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枫香溪会议   1934年,退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三军,经过湘、鄂、川、黔边地区的长期转战后进入贵州。 6月 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贵州省沿河县枫香溪 (现属德江县 )召开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夏曦、贺龙、关向应等。会议根据“群众的斗争与情绪”,“敌情的薄弱”,“决定了在印江、沿河发展苏维埃运动”,“并决定调集一批干部把军委会的机关建立起来,即刻成立军委会的宣传队”。会议对分局书记夏曦执行“左”倾冒险主义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行了总结,作出了 3项决议:建立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恢复红三军中的党团组织和政治机关;抽调…  相似文献   

2.
正1934年5月,红三军进入黔东。6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枫香溪召开会议,作出了"建立包括酉阳、秀山在内的黔东特区"的决定。会后,红三军印发了大量文件,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抽调部队干部组织地方工作队,分赴酉阳、秀山、沿河、德江、印江、松桃等地发动和组织群众,组织革命武装,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运动,开辟根据地。  相似文献   

3.
郭军宁 《党史文汇》2002,(10):41-42
范石生是孙中山亲自授予上将军衔的国民党高级军官。他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始于大革命时期的1926年。那年春天,范石生向当时主持中共广东区委军委工作的周恩来提出要求,请他派得力政治骨干前来16军,帮助建立政治工作机构,开展政治工作。周恩来欣然答应,马上通过黄埔军校的政治教官王懋庭(又名王德三),将在广州的云南籍共产党人赵贯一(赵薪传)、王振甲(王西平)、韦济光、夏崇先、马季唐、饶继昌、李静安、向镇弼以及广西人余少杰等派入范部,建立了党组织,组成第16军政治部。他们分别担任秘书、科长、股长以及下属部队的…  相似文献   

4.
童小鹏足迹     
《红岩春秋》2014,(12):18-19
<正>1914年9月童小鹏出生于福建省长汀县童坊乡童坊村。1930年6月童小鹏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军直属党委干事、军党委办公厅秘书,红一军团政治部秘书、政治保卫局秘书。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战争和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东征。1936年6月童小鹏被送红军大学一科(师团干部班)学习。后调任毛泽东秘书,直至"西安事变"爆发。1939年3月童小鹏调到重庆工作,任中共中央南方局秘书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57名开国上将中,钟期光是一个不能不提到的人物。他长期从事军以政治工作,曾担任红十六师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一支队、江南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苏北指挥部、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华中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南京军事学院政治部主任等职。由于他无微不至地关怀干部的思想与生活,被官兵们誉为"妈妈主任"。  相似文献   

6.
吴嘉民将军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由共青团转入共产党。在战争年代,他曾担任过湘鄂赣军区平浏游击大队政委,江西省地方工委宣传部长,新四军一师二旅四团、五团政委,苏南一分区政治部主任.二十八军政治部主任,苏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他是政协四届、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转战南北,出生人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民军队建设贡献了毕生力量。  相似文献   

7.
王宗槐(1915—1998),江西省万载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三军第七师政治部青年干事,第九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政治部青年科科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四军分区副政治委员。解放  相似文献   

8.
易凤葵 《湘潮》2014,(2):49-49
1949年9月,我有幸考上了解放军四十七军干部教导大队。教导大队学员有江西的、长沙的、常德的,还有桃源的,后来吸收了很多的湘西学员,在11月份正式打出湘西军政干校的旗帜。我们的校长就是四十七军第一任军长曹里怀。  相似文献   

9.
梁珉 《四川党史》2002,(5):24-26
罗光禄是四川省苍溪县白驿镇人。1933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0军88师268团号兵、号模、司号长、排长、红5军团部通讯员、特务员。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疆坦克兵学员、中央军委机要科译电员,中央党校四部学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一局作战室参谋、中央秘书科秘书。1949年5月始任中央办公厅毛泽东主席处秘书、川陕老根据地访问团队长。1962年1月从毛泽东秘书处下放至湖南省石门县劳动锻炼。1963年后任中央二机部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社教团团长、队长,陕西…  相似文献   

10.
欧阳青 《党史纵览》2013,(11):19-23
王新亭:运城临汾晋中太原四战四捷 第一野战军第十八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王新亭的革命资历在开国上将中并不显眼,入伍入党都在1930年,但他进步的速度并不慢。仅用了3年零3个月的时间,他就从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迅速成长为军政治部主任。红军时期,他从连指导员做起,历任团党务书记、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由于一直担任各级政治部门的领导,王新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他曾回忆说:“我在基层做政治工作主要是抓两条。一是进行政治教育,二是鼓舞战斗士气。在战斗间隙,给战士上政治课,讲土地革命的道理,讲革命形势和任务,提高大家的政治觉悟。”“要求党员首先做到冲锋在前.退却在后,重伤不哭,轻伤不下火线。”  相似文献   

