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疫情冲击下,我国线上消费快速发展并催生出一批新业态新消费模式。步入"新消费时代",人们对"新消费"的需求和依赖逐渐转化为消费习惯,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相较于以前的"买什么""如何买","新消费"更重视"买得好""有品质"。面对目前存在的供需不匹配、供给不足等现象,亟待通过供需两端齐发力,以"新消费"引领供给创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以更高质量满足消费需求,从而促进消费和产业"双升级"。  相似文献   

2.
"消费降级"现象的产生是消费与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消费降级"并不等于品质的下降,其实质是更为经济实惠的消费方式,是供给多维发展的结果。因此,要理性科学地看待"消费降级"现象,发挥"消费降级"对市场的积极作用,促进生产与供给的可持续发展,引导消费者进行合理理性的消费。  相似文献   

3.
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之一的消费是"跛脚";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在资源、生产要素供给、市场、环境等方面是不可持续的。湖北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错位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满足国内消费需求,通过消费的较快增长带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务,第一条就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在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优化经济结构最关键、最核心、最基础的是优化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比例. 投资、消费、净出口三者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跟踪预测表明,"十一五" "十二五"期间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三大需求对云南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如附表一所示.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基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打造以新基建和生活服务有机融合为核心的生活服务新基建,以保障民生、稳定就业、服务中小微企业为抓手,实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匹配、深化供给侧改革和消费升级的协同,能够有效地提升经济活力、改善经济结构、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此次疫情期间,生活服务新基建  相似文献   

6.
作为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经济引擎、全国工业重镇的辽宁中南部(简称辽中南)地区,在"十二五"末期,经济出现"断崖式下跌"。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说,主要原因在于辽中南区域经济结构的长期失衡,包括产业结构失衡,以及需求、消费和要素结构失衡。破解困局的关键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从产业结构、要素市场和制度保障三方面入手,逐渐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7.
《小康》2021,(2)
正扩消费方面,将着力挖潜消费能力、增加公共消费;促投资方面,新基建和制造业投资等投资力度将再加码,城市更新、现代物流等也将迎来更多机会。"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发展格局下扩内需成关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扩大内需、构建强大国内市场作出系统安排,要求"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提出"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并明确了扩投资促消费的新路线图。  相似文献   

8.
如何客观把握海南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这对转型发展的实践很重要。消费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消费供给不相适应是海南经济生活面临的突出矛盾。笔者在海南经济科学运行研究中提出:一要着力解决消费需求与消费供给的突出矛盾;二要抓住消费主导经济转型的历史机遇,尽快实现重点突破;三要加大文化、教育、医疗的投资与市场开放;四要创造民营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9.
冯树春 《群众》2024,(4):10-11
<正>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激发消费潜能既是疫情防控转段后恢复消费的迫切需要,也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必然选择。2023年消费成为我国及我省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2024年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需要进一步有效激发消费潜能,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6,(4)
正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淡化,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这一变化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中国宏观调控思路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偏重供给侧调控。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5年底在北京落下帷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下中国政经语境中最热的词汇。除了宏观调控方向性的转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作  相似文献   

11.
<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供给质量和全要素生产率。"十三五"时期,广西要奋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和方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发展壮大稳健的实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引进增量,优化存量来补短板,实现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和做优结构。广西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当前,我国的文化消费质量依然偏低,文化消费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对此,我们需要从需求方、供给方、引导方、协调方四大方面入手,扩大文化消费需求、增强文化消费供给、合理监管文化消费市场、优化营商环境,从而提升文化消费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在消费升级的总趋势下,在某一段时间某一类人群可能会有消费降级现象,这也只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副产品"。消费与生产是经济发展的双轮。一方面,需要通过政策释放消费潜能;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创新从供给侧拓展消费空间。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21,(2)
正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重点任务,提出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总目标。实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而从现在开始到实现碳达峰只有10年时间,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加快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转型需求,  相似文献   

15.
刘容 《重庆行政》2021,(3):110-111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经济,经济增速下滑,经济主体受困,金融风险加大,内外经济失衡.为应对严峻情况,中央及时作出"六稳六保"工作安排,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中提振文旅消费内需成为关键抓手.疫情发生时,正值春夏季文旅旺季的重庆市文旅市场遭遇重创,虽然重庆市相关部门已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开展了第五届"文旅惠民消费季"和"文旅企业营销创新补助计划"等两项重点工作,但短期内面临疫情防控阻碍流通、文旅消费乏力等难题,中长期仍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创新产品供给、收入支出匮乏、消费环境氛围提升等挑战.目前,在疫情逐步好转的有利局势下,需凝心聚力,把握良机,长中短期结合分步实现文旅消费回补,促进文旅及相关产业企暖回温.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6,(10)
正当前,江苏经济发展存在着较明显的结构性问题,必须通过结构性改革来解决。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江苏才能加快发展"动力切换",加速经济"升级换挡",实现稳增长、促转型齐头并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升级换挡"的迫切要求在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江苏实现经济"升级换挡"、培育发展新优势,具有重大意义。——经济面临下行的"压力",亟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新常态",江苏经济增速下滑的压力正在逐渐加大。"十二五"期间,全  相似文献   

17.
"分享经济"不仅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而且也能助力社会治理的供给侧改革,推动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三降一去一补一改"。这种助推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维度:分享经济弥补社会制度供给短板、剩余分享提升社会产品供给质量、新型社群增加社会主体供给种类、多元角色改善社会关系供给弹性。  相似文献   

18.
"情义"经济出现的客观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主观原因是居民追求优质体验的美好生活需要。"情义"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供给创新以及消费升级,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发展"情义"经济,既要把握好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也要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19.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着总量过剩、结构性短缺的供需失衡问题,无法很好地满足农民对高质量文化生活的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为基本思路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体系改革,应当调整文化服务内容、优化文化服务结构、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实现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20.
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有力支持,然而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出现了金融供给脱实向虚、有效金融供给不足、无效金融供给泛滥等问题。为此,应以供给侧改革思维指导金融市场发展,在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不断完善金融供给体系,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实现金融供给和实体经济需求之间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