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西方一直是饿外交的重心所在.但2014年初的乌克兰危机从根本上改变了俄罗斯的外部环境,俄与西方关系急剧恶化.为摆脱困境,同时寻找国家发展的出路,俄罗斯“转向东方”,实质性地提升了亚太在其对外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在政治、经贸、军事等方面积极与亚太国家合作.“转向东方”战略对俄突破西方孤立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经济上成果不彰,也使不少俄罗斯人感到失望.展望未来,俄罗斯“转向东方”的进程不会逆转,但俄与亚太国家关系的深化面临不小阻碍.同时,俄“转向东方”绝不意味着“背离西方”,而是提升对东方的关注,从而在东西方间更加平衡.  相似文献   

2.
大欧亚伙伴关系是俄罗斯的宏观区域战略设想,其在概念上对欧洲主义和"转向东方"都是一种修正,但它亦非欧亚主义的简单放大。欧亚主义的核心是俄罗斯与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关系,而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实质是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与欧亚地区其他国家的关系。除一般性经济利益外,欧亚地区在反恐、安全、能源、产能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中国意义重大。中国应与俄罗斯共同推进大欧亚合作,并对其内涵进行丰富和发展,使之增加中国元素。  相似文献   

3.
空间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历史的积淀。俄罗斯"新欧亚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俄罗斯地缘政治学家亚历山大·杜金教授指出,空间是地缘政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不是数量范围,而是质量范畴。杜金进而认为,空间的结构往往决定历史的结构,首先是政治历史的结构。据此本文认为,俄罗斯空间形成与拓展的历史基础是东欧平原,俄罗斯的空间扩张始于欧洲,沙俄帝国时期的空间扩张转向远东。沙俄兴于扩张,也败于扩张。苏联时期继续进行空间扩张,俄罗斯独立后其地缘空间发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的角度考察, 俄罗斯文化既不属于西方也不属于东方;从心理认同的角度考 察, 俄罗斯人既不是西方人也不是东方人。俄罗斯民族这种独特的历史经历和发展现状, 使西伯利 亚和远东地区在未来发展趋势中存在一种真空化与东方化的悖论。这种悖论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 因, 它对中俄关系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未来处理中俄关系时必须根据这个特殊情况, 以经济 合作为基础, 以农业合作为先导, 重视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的利益, 加强中俄 文化交流, 以和谐共生为核心理念开展对俄宣传工作, 同时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全面发展与俄罗斯的 合作。  相似文献   

5.
关于俄罗斯文化发展的演变问题 ,现在中国学者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 ,即 10 0 0多年的历史 ,5次的社会—文化转型。这 5次“转型”是一种钟摆式的、在东西两大文化磁场中有规律地“摆动”。但俄罗斯文化的发展演变趋势未必如此 ,俄罗斯接受基督教 ,未必是向西方的文化“摆动” ,因为拜占庭文化的实质并不是西方文化 ;蒙古—鞑靼文化的楔入 ,虽然大大加强了俄罗斯文化的“东方血液” ,但鞑靼文化实质上也代表不了真正的“东方文化”。俄罗斯文化的前两次“转型” ,实质上是从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上奠定了俄罗斯文化的“东方”类型基础。但这只是俄罗斯一种特有的“东方型”文化。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出了"欧洲选择",将"融入欧洲"作为国家的发展方向.虽然俄罗斯对"回归欧洲"充满渴望,也付出了努力,但总体来看"欧洲选择"是失败的,在事关俄罗斯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欧盟并没有与俄罗斯相向而行,俄罗斯也未能实现"融入欧洲"的目标.乌克兰危机的爆发终止了俄罗斯"回归欧洲"之路.希望、失望、争执、对抗一直伴随着俄欧关系发展的始终.俄罗斯认为,欧盟应承担俄欧关系恶化的主要责任,欧盟在东扩过程中无视俄罗斯利益、双方关系中置俄罗斯于不平等地位、在俄罗斯与欧洲之间人为制造分界线、排挤孤立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制造政治动荡等等,都是导致俄欧关系发展不畅的重要因素.目前俄欧关系处于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水平,尚不具备实现正常化的条件,俄罗斯与欧盟握手言欢仍路途遥远.  相似文献   

