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群众》2019,(23)
<正>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注重发挥青年的巨大力量,引导青年群体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更加积极地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担当忠实信仰与坚定捍卫马克思主义、始终学习与自觉实践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广大青年要自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勇于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争做新时代奋发有为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3.
粟超 《重庆行政》2017,(6):93-9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此同时,大会同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并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文化自信再次置于相当高的战  相似文献   

4.
正本书既是一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的重要通俗理论读物,也是一部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导读物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是决胜"第一个百年目标"和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只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才能为广大青年奋勇投身新时代、接力建功中国梦构筑崇高的精神支柱,注入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0周年。值此之际,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常务副主席何维联名发表文章《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勠力践行新型政党制度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文章指出,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展现出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并已载入我国宪法,确立为基本政治制度之一。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将这一制度系统论述为"新型政党制度"。今年7月以来,在中共中央统一部署、指导、支持下,农工党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引导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从奋斗历史中回望初心、从工作实际中检视初心、在奋进发展中砥砺初心,汇聚全党力量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全面践行新型政党制度,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新局面。文章分为"回望多党合作初心,农工党在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确立发展完善过程中奋勇前行、积极作为;检视多党合作初心,农工党在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中使命艰巨、责任重大;砥砺多党合作初心,农工党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进程中目标坚定、步履坚实"三个部分,回顾了70年来,一代又一代农工党人与中国共产党勠力同心、赓续奋斗,建立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以实际行动践行新型政党制度的光辉历程;明确了当前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为什么""干什么""求什么";同时,向全党提出新的目标要求,即要以深入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为重要契机,实施政治建党、人才强党、履职兴党、作风固党、制度治党"五大战略",推进思想政治、组织、履职能力、作风、制度"五大建设",实现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五大目标",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凝聚共识、贡献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以及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重大命题,而答案的密钥就在于合作初心"牢不牢",携手前进"能不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发挥"好不好"。当前,我党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正是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回望初心、检视初心的有力举措。本刊特稿栏目刊发此文,希望农工党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研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落实政治责任,践行新型政党制度,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信是在新时代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实现文化自信要从"根"上寻找力量,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为起点,努力在新时代弘扬革命文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筑牢发展根基,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正>人大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内容。坚定人大制度自信,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鲜明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起着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只有切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优势,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应对时代挑战,用"中国之制"推动"中国之治"。一、坚定制度自信,为国家治理提供坚实基础《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信仰信念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在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我们增强"四个自信"最坚实的基础.这些重要论述,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坚定中国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进一步深刻回答了"为谁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以及如何培养青年"这一根本问题。新时代的青年工作,要努力将新时代习近平青年思想深入贯彻到青年工作中去,明晰新时代青年工作的坐标方略、基本原则、培养目标和教育之重,积极引导青年"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始终坚持"党管青年"原则,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青年,加强青年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和创新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又要注重青年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各高校要营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浓厚氛围,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精神动力,要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明确"两步走"战略安排,为青年履行责任和使命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熔铸了文化自信丰厚的历史底蕴、鲜亮的文化底色和科学的时代涵养,体现了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坚定文化自信是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现实需要提出的,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华文化立场、中华文化认同、文化发展形式、文化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
坚定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只有坚定文化自信,铸就民族之魂,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4.
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历史走来,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而来。重温既往,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原则,对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来、内涵及其意义,对不忘初心、继往开来,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一、社会主义从历史走来"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自从劳动创造人,人类社会产生以后,面对自然压迫和社会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问题,体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融会贯通和科学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和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新时代"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问题;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论断;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观点;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论断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16.
申坤 《桂海论丛》2018,(4):10-15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结构。从"道"与"器"相统一的角度看,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理论内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指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等"道"的层面的建设;二是指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提供各种丰富多样的精神食粮和文艺作品等"器"的层面的建设。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和战略意义出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跨时代的现实意义,以文载道,载"道路、理论、制度"之道,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框架;以文化人,以文艺之思想底蕴、精神力量、艺术审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探索新时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途径;以文会友,以文化交流超越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冲突;以文辅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前进》2018,(12)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11月14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改革开放重大意义和伟大成就,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继续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把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  相似文献   

18.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建设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性质和方向的一致性。意识形态建设是文化自信内蕴的本体问题,意识形态自信是文化自信的硬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都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属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深化意识形态建设来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才能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导航定向、凝心聚力。着眼思想文化多元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要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与坚定增强文化自信内在的逻辑同构性和价值内契性,从而不断开辟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境界,筑牢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精神根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广大青年的利益相关性极为密切。当代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具有重要意义。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当代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面临深刻挑战。因此,必须积极推进当代青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水平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性质和宗旨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刻的人民性意蕴。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人民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彰显的根本力量。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是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展开,因此,在新时代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国家治理实践中不断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升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