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安意识是人们关于社会治安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它包括治安守法意识、治安防范意识、治安风险意识、治安信息意识、治安责任意识和治安环境意识。治安意识在人们的治安实践中产生,由一定的社会需要和治安环境所决定,并能动地支配人的治安行为。应当通过广泛宣传治安法律、定期公布治安信息、具体教授防范方法、认真落实预防措施、努力建设社区环境等,来培育公民的治安意识,从而奠定预防犯罪的坚实社会基础,开辟发现犯罪的广泛信息来源,构建制止犯罪的严密网络,逐步形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非平衡和可拓分析的角度分析了在治安防范体系中推行信息效能特点以及警务转换桥机制,提出在社会管理创新的需求牵引下,要想使城市治安防范体系在改革与创新中获得时效,必须解决警务管理中的不相容问题。文中论述了危机意识、信息效能、学习精神和警务模式在其中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有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完善我国治安调解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安调解作为治安案件和治安纠纷处理的一种重要机制,在保障公民权利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行法律、法规对治安调解的规定还不够完善,实践中公安机关对适用治安调解的案件范围、调解协议的效力等存在不同的认识,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解决。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必须重视治安调解,充分发挥治安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方面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治安和解     
治安和解制度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在实践中遭遇尴尬,没有实现制度设立目的,形成了重"调解"轻"和解"的状态。科学地界定治安和解、明确其特征、性质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是分析其正当性及作用、正确适用治安和解的前提与基础。治安和解与治安调解均是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方式,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本质的区别。基于正确适用治安和解的需要,则应分析治安和解的正当性、充分认识治安和解的功能或作用,解决人们关于治安案件为什么能和解、为什么要和解的疑问。治安和解的直接依据为《程序规定》第161条,准用规范是《程序规定》153条、154条及《工作规范》第3、4条。因治安和解与调解的不同,《程序规定》与《工作规范》关于治安调解的其他规定均不是治安和解的法律依据,但在治安和解时可以参照。上述法律规范原则性规定了治安和解的适用范围、认可的申请、公安机关的认可、治安和解的时间及效力等。  相似文献   

5.
针对广州万人联防情况分析了万人联防信息系统(Myriad Joint Defence Information system,MDIS)的主要功能,提出了系统的建设目标,阐述了系统的应用前景。该系统是应用多媒体信息与网络等多项技术进行有机集成的具有共享运行机制的信息数据系统,它主要包括路面要段与重点防区电子信息、治安协管员和警力部署信息、人力物力投入与治安成效信息、政府部门组织管理与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6.
海上治安灾害事故现场蕴含着丰富的事故信息,是联系事故行为与勘查活动的桥梁。海上治安灾害事故现场具有难以定位、易于破坏、难以取证的特点。海上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保护应结合船舱、甲板、滩涂等各类现场的特点采取适宜的保护措施。现场保护研究对海上治安灾害事故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名制具有治安防控功能,实名制可以通过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构筑疏而不漏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实名制可以明确相关部门的治安防控职责,从多领域进行治安防控;实名制通过对真实信息的及时登记与记录,使信息具有客观性,促使人们因担心犯罪行为被发现而不去犯罪,可以预防多种犯罪的发生;实名制便于执法机关查证犯罪线索,及时准确惩治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8.
治安调解作为警察行政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对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公众情绪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基层公安民警愈来愈多地面临着在处理治安违法的同时需要附带解决由此产生的经济纠纷,具有化解群众矛盾、厘清经济纠纷作用的治安调解被广泛运用于治安执法过程中。然而,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治安调解与人民调解、诉讼调解的效力并未实现有机衔接,有必要厘清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科技强警战略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研判分析、主动响应、辅助决策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信息化服务社会防控的作用日益突出。公安机关应针对当前影响信息化在治安防控工作中应用的困难,坚持整体性、动态性、专业化和系统性四个原则,强化治安防控工作中的信息化应用,不断提高预警发现、精确打击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治安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的稳定基石,作为警民关系和谐的保障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治安和谐是人民群众的期盼,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治安和谐是社会稳定的需要,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治安和谐是公安机关的使命所在,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构建治安和谐实现警民关系和谐,必须在积极推进敏锐治安、切实强化主动治安、坚持务求实效治安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人民群众认可、社会安定有序的和谐治安,并以和谐治安促进和谐警民关系的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卫星地面站在远郊治安检查站的应用,该系统利用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设备,填补了治安检查站在公安专线电话、接入公安计算机网络、电视会议等方面的空白,大大提高了民警的工作效率,使民警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各地公安机关的先进经验,更多、更直接地获取各类信息及上级指示精神,真正发挥了公安卫星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古代治安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安,从古以来都是国家机器的行政职能。在古代,保卫皇权、保卫私有制是治安任务的核心。随着国家安全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和政权建设的发展与强化,中国古代治安呈现阶段性变化,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稳定起了强力的粘因保障作用。作为理论形态的古代治安,以古代国家的治安事业和治安成就为其阐释对象。对中国古代治安的理性扫描有三个层面。第一,法理层面:指国家的治安思想、治安法理、治安方略的理论基础。它为历代治安定向定性。第二,体制层面:指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安全机制和国家行政体制基础上的治安体制。它研究的是国家警治禁卫安全力量的组合配置方式与运作模式。第三,操作层面:指历朝历代的治安法规建设和治安业务的实际展开,以及所采取的治安措施、经验积累和实际收效。  相似文献   

