,主张从工会法律责任、诉权以及罢工权等方面改善我国工会在维护职工职业健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程建华 《学理论》2009,(26):72-73
我国现行法律中对虚假广告荐证者的法律责任规定存在不足。有必要明确荐证广告的含义、界定虚假广告的概念和判断标准,依据荐证者的法律地位,完善荐证者基于虚假广告应承担的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4.
《行政论坛》2016,(3):81-85
政府向公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是其宪法义务,但政府不具有提供该项服务的行为能力,唯有向社会医疗服务机构购买此项服务。作为购买人的政府在购买了基本医疗服务之后,由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向第三人实际提供此项服务。然而,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对第三人的这种直接服务并不减免政府对接受该项服务的第三人承担的法律责任,具体包括政府在宏观上对第三人的担保责任和在微观上对第三人的赔偿责任。为了确保政府购买基本医疗服务后对第三人承担的法律责任落到实处,我国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即建立健全规制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之过程的法律制度,建立健全政府购买人、购买代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国家承担法律责任的制度,建立健全基本医疗服务机构承担法律责任的制度,建立健全第三人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5.
王俊杰 《求知》2002,(4):47-48
劳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劳动雇佣关系的调整、劳动力的保护、社会保障以及劳动监督与法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劳动法学》是我国法学教育中重要的学科之一,是关于劳动法律制度和理论的一门科学。学习劳动法律制度,掌握劳动法学知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判决的任务就是司法人员运用法律推理的方法,依照法律制度努力促进法律价值的实现,使法律的精神与文字协调一致,将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和普遍性的法律适用于具体案件,寻求一种正当性的证明。其核心主要是为行为规范或人的行为是否正确或妥当提供正当理由,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规则的正确含义及其有效性即是否正当的问题,当事人是否拥有权利、是否应有义务、是否应负法律责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谢雪雁 《学理论》2011,(18):242-244
校园伤害案件频发,令人担忧,发人深省。为了帮助社会公众形成正确的法律认知,积极预防和合理解决纠纷,探讨了校园伤害案件的法律特征,分析了处理该类案件的相关法律依据、侵权人可能承担的三种法律责任及其特点,最后剖析了校园伤害案件责任主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监督法》以具体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对政府的质询制度,是我国对政府质询制度规定得最完善的一部法律,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即质询主体规定上的不足;质询对象确定上的不足;质询方式的不足;质询程序中的不足以及法律责任上的缺失等。针对《监督法》关于政府质询制度方面的缺陷,需要从整体上对政府质询程序制度作一重新设计与构建,即从提出质询案、登记质询案、答复质询案和明确质询后进一步处理的法律责任诸方面进行设计与构建。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型,反垄断法的本质属性也发生了跃迁,与此相适应的是,行政垄断应该被纳入反垄断法的调整范围.在反行政垄断法律关系中,主体组合表现为反行政垄断规制主体和反行政垄断受制主体.行政垄断不能等同于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其分为具体的行政垄断行为和抽象的行政垄断行为,以及积极方式的行政垄断与消极方式的行政垄断.它们都应当纳入反垄断法的调整范畴.行政垄断受制主体的法律责任可分为政府机关和被授权的社会组织的法律责任以及经营者的法律责任.上述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尚不完善.  相似文献   

20.
经济法定位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目前经济法研究的困境出发,以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律责任、法律概念和范畴等为重点提出经济法制度层次的研究离不开行政法原理的指导.在分析经济法研究的误区以及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经济法应定位于经济行政法,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应类似于商法与民法的关系,经济法相对独立,经济法学科是存在的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