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紧密结合,是当代科学社会主义标志性特征形成的基础。基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方法,把尊重和发现人的价值作为逻辑起点,从经济共同富裕、政治人民民主、文化繁荣发展、社会公平正义、生态和谐共生等方面梯次展开,最终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建构了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标志性特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度融合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现代化发展趋势,正在形成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且具有普遍价值的现代化范本,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生态转向,逐渐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与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践创新,实现了现代文明观的转型、现代化发展理念的超越、现代化建设模式的创新和现代化全球视野的拓宽,开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取得了丰富的建设经验:生命共同体思想是生态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对生态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生态共享是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节点;党的领导是生态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22)
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各国关注的重点,现代化理论则是二战后全球化高潮背景下形成的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框架。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都要归结于人这个主体。可见,现代化也不仅仅是单方面社会、政治、经济或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要真正实现社会现代化,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本文在分析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当前社会发展状况出发,指出在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性,并从建构原则、目标选择和基本途径等方面提出如何建构我国人的现代化体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21,(7)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制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够沿着社会主义方向高效推进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包括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巩固和健全 ,教育的全面革新和进步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6.
正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质是实现制度现代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制度革命。正是站在制度变革的高度,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明确提出了改革的总目标和总任务,这就是,"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邓小平关于制度变革的一系列精辟论述,实际上包含着通过制度改革实现制度现代化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共同处于思想政治教育多主体认知系统中的关系,只有在这样一种关系中,才能认识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力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的全面进步又进一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征。现代工业文明能够高效改变自然界,但也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中国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中国现代化是在不断探索中推进的。以快速自发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方式,使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环境的代价。新时代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是我们的主动抉择和理论自觉,摒弃传统粗放式发展方式,形成生态文明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施严格的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持的奋斗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有着不同的话语表达,分别表现为:以完成工业国转型为追求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指向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愿景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进程,从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实践中汲取智慧、总结经验,有助于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总体来看,其经验与智慧可以概括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根本保证;实现人民利益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价值旨归;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认知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科学依据;对发展阶段的系统谋划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战略安排。  相似文献   

11.
张雪君 《求知》2016,(4):7-9
正坚持党的领导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一,"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带领人民团结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任。"十三五"规划建议实施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才能够顺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的具有公共性意蕴的现代化新路,是对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忠实践行和时代拓展。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互动不仅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现实存在形式,也构成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出场语境。基于物质生产关系和人际交往关系的关系理性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发展动力,通过自由人联合体实现公共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真实公共性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意涵实质。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为新时代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指导,它启示我们要以依靠现实的人为实践主体,以立足现实的社会为存在基础,以推动公有制为主体的物质生产为根本动力,以培育互依性的人际关系为价值指向,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核心内容,以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愿景,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本清源、厘清思路、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把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作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提了出来。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否科学有效,对于整个国家的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的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都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紧密联系。只有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系统研究现代化问题,但他关于社会发展理论、资本主义及资产阶级社会的论著中已涉及到现代化问题,具有丰富的现代化思想.如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面临许多复杂艰巨的难题,认真研究马克思的的现代化思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借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共产主义的目标追求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历史与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桎梏,更新了社会主义的实现方式,为广大后发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全新选择,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已经初步构建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丰富了现代性的内涵,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在21世纪中国守正创新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正,创“人的现代化”之新;守“尊重自然”之正,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新;守“人是社会关系总和”之正,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之新,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内在实质的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守“生产力”之正,创“新质生产力”之新;守“人的利益”之正,创“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之新;守“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群众观”之正,创“人民江山论”之新,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发展动力的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守“世界历史理论范式”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念”之新;守“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模式”之新;守“共产主义文明道路”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之新,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7.
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那么其核心价值取向就是要寻求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道。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江泽民同志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和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些思想深刻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关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9,(11)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理论深刻地批判了发达工业社会的极权主义特征,即政治对立面实现一体化,人们的生活方式被同化,高层文化符合现实,人们的思维方式成为单向度的。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政治、生活、艺术、思想领域等都是单向度的,人们丧失了批判、否定的能力,成为单向度的人。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单向度的人"理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加强人的独立思考与判断,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30)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必要的思想保证,而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进而论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意蕴;最后就二者辩证关系进行研究。以期对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制定和实施社会和谐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这些论断,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现代化架构的突破,又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拓展,制定社会和谐发展战略必须以社会主义本质论为依据,实施社会和谐发展战略必须创新党的治国方略和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