13.
社区治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等各种资源的发现、重组和科学合理地运用的过程,具有针对性、非营利性、非强制性、法制性等基本特征.社区治安资源尽管是可再生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它却是有限的,必须寻找合理的开发途径,制定科学的利用计划.要通过开发社区信息、注重硬件投入、组织邻里守望、委托专业队伍、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等具体方式,把社区治安资源投入到治安管理中来,满足社区民众的安全需求,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社区治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社区民警的工作,更决定于社区警务的民本理念、创新理念、服务理念、整合理念等新理念.  相似文献   

14.
县域治安往往包括城区和农村两大块,其治安特点有别于大中城市,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性.在创建"平安浙江"过程中,作为县级公安机关必须充分考虑这一治安特点,运用统筹的理念和手段,系统整合整个县域范围的治安因素和治安资源.在现代警务机制、公安职能、信息资源方面进行统筹,实现整体推进,协调打造县域平安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构成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发挥维护社会安定,保障国家安全,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等重要作用。治安与文化在本质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治安文化则是两者紧密结合的衍生物。把治安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充分挖掘治安的软权力资源,赋予治安文化以先进的治安价值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其扩散性,必将有利于治安文化“软实力”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公安机关应对动态治安新挑战的战略举措。按照“棋盘式”结构原理和运作机制,重点加强社区治安防控、街面治安防控、卡口治安防控、单位治安防控等四个网络建设,以及信息预警、实战指挥、勤务运作、整体作战、责任考核等五项机制建设。追求防控效能的最大化,必须充分挖掘和整合警力、民力和科技装备资源。  相似文献   

17.
周景林 《公安研究》2006,144(10):74-77
构建城乡一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是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客观需要,唐山市公安局坚持内外部挖潜,信息指导警务,提出了今后构建城乡一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的初步设想: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治安防控指挥系统;把构建城乡一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与“三基”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走群防群治之路;在科技防范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形成运作有效的防范警务机制。  相似文献   

18.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公安机关应对动态治安新挑战的战略举措。按照“棋盘式”结构原理和运作机制 ,要重点加强社区治安防控、街面治安防控、卡口治安防控、单位治安防控等四个网络建设和信息预警、实战指挥、勤务运作、整体作战、责任考核等五项机制建设。追求防控效能的最大化 ,必须充分挖掘和整合警力、民力和科技装备资源。  相似文献   

19.
郭春甫 《重庆行政》2013,14(1):56-58
社区警务源于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的警务改革,是在对传统的快速反应与强力控制警务模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警务模式.[1]这种模式体现出警察与社区在维护社区安全与稳定、预防犯罪的新型合作关系,在社区警务诸多主体中,社区起到核心的作用,[2]从而一改警察在社区治安秩序供给方面的独一地位,勾画出不同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图景.我国社区警务的建构方式主要是政府组织、警察组织、社区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社区警务网络的行动者,在治安行动中强调资源与信息的共享、相互合作与相互依赖,建立起横向与纵向关系相互交错的网络状社区治安模式.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讲"德治和法治必须双管齐下","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崇高的道德社会是共产党人的伟大理想.党和政府一贯重视道德.治安问题既是法律问题又是道德问题,既需要依法治安又需要以德治安.社会治安组织需要良好的公安行业道德,要进一步加强以德治警,充分发挥公安道德对公安决策的导向作用.以德治安与依法治安相互依存.公安道德应当刚性化,加强公安道德的研究与宣传,加强对以德治安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