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之我见合铸一前苏联、东欧国家自80年代末放弃社会主义制度以来,多数国家在稳定政局、转换体制和发展经济等方面,挫折大于成功,失望多于希望,经历了一个代价高昂的长痛过程。(一)政局不稳,对抗不断。(1)党派矛盾尖锐,权力斗争激烈。由于照搬...  相似文献   

2.
1997年7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已延续一年多时间,在此期间,东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安全、对外政策等各方面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各国经济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其中一些国家如泰国、印尼甚至于濒临崩溃的边缘,经济危机引发了许多政治社会问题,泰国、印尼、菲律宾领导人被迫下台,政局不稳,人心浮动甚至引发骚乱。经济危机还打乱了东盟一体化的时间表,破坏了东盟的独立性,对今后东盟的内外关系具有深远的影响。一、稳定政局,进行政治社会经济改革是东盟近期内的主要任务维护政局和社会稳定是渡过危机恢复发展的首要条件。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3.
南亚形势的回顾与展望马加力1996年,南亚形势持续动荡,各国政局普遍不稳,经济改革困难重重,地区安全形势恶化,出现了新的热点问题。各国对华关系普遍改善,我在南亚的影响力有所上升。一在过去的一年中,综观南亚地区形势,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一)...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自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以来,其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发展,一直为世人所注目。1992年可以说是俄罗斯探索变革和经历磨难的一年。这一年,俄罗斯的形势是挫折大于成功,失望多于希望,原有的各种危机继续深化,不稳定因素有增无减。具体表现在:经济以20%的幅度收缩,通货膨胀率突破2000%,财政赤字6千多亿卢布,人民生活水平倒退许多年;经济改革步履维艰,休克疗法连遭挫折;政局持续不稳,权力斗争不断升级;民族冲突骤起,社会治安状况严重恶化。用叶利钦总统去年12月30日发表的新年贺词中的话来概括,就是“1992年是俄罗斯人民战后最困难的一年”。俄罗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跨进1993年的。在新的一年里,俄政府会拿出哪些治国安邦之策,4月份举行的全民公决会对政局产生何种影响,全年的总形势将如何发展,是看好还是堪忧,是朝着“转折的一年,稳定的一年”方向前进,还是沿着各种危机交织并发的轨迹继续下滑,人们都十分关注。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就俄罗斯今年形势的基本走向谈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1979年以来,加勒比地区风云变幻。中美洲各国人民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蓬勃发展,东加勒比一系列国家政局不稳,苏联通过古巴在这个地区加紧渗透,美国为了稳住“后方”而加强了反击。这一切使整个地区的局势动荡不安。  相似文献   

6.
今年上半年,印尼政局围绕着弹劾罢免瓦希德总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政坛风起云涌,导致了国家社会动荡不安,政局不稳殃及经济,造成了今年上半年经济大滑坡。 国会与政府热衷打政治仗,经济工作无暇顾及,经济增长放慢。由于各派政治斗争的白热化使高层无法有更多的时间去关心经济的发展与规划,极大阻碍了印尼经济的恢复。印尼政府制定的2001年GDP增长4.5%的目标难以实现,预计上半年只增长1.5%,远低于原定的计划。而国会对财政预算修订案一再推迟讨论,直到6月中旬以前经过近2周的激烈辩论,印尼国会才于6月15日通…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以来,东南亚政治形势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多年来一直比较稳定的东南亚变成了动荡多事地区。东南亚地区和平、稳定的局势受到了严峻挑战。金融危机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演化成政治危机,特别是印尼发生的动乱,使全世界感到震惊。柬埔寨因政治矛盾激化,冲突不断,局势动荡。缅甸政局不稳,处境严峻,困难加剧。越南、老挝政局保持相对平稳,但稳定中也有一些变化。这一切使得东南亚政治形势呈现出动荡不定、复杂多变的特征。一、泰国:经济恶化,政府更迭金融危机首先在其发源地泰国引发政局动荡。金融危机的爆…  相似文献   

8.
1992年,拉丁美洲国家以喜忧参半的心情度过了不平常的一年。一年来,拉美国家形势的发展极不平衡,一方面,在政治经济上取得了成绩,为今后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还面临着许多严重问题,给拉美政治经济的前景蒙上了阴影。这突出表现为:一些国家的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好转,一些国家的经济仍处在停滞状态,政局动荡不稳;一些国家的经济虽有增长,而政局却受到多种问题的困扰。拉美国家在经济和政治发展方面表现出来的这种不平衡性,正是1992年拉美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一、经济:喜中有忧就整个地区而言,进入90年代后,拉美经济开始缓慢复苏,1992年继续保持了稳定恢复、缓慢增长的势头。多数拉美国家的经  相似文献   

9.
刘才涌 《东南亚》2010,(3):63-66
2009年第四季泰国经济迎来复苏,然而全年经济萎缩2.3%,复苏步伐居东盟十国之尾,是自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的首次经济负增长。2009年泰国经济复苏缓慢的直接原因,从总需求角度看,是私人消费不振、私人投资大幅下降及存货减少;从总供给角度看,是农林牧业、制造业、旅游业产值下降。而近几年泰国经济持续低迷,其深层次原因则是政局长期不稳。  相似文献   