7.
2022年乌克兰危机升级后,由于美西方在短时间内对俄罗斯实施全方位脱钩,俄在外交、贸易、能源、基建物流、身份认同等加速“转向东方”。此次“向东转”时间之紧、程度之深、意义之大绝无仅有,但前景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目前看,这种“转向”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将永久“背离西方”,也不意味着俄罗斯只倚重“东方”,更不意味着俄罗斯的国家身份将发生彻底转变。相反,作为“世界主权中心之一”和“独特国家文明”,俄罗斯将更多依靠自身力量,在国际秩序变革期肩负“独特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与西方:文明冲突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是横跨欧亚大陆的奇异国家 ,它曾神速地向东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但它在东方注重的只是“开拓疆土” ,而对西方却幻想着“文明融合”。跻身于“文明的西方”是俄罗斯的夙愿 ,但它却始终未能叩开西方的大门。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演变深刻影响着俄罗斯的历史走向和国际关系体系的未来发展。融入西方 :不渝的历史追求历史上 ,俄罗斯大致经历了基辅罗斯、鞑靼人统治下的罗斯、莫斯科公国、沙皇俄国、苏维埃俄国和当代俄罗斯六个发展段。其间 ,俄罗斯经历了五次主要的社会 -文化转型 :接受拜占庭文化、鞑靼文化的楔入、彼得大帝向西方学习、马…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在普京执政之后,俄罗斯开始积极改善与东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广泛参与东亚合作进程。俄罗斯东亚政策的实施并非畅通无阻,其参与东亚合作的进程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尽管近年来俄罗斯不断加强了参与东亚合作的力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外交重点已经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俄罗斯的欧洲属性为其融入欧洲的外交政策奠定了历史基点,发展同亚洲国家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俄罗斯作为欧亚大国在客观上所采取的一种平衡举措。  相似文献   

10.
试论俄罗斯的国际定位与战略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正处在社会转型和国际地位调整的关键时期,伴随这一过程的不仅有关于俄罗斯究竟是“欧洲国家”还是“欧亚国家”、“世界大国”还是“世界强国”的争论,也有关于它的政治属性和经济地位如何认定等国际定位的争论。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俄罗斯是具有“世界强国”潜力的“世界大国”;是以“欧洲国家”为主要特征,但未来逐步向“欧亚国家”过渡的国家。它崇尚欧洲政治文明又坚持自身政治传统,渴望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却力不从心,只能进入“较发达国家”行列。这些定位特点决定它的未来战略走向将是重点加强独联体这一安全和经济“合作带”建设,以此缓和及平衡与东、西、南各方的战略关系,营造有利于己的周边和国际环境;在高举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旗帜的同时,努力探寻具有俄罗斯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恐怖主义的立法概念反映恐怖主义犯罪的本质属性,是研究恐怖主义问题的逻辑起点。俄罗斯恐怖主义不是单纯孤立的行为,而是多种行为的总合,既不同于战争,也不是国家恐怖主义。它是在俄罗斯反恐立法的框架内建构的,凸显刑事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具有广义的类罪立法特色。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自由主义与民主并不是按照西方尤其是美国所希望的模式发展。自由主义与民主政治在后共产主义俄罗斯的背景下表现出明显的二律背反。俄罗斯自由主义的希望已基本消失,但俄罗斯政治的发展并不是不民主的,而是呈现出一种“不自由的民主”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的前8年,俄罗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来自国际、国内的挑战与危机,特别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平民主义政策所带来的风险。俄罗斯制订的前景构想的纲领性文件,意在从惯性与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转向创新型的发展道路,但国家干预的色彩依然很浓。作者认为俄罗斯特别需要保证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4.
论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俄罗斯经过8年的持续经济增长,国力日益强大,但主要靠出口资源性产品换取外汇难以实现富民强国和民族振兴的战略目标.要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普京政府适时明确地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即从资源型经济转向创新型经济.为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俄罗斯的经贸政策已开始进行重大调整,这种调整不但对俄罗斯的产业、经济和社会生活将产生重要影响,也将对俄罗斯的主要经贸伙伴产生很大冲击.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不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面l临着各种挑战和一定风险;如果普京政府仅仅提出了正确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而不能有效地解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各种难题,不但模式转换的目标不能实现,还要面临着不小的政治风险.  相似文献   

