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内在逻辑和重要意义。就内涵而言:"全面"是核心,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质是发展问题,关键在建成;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于"深化";全面依法治国,要抓住"总目标",突出"党的领导和宪法权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从严治党,要害在"严"。就内在逻辑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制度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中国梦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就其意义而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连花 《传承》2014,(5):78-79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进行了新的思考。他们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的一个"传家宝",在此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坚持"四个一定",并以加强学习来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实践形态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理论归宿在于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紧紧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中国梦实现的逻辑起点,也是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内在诉求和价值旨归。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弘扬中国精神,汇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党95年的奋斗历程证明,坚持问题导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实现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不二选择。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要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创新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的高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事业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关键,包括了中国发展道路的本质属性,以及中国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关系、思想文化内涵等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自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关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发展,其发展演进的过程是学习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改革开放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王芸 《今日浙江》2013,(10):59-59
这个春天,神州大地上激荡着一个个"中国梦",这个梦是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的民生梦,是安居乐业、奋发向上的小康梦,是转型升级、绿色环保的生态梦,更是民族复兴、和平崛起的强国梦。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短短数语,道出了中国梦的现实依归,也指明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近日,著名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的  相似文献   

7.
历史和现实都无可争议地表明,从科学性和实践性来看,没有任何一种思想体系能够与马克思主义同日而语。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仍具有无比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时代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思想武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普遍真理,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现实科学,是我们立党立国和治党治国的指导思想。当今时代境遇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要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中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历史进程和规律性研究,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时代引领。  相似文献   

8.
党史国史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为主题的专门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党史国史记录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从觉醒到不断实现的社会发展过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开创了发展道路;学习党史国史,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包括内容、形式与方法三个向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遵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具体包括"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实践并"超越自我"的历史进程。当前,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导向,在批判错误思潮和不当言论中科学对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强化"问题意识"与总结实践经验中推动理论创新,着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90年的进程中,理论主题由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怎样选择?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再到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再到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中国共产党应对时代和理论主题的变化,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在于发展。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以中国话语体系去解读马克思主义,让其由"文言文"走向"白话文";要以群众喜  相似文献   

12.
雷勇 《理论月刊》2005,(6):27-28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深刻分析中国的社会和历史条件,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意即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规律同中国社会的特殊"规律"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并创造出真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臻于完备.  相似文献   

13.
党史国史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为主题的专门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党史国史记录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从觉醒到不断实现的社会发展过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开创了发展道路;学习党史国史,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14.
宗永平 《人民论坛》2013,(10):181-183
党的十八大报告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今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指明了新方向.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既扩大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域,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索,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实施"三步走"战略,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实行"一国两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选择培养接班人。本文从"八个必须"的思想根源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的历史脉络与关系,来阐释今天实现中国梦的现实意义及新构想。  相似文献   

16.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消除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的误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扫清思想障碍;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政治保证;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当代化,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保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国家哲学,是熔铸助推中国梦的"根与魂",它作为引领民族复兴的"价值之翼",深度融合在"四个全面"与"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践进程中。核心价值观、发展理念、战略布局有机统一,互助提升,助力中国梦的伟大进程。"四个全面"与"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体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全面深化改革的开放之路,深化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链接提升价值观自信。"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要贯彻落实在实践标准、人民标准中检验一切工作,体现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权,要牢牢把握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立足实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凝聚中国力量,打破国内外"普世价值"话语垄断,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探索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9.
向洪 《湖湘论坛》2012,(3):64-66
领导干部在使用权力过程中必须遵守马克思主义人民权力思想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尺度。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人民权力思想不断实现中国化,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权力理论,主要包括权力的人民化、权力的制度化以及权力的廉洁化。实践证明,十七大以来党的人民权力理论的发展,为党的建设科学化树立了一面鲜亮旗帜,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实现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选择。中国道路实践经验之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之强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机制之高效等为其提供了可能性。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精髓、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社会主义本真等指向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