11.
冯晓蔚 《党史纵横》2013,(12):33-35
两人密切配合与“左”倾错误作斗争 1932年1月,关向应从上海中央特科来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参加中央分局的领导工作,担任湘鄂西军委分会主席和红三军政治委员,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军旅生涯。  相似文献   

12.
正欧阳毅,原名欧阳德贤。1928年,欧阳毅参加湘南暴动,加入红军,后陆续担任红4军军委秘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政治保卫局科长、秘书长,红5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四方面军作战局局长,西路军第五局局长,抗日军政大学秘书长,公安部队政治部主任,军委炮兵副政治委员等职。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欧阳毅坚守信念,历  相似文献   

13.
戴楚洲 《湘潮》2023,(2):43-44
<正>湘鄂边革命根据地得到部分恢复1932年10月,贺龙和关向应等人率领的红三军主力与夏曦等人率领从洪湖苏区突围出来的部分部队在湖北随县会合。10月下旬,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枣阳县召开会议,决定红三军向湘鄂边苏区转移。12月底,红三军进入鹤峰县邬阳关,重建鹤峰县第五游击大队和邬阳关区、乡苏维埃政府,完成由洪湖向湘鄂边转移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雪冷血热     
第八章 挺进东边道 "抗日联军" 九一八事变两周年这天,磐石中心县委和南满游击队在磐石西玻璃河套猪腰岭召开会议,将红32军南满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杨靖宇,参谋长李红光,政治部主任宋铁岩.师部设政治部、参谋处、军需处、军医处及政治保安连.全师辖两个团,一团团长袁德胜,政委朴翰宗,参谋长李松坡;三团团长韩浩,政委曹国安,政治部主任李明山.师部加两个团共300人,另有一个80余人的南满第一游击大队.  相似文献   

15.
刘静 《世纪风采》2013,(5):14-16
罗荣桓与谭政都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他们曾共同参加秋收起义、上井冈山、转战赣南、参加长征;抗战时期,他们分别担任前方与后方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同在东北野战军工作,一个是政治委员,一个是政治部主任;解放后,他们又先后担任共和国第一、二任解放军政治部主任。在长期的战斗和工作中,两人密切配合、互相关心,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相似文献   

16.
正开国中将廖汉生1911年11月14日出生于湖南桑植的一个农民家庭。在贺龙的带领下,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我军一代名将。红军岁月里,担任过红六师政委;抗日战场上,担任过代旅长、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担任过军政治委员;建国之后,廖汉生又担任过三个大军区的政治委员。父子两代人与贺龙的情缘廖汉生在回忆录中谈及与贺龙关系时说:"我跟贺龙的关系更长,更深。我跟贺龙是家乡人;我父亲就跟着贺龙,死在贺龙军中;我的  相似文献   

17.
谭政是杰出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1906年生,湖南湘乡人。1927年3月加入国民革命军。9月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三湾改编。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纵队队委秘书、军委秘书长、军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6月,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1937年6月任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1943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留守兵团开展整风运动,…  相似文献   

18.
《湘潮》1986,(6)
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革命形势迅猛发展。为了培养军队政治工作干部,一九二六年二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在广州开办了一个以学习革命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政治讲习班。讲习班的学员主要是湘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后的一部分编余军官。开办之时,  相似文献   

19.
正走进安徽金寨干部学院,一进门迎面就是以开国中将徐立清的名字命名的教学办公楼——"立清楼"。"立清楼"的命名既是为了表达对徐立清将军的崇敬、缅怀和纪念,也是为了激励广大教职员工和前来培训的学员学习徐立清的高贵品格,做党的好干部。徐立清(1910.4—1983.1),安徽省金寨县人,曾长期担任军队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是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人。有不少人可能会认为他只是一名激扬文字的文官,而实际上徐立清曾多次亲自指挥战斗,在战场上挥斥方遒,可谓文韬武略,文武双全。参加红军不畏死危艰杀敌勇当先  相似文献   

20.
1924年6月,在广州黄埔建立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建立的训练革命军官的学校。这年11月至1925年7月,周恩来任该校政治部主任。期间,他通过实践和探索,摸索出了一套军队政治工作的经验,创建了新型的政治工作制度,为后来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建立健全军校政治工作机关黄埔军校创办初期,戴季陶等曾担任政治部主任。他们既不知道政治工作的内容,也不懂得政治工作的方法。当时的政治部,“只有两位担任记录的书记,本无具体组织”,“这时政治部很闲谈”,①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