15.
姜颖 《东北亚论坛》2008,17(1):88-92
对俄罗斯发展国际ITO做SWOT分析,其优势突出体现在大量高素质IT人才和国家对IT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劣势表现为国内IT产业规模不足和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欠缺;机遇表现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发展动力以及俄罗斯主要软件出口市场北美和欧洲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大;挑战表现为印度、中国等国在国际ITO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国内产业调整亟待解决。俄罗斯在国际ITO市场将成为有竞争力的一极。  相似文献   

16.
欧盟与俄罗斯之间快速发展的能源合作,带动双方能源互联互通的不断深化,但在能源对话机制建设上陷入瓶颈。俄罗斯依托其巨大的油气供应能力,通过在欧洲政商界建立利益网络、支持能源领域的欧元交易、与德国在能源问题上维护共同利益等方式在欧洲能源贸易中长袖善舞。欧盟对于与俄罗斯开展能源合作心态矛盾,采取措施降低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美国在加大对俄罗斯制裁的同时,积极发展自身对欧盟液化天然气出口,并推动欧洲国家减轻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由于美国搅局能力有限,欧俄能源合作有望长期持续,但难以实现进一步突破。  相似文献   

17.
2000年以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快速增长,外资对俄直接投资呈现良好态势,投资额逐年增加,投资主体和投资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俄投资不再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且投资主体不再是本国外流资金的回流,而是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增量投资。外资流入促进了俄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对俄金融安全和部分产业产生了冲击。因此,近年来俄罗斯出台了新法案来强化现有审查机制,规范外资企业在俄的投资并购活动。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世界经济重心逐渐转向亚太地区,国际政治中心随之转向只是迟早的事情。一个实力恢复之中的俄罗斯和一个尚未安顿好的欧洲如何深化合作,未来无法确定。冷战结束以来,俄欧关系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可是双方就欧洲安全问题的分歧难以弥合。俄罗斯的欧洲中心主义政策已经走到尽头,为了在未来世界的多极格局中赢得重要一极的位置,俄罗斯对外政策的重要抉择必须是扩大同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俄罗斯燃料能源出口的特点是出口量大且呈增长趋势;在俄罗斯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中占有较大比重;出口量占生产量的比重较大;主要出口到欧洲国家,对独联体国家出口逐渐减少.俄罗斯燃料能源出口发展前景和趋势是今后仍将大量出口燃料能源;将减少对欧洲国家出口,增加对东北亚国家的出口;在大量出口燃料能源的同时,也将扩大某些燃料能源的进口.  相似文献   

20.
要想大致把握俄罗斯东方政策的走向 ,有一个重要参照物 ,就是看俄罗斯西方政策进展是否顺利。随着北约和欧盟实施双重东扩 ,接纳一大批中东欧国家 ,欧盟内部出现被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称作是“新欧洲”和“老欧洲”的分歧。由于历史复杂关系和地缘政治利益 ,一些中东欧国家的加入肯定携带进反俄情绪并使得两个组织无形之中强化排斥俄罗斯的倾向 ,俄罗斯回归欧洲遇到新的困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