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标志性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昭通是云南省脱贫人口最多和搬迁规模最大的地级市。全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5.47万人,占全省搬迁任务的28.5%,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373个,其中万人以上安置区有9个。但“搬得出”不等于脱贫攻坚任务的终结,如何强化“稳得住、能致富”的搬迁后续扶持,  相似文献   

2.
赵祖湧 《创造》2021,29(10):73-78
易地扶贫搬迁是扶贫攻坚时期的新生事物,对扶贫脱困起到了重要作用,成功地解决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扶贫难题.在扶贫攻坚中,形成了较为庞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体(以下简称"移民"),建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以下简称"移民社区").如何做好这庞大移民群体即移民社区的管理工作,关系到能否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平利乡调研时强调的"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去,才能安居乐业"的指示精神,能否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落下"的要求,使移民社区得到长足发展,同其他城镇社区一道在全面小康路上共同迈进,这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搬迁后的安置点中有许多民族社区。在这些社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可以有效整合社区各族群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各民族走向共同富裕。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存在文化冲突、融入困境、治理薄弱、群众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为了更好地推进安置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安置群众的法治素质、提升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形成多元化的社区纠纷解决机制等法治路径来加以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4.
正"齐心铺就幸福路,携手共建新家园。"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城西社区安置房洁白的墙面上,这14个红色大字格外引人注目。社区里,老人悠闲地散着步、唱着山歌;学校里,孩童的欢声笑语不时响起;扶贫车间里,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搬迁群众忙着手头的工作……如同城西社区的美好生活图景一样,在全区50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扎根社区、安居乐业的景象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贵州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率先在全国启动规模空前的异地扶贫搬迁工作,总规划搬迁贫困人口188万人,截至2019年2月,累计搬迁入住132万人,剩余的也将于今年全部搬迁入住。为做好以搬迁为主转变为后继扶持和社区管理工作的"后半篇文章",贵州省民政厅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民政部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6.
正"十三五"时期,河池市为有效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难题,全市共搬迁18.216万人,搬迁规模全区最大。近两年来,河池市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创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七大后续服务",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住得下、有保障、能致富,成效显著。易地扶贫搬迁"七大后续服务"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服务。一是按照"县-乡镇(街道)-安置点-楼  相似文献   

7.
区内视点     
正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最关键战役1月14日,自治区主席陈武深入大化瑶族自治县贫困山区调研扶贫工作。他强调,"十三五"我区有100万贫困群众需要易地扶贫搬迁,占全国的1/10,这是我区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增  相似文献   

8.
吴海燕  李林  刘伟 《创造》2023,(3):66-71
<正>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时期,云南省实际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涉及搬迁群众150万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99.6117万人)。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居全国第3位,占全国搬迁总规模的1/10。其中,19个万人以上大型安置区都属于城镇安置,占全国的27.14%,  相似文献   

9.
《贵州政报》2023,(1):20-23
<正>黔府办发〔2022〕28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有关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0个部门《关于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指导意见》(发改振兴〔2021〕524号)、《贵州省物业管理条例》、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有关意见等要求,为切实做好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蒋健 《创造》2021,29(10):65-72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奋斗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带领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历史.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世界、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政治承诺,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困扰中国人民几千年的绝对贫困从此成为历史.在这场党带领人民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全国共有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其中有960万农村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搬迁摆脱贫困,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云南就有150万人(包括99.6117万建档立卡户),他们有的就地后移,有的离开世居的农村进入城市,成为新市民.这些环境、生活、身份等的变更,既为搬迁群众后续过上美好生活创造了条件,也让搬迁群众后续能否稳得住、能否适应新环境新生活面临各种风险考验.本文主要就云南19个万人以上城市化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面临的变更风险及其治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在县城住进新房子,只花1万多元钱,硬是享福哟!"83岁的罗爱秋是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说起现在的生活,笑得合不拢嘴。罗爱秋一家人原来住在大山里的破旧砖瓦房中,出门就是坡,腿脚不便的他还曾摔伤过。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生活十分方便。在环江各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像罗爱秋这样告别大山的搬迁户有4360户。"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为避  相似文献   