10.
1996年以来,菲律宾国内政治、经济形势进一步向好的方向发展。第二二季度国民生产总值比1995年同期增长77%以及9月2日拉莫斯政府与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签订和平协议是国内政治趋向稳定和经济转入荣景的最新标志。菲律宾长期以来给人以政局不稳,治安不靖,经济发展滞后的印象,人称“东亚病夫”。当前政、经形势的转环并非偶然,也非暂时性现象,而是拉莫斯政府自1992年6月执政以后,努力化解反政府势力,推行经济改革政策的结果。预计今后几年这种好的势头还会继续,并很有可能出现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7—8%的持续增长形势。一、化解反政府…  相似文献   

11.
尼日利亚是非洲大国,自1960年独立以来,经济经历了由发展到衰退的痛苦过程,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决策失误及政局不稳。10年来,尼政府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虽取得一定成效,但经济状况仍非常困难。拥有发展经济的巨大优势(一)尼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尼素有西非."天府之国"的美称,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适宜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造就了潜力巨大、品种丰富的农业。一批工业发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阿根廷全面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随着这一改革的深入,阿根廷经济虽然获得较快的增长,但是贫困化也同步加剧.贫困化不仅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和政局不稳,而且造成国内需求严重不足.因此,它已成为制约阿根廷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来西亚取得国家独立后的40多年期间,该国政府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了工业化和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了多个短、中、长期发展计划.使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均收入跃居东南亚国家的前列。但是.被快速增长掩盖了的弱点与隐患,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被暴露出来,该国在1998年出现经济大衰退.同时政局也发生某些动荡。目前,该国经济正从谷底回升,显示经济最困难时期已过去,预计1999年将能取得1%的实际增长率。经济形势的好转有助于政局的稳定。马来西亚政府呼吁全国人民全力配合,加速经济复苏。综观40多年来马来西亚经…  相似文献   

14.
1999年的南亚地区形势称得上是多事之秋 ,呈现出政局动荡、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的局面。尤其是印巴爆发的大规模武装冲突 ,不仅促使两国关系激化 ,还打破了南亚地区的均衡发展战略。继 1998年 5月印巴两国针锋相对地进行地下核试验后 ,南亚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一、党派斗争激烈 ,政局频频告急1999年 ,南亚各国政局不稳 ,是十分动荡和混乱的一年 :印度人民党被迫下台 ,三年内进行第三次大选 ;尼泊尔政权更迭 ,被迫进行大选 ;巴基斯坦发生军事政交 ,引起国际社会极度关注 ;孟加拉国纷争四起 ,政府地位岌岌可危 ;斯…  相似文献   

15.
印尼:艰难中缓慢回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亚洲金融危机对印尼经济的打击1.经济大幅度下滑 ,增长率出现负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印尼经济的冲击和破坏较大 ,时间最长。国内经济增长从1996年的8%下跌至1997年的4.6%。1998年政治、经济、社会矛盾总爆发 ,社会大骚乱 ,苏哈托被迫下台 ,经济出现13.6 %的负增长。1999年10月产生瓦希德民选政府 ,经济增长为0.23%。2000年政局不稳 ,政党纷争不停 ,阻碍经济复苏。印尼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26亿美元 ,1996年达最高峰的2250亿美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开始下滑 ,19…  相似文献   

16.
独立后,印度历届政府根据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环境,制定和调整其经济发展战略。虽然这些经济发展战略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重视农业、强调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开发人力资源以及增加就业、消除贫困等都是各个时期经济政策中反复强调的目标。应当说,这些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印度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刚进入九十年代,印度就面临动荡不安的国内国际环境。在国内,由于政局不稳,加上持续多年的教派冲突,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就走马灯似地更换了三届政府;在国外,西方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地缘政治不稳,资源国政局动荡,世界能源需求旺盛,能源价格持续飙升,再次凸显能源安全问题。我国能源安全外部风险上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8.
2月3日和3月7~8日,叶利钦正式访问格鲁吉亚;谢瓦尔德纳泽首次访问美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谢与俄美两大国元首会晤,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一、会晤的背景和原因 (一)格鲁吉亚面临困境,需要寻求俄美的援助。一年多的内战使格满目疮痍,3000多人丧生,30万人流离失所;国内政局一直不稳,反对派仍在兴风作浪;经济崩溃,80%的工厂企业停工停产,通货膨胀率以每月90%的速度增长,90%的居民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谢政权曾指望用政治和军事上的让步来换取俄罗斯的帮助,于1993年10月8日放弃了坚持一年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东盟国家从亚洲金融危机中进一步恢复;但印尼、菲律宾政局不稳,影响了两国经济复苏的速度和外资对东南亚的信心。东盟组织为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加快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东盟国家下一步如何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国内政治的稳定,特别是印尼、菲律宾、泰国的政治经济改革将对东盟的发展前景产生决定性影响。一、当前东盟政治经济情况主要特点  (一)东盟国家经济恢复进一步巩固。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东盟平均GDP增长率为-63%,1999年恢复到4%,2000年进一步恢复为6%。[1]近两年全球经济形势好转,美…  相似文献   

20.
缅泰两国相邻,有1799公里长的边境线,缅泰两国在历史上有过密切交往。1988年,缅甸军政府上台执政,由于西方封锁及内政不稳,缅甸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政局的逐渐稳定,缅甸把发展经济摆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实施了改革开放路线,国家经济有了较大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