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近年来,重庆市荣昌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抓手,创新开展新时代"新风小院"创建工作,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增强了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乡村振兴有效治理的一场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8,(23)
正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重视和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部署,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乡村是文明实践的落脚点,如何更好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命题、新任务。作为基层工作者,必须在三个着  相似文献   

3.
张光勇 《重庆行政》2014,15(5):41-42
正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中的乡村治理机制,既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神的实践探索,也是巩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内容,对于完善治理体系建设,实现农村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当前重庆市乡村治理面临的三大障碍现阶段,重庆市乡村治理面临诸多障碍:一方面,群众有些不满;另一方面,干部颇有怨言。究其原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22,(11):44-45
今年以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文化“两创”、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五为”志愿服务为主要方式,以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为落脚点,高品质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2018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县、乡镇、村三级为单元,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在县一级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乡镇一级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行政村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从而打通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文明实践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事件,它不仅是涵养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向下扎根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群众》2021,(6)
正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深入推进"万村善治"工程,有效保障农民群众各项权利,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县级试点和示范村镇建设。早在2019年9月,泗阳县、江阴市被确定为新一轮省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主题分别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村社分离改革。同年12月,江阴市、海门市、邳州市等7地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市、区)。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试验区针对乡村治理的短板弱项,以党建引领、科技支撑,健全自治、法治、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以来,崇左市宁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讲党史厚植爱党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8.
《今日浙江》2021,(20):后插4-后插5
作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单位,建德市回应群众关切,持续向机制创新、数字赋能、多元共治方面借力量、求突破,全力推动"枫桥经验"的建德实践,不断提高社会治理专业化智慧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浦北县将"美丽浦北党旗红·清洁乡村争先锋"活动作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抓手,各党组织深入农村基层一线,通过"召开一次动员会议、组织一次集中整治、建立一批党员清洁示范区、开展一次考评验收、评选一次清洁先进典型"的方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难事,与农民兄弟一起,建设美丽乡村。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参加清洁活动6万多人次,参与群众达100多万人  相似文献   

10.
正习总书记高度重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从战略和全局上作出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决策。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习总书记强调:"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的重要目的。  相似文献   

11.
董宇 《创造》2021,29(12):37-40,5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①这一重大判断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就乡村治理而言,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在乡村振兴中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进乡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还意味着我们要以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卫生等多维度、多层次的需求.因此,新发展阶段的乡村治理,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三治"结合,汇集乡村善治的向心力、支撑力和协同力.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8,(22)
正今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公布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名单,海安是50个试点中的一个。9月4日,海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率先揭牌,并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覆盖市、区(镇)、村(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短短两个月时间,已建成市级中心、五大专业平台、六类文明实践基地,实践所10个,实践站223个,下延设置实践点500个,全面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标志着我国现代乡村治理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基于改革开放百村中典型乡村的再调研,从实践层面剖析乡村治理经验,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历史节点上的理论准备。新时代乡村治理面临实践上的重构,需要治理资源再配置,这就要遵循治理的一般规律,引入现代治理的新理念,遵循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魂"三治融合"的原则,战略层面优先规划制定现代乡村治理的实践体系,决策层面打造现代乡村治理多元共建共治的实践格局,工作层面建设现代乡村治理组织协同的实践机制,不断提高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和治理能力,努力实现协调和谐共享的现代乡村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4.
唐德华 《当代广西》2013,(14):23-23
<正>浦北县将"美丽浦北党旗红·清洁乡村争先锋"活动作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抓手,各党组织深入农村基层一线,通过"召开一次动员会议、组织一次集中整治、建立一批党员清洁示范区、开展一次考评验收、评选一次清洁先进典型"的方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难事,与农民兄弟一起,建设美丽乡村。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参加清洁活动6万多人次,参与群众达100多万人  相似文献   

15.
《精神文明导刊》2022,(6):43-43
河北省任丘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中,探索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工作机制,创新实施“十五米志愿服务圈”工作法,明确“有困难找队长”服务理念,队长担当作为、邻里守望互助,形成“自下而上”长效推动的良好工作局面,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相似文献   

16.
<正>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中,海南以海口市琼山区、美兰区两个国家级试点为带动,紧密结合全省社会文明大行动,积极探索有效的工作路径,用心用情为群众提供服务,采取有效措施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取得了一定成效。多种方式服务群众我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多措并举,为群众提供服务。具体有以下几点:融合联动,夯实基础。一是与"三下乡"活动紧密融合。充分利用2019年元旦、春节期间"三下乡"活动形式多样、气氛活跃、百姓  相似文献   

17.
"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是源于实践并得到政策确认的重大制度创新。揭示实践的真实面向,从中汲取经验,已成为推进其建立健全的当务之急。鄂西南H县通过廓清村两委职能、健全村民议事机制、组建村民自治团体创新了自治,通过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大力进行法治宣传、广泛开展法治创建、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加强了法治,通过推进移风易俗、落实道德宣传、树立道德榜样夯实了德治,并将"三治"结合于治理主体、治理平台以及治理途径之上。上述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促使其乡村治理体系得以转变、民主治理的基础有所增长、脱贫难题得以解决。但其亦存在"三治"内在关系不明确、乡村治理力量未充分调动、"三治结合"地区差异过大等问题。从H县的实践经验来看,"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必须注意厘清"三治"的内在关系,确保"三治"融合于乡村治理实践,落实党政领导下的多部门协同治理,注重乡村治理与土地流转相结合以及发挥人才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郁南县通过推行"干部下乡",在政府主导、干部引导下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实效。郁南县的"干部下乡"探索既促进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丰富了农村基层治理的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部署,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基础工程。去年以来,徐州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为主线,抓好贾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的契机,先行探索,面上推广,着力在抓导向、抓融合、抓动员、抓创新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凝聚群众、引导群  相似文献   

20.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来,如何建设自治、法治、德治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三治融合"对乡村基层治理的作用不仅引起学界探讨,而且是基层工作者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着眼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强乡村治理能力的背景下,分析走"三治融合"之路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实践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