12.
正搬得出还要住得下、有收入、能致富,如何写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是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图文聚焦,一起来领略我区各地搬迁户生活的巨变——配套设施样样全安家乐业像花园如何留住搬迁户的乡愁?百色市乐业县花坪镇政府将安置点旁71.21亩的土地进行整平规划,创立"微田园",供搬迁群众栽种果蔬。"有了微菜园,不仅减少了日常生活开支,还可以吃到安全卫生、新鲜的蔬菜,真的很好。"搬迁户吴营福说。  相似文献   

13.
正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探索的"党建联抓、自治联管、产业联动、就业联创、文化联办、服务联动,全力带动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的"六联一带",以及通过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服务"三驾马车"共同发力的"三社联动"机制,为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最后一公里"终端服务开启了全新的尝试,探索出了易地扶贫项目从"移民新村"向"移民新城"迈进、群众安居乐业的可行路径。易地扶贫搬迁对搬迁户意味着什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城西安置区的搬迁户覃林云说:"搬迁后,开启了我的幸福新生活。"  相似文献   

14.
王铖 《今日民族》2020,(6):9-11
正漂亮的楼房,干净的道路,宽敞的运动场,这里是赵香涵的新家。2018年12月,12岁的她和78岁的奶奶陈绍英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老家威信县庙沟镇马河村搬到了这里,新房间、新学校、新同学,这里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新的。赵香涵的新家位于威信县龙溪小区,这里居住着扎西、水田、双河等7个乡镇的易地搬迁对象879户3901人,其中少数民族676人。小区紧邻县城,占地422亩,建房7栋919套,是威信县内建设规模最大、搬迁人数最多的集中安置点。  相似文献   

15.
正春寒料峭,但是对于柳州市融安县遂融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寒冷并不可怕。特别是对刚搬迁到融城、康欣两个安置小区的孩子们来说,终于可以在五彩缤纷的操场上愉快地玩耍,是一件十分高兴和值得骄傲的事。融安县遂融幼儿园是粤桂扶贫协作援建项目,幼儿园占地16亩,是融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融城、康欣两个安置小区的配套项目,主要接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儿童入园,解决安置小区贫困户子女入园难问题。目前幼儿在园人数是269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户幼儿165人,当地教育部门抽调了全县的优秀幼儿教师任教,全力打造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的快乐家园。  相似文献   

16.
正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是解决"一方水土不能养一方人"的贫困人口,从根本上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环境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如何把好事做好,使贫困户乐意搬、住着美、不背债、能致富,我们切身感受到,规划选址和建筑设计是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解决脱贫的重要基础和根本环节。通过我们对郧阳区、郧西县的规划选址和建筑设计的实践和探索,深深体会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规划及建筑设计应做到"五要"。  相似文献   

17.
正白天在原来居住的村子发展产业,晚上返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享受惬意的城镇生活……在贺州市八步区桂岭镇,大家把他们称为"两栖"农民。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贺州市八步区桂岭镇共安置易地搬迁贫困户773户3967人,他们分别安置在八步区的厦岛、莲塘和桂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在这里,"两栖"农民比比皆是。虽然是隆冬,但搬迁户徐海梅的老家——距桂岭镇10公里外的贫困村桂开村马颈屯依然满山翠绿,山坡上的砂糖橘硕果累累,山林下放置着一个个蜂箱,成群的三黄鸡在林下争相觅食,徐海梅夫妇正从蜂箱中提取蜂蜜。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三个"扶贫日"。此前不久,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印发《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计划5年内对近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着力解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迁出区域范围涉及22个省份的约1400个县。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场"硬仗"。今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易地扶贫搬  相似文献   

19.
正为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好我区易地扶贫搬迁家庭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扶持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18年8月7日印发《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持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对2016-2019年间已实施搬迁或计划搬迁的15.98万户71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通过摸清底数、开展技能培训、开发就业岗位、组织劳务输出、提供就业服务、扶持创业、加强权益保障等多渠道引导和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以下简称搬迁劳动力)就业,做到全覆盖、全帮扶,确保  相似文献   

20.
<正>广西有71万农村贫困人口采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方式成功脱贫,与全国同步迈进小康社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广西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就必须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增收,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当前,由于我区搬迁群众文化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