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在他为官40年里,"经世自励",廉洁奉公,留下了许多佳话。1838年11月,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前往广东禁烟。当时,别说是钦差大臣,就是一般京官出京,也是前呼后拥,派头  相似文献   

2.
<正>物华天宝,孕育代代精英;人杰地灵,留下无数诗词名篇。清朝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诗尤其令我喜爱,因为他的爱国精神令人敬仰。我曾专门到广东东莞虎门鸦片战争纪念馆去瞻仰了林则徐的塑像,站在林则徐铜像前,我向这位民族英雄行了三鞠躬。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奉朝廷之命赴虎门禁烟。道光22年(1842年),鸦片战争的惨重失败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极其耻辱的一页。当时,腐败的清王朝为了在文武官员中铲除异己,将禁烟英雄林则徐、邓廷桢发配、流放到边疆——当时还是一片荒漠的西北边城伊犁。彼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9,(20)
<正>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人,清朝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官至一品。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因虎门销烟、奋力抗英而闻名中外,成为一代名臣和民族英雄,为后人称颂。虎门销烟后林则徐遭到投降派诬陷,在被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他仍忧国忧民,不为个人的仕途坎坷而唏嘘,写下了著名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我也  相似文献   

4.
黄翠芳 《传承》2010,(15):72-73
林则徐最为人所知的是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在世人看来,林则徐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有着强烈的济世情怀,为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然而,林则徐也向往恬淡、平凡的生活,在他为官时也产生过隐退心理。侍亲不能、妻子的影响、疾病、官场的打击等,这些都曾导致林则徐产生过求退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林则徐在上海的足迹《上海电视》第25期发表文章透露,纪录片《林则徐在上海》正在拍摄中。文章说,林则徐在1823年至1836年间,历任江苏按察使、布政使、巡抚等职,这是他一生中为官任职最长的地方。当时上海属江苏辖区。此间,林则徐的足迹遍及上海,巩固海防...  相似文献   

6.
名人与澳门     
澳门是镶嵌在南中国海的一颗明珠,也是国人看世界的窗口。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仁人志士都在澳门留下了他们奋斗的足迹。19世纪以来,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利用澳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开展革命活动。图为1888年10月孙中山先生与友人合影。前排左起:杨鹤龄、孙中山、关心焉、尤列;后排为关景良林则徐———禁烟·布防·抗击外来侵略者林则徐,被誉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的雕像如今陈列在澳门莲峰庙广场南侧的林则徐纪念馆中。他站在海边,举目远眺,忧国忧民之情跃然眼前。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3月,…  相似文献   

7.
林则徐最为人所知的是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在世人看来,林则徐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有着强烈的济世情怀,为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然而,林则徐也向往恬淡、平凡的生活,在他为官时也产生过隐退心理.侍亲不能、妻子的影响、疾病、官场的打击等,这些都曾导致林则徐产生过求退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高峻 《政协天地》2013,(1):68-69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1842年12月),林则徐抵达伊犁惠远城。伊犁将军布彦泰一向敬重林则徐,存有关边防政务的重大问题上,不时向这位被朝廷谪戍的“罪臣”请教,并委林则徐以实务——执掌粮饷处。军饷和粮秣是伊犁驻军的重要依托。这使林则徐倍感振奋,他认为巩固边防,解决军饷和粮秣,搞好屯田是主要途径,而关键是兴修水利。  相似文献   

9.
唐立鹏 《长白学刊》2012,(3):118-121
林则徐对西方国际法的引进,不仅限于对《各国律例》个别语段的摘译,而且渗透在他所主持翻译的其它西文资料中。在与英人交涉的全过程中,林则徐始终坚守了主权、公义的原则,却没有史料认定这都是他有意识运用国际法的行为。不过十分清楚的是,后期林则徐积极主动地研究国际法并以其作为外交斗争的武器,表明他对国际法认知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林则徐在引进西方国际法方面的贡献需要重新评估,其最早将西方国际法著作介绍到中国的历史事实应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清代乾嘉时期,福建出了两位声名显赫的人物林则徐和梁章钜。当时福建著名的经学家陈寿祺对林则徐与梁章钜评价极高,他说:该省百年以来,先达具经国济世之略者很少,只有梁章钜和林则徐两人“出冠伦魁,能宏此远谟”。梁章钜(1775—1849年),字闳中,又字芷林,晚年自号退庵,祖籍福建长乐,清初徙居福州,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  相似文献   

11.
我是林则徐的第七代孙林山,现在南京军区空军部队服役。先祖林则徐生有三子,我是第二子林聪的后代。目前先祖林则徐的后裔已到了第八代,共200多人,分散在福州、美国、德国、新加坡、巴西、台湾、香港等地。香港回归,是先祖的遗愿,也是他的八代后裔15O多年的梦想。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的签订,令先祖林则徐终生遗憾。他一生对国家对人民忠心赤胆,梦寐以求的就是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尊严,虎门销烟的壮举便是他报效祖国的具体体现。然而,在腐败的封建制度下,他的弘誓大愿无法实现,面对香港被掠夺,他心如刀绞,最终发出了“无可…  相似文献   

12.
1839年6月 3日中国民族英雄林则徐 在虎门销烟,共化去烟土119万公斤,如此大规模地销毁鸦片史无前例,林则徐由此成为国际禁毒先驱。6月,让我们缅怀英雄的伟绩,与世界人民一起痛诉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联合国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记者近日采访了林则徐的五世孙凌青先生和他创办的林则徐基金会。 在凌先生摆满古籍的客厅,一帧林则徐的彩色画像引人注目,给幽暗的客厅增添了亮色和生气,使人感到林则徐的事业仍在继续并蓬勃发展着。的确,今天禁毒已经成为世界人民一项共同的事业,凌先生更是以自己特殊的方式纪念家…  相似文献   

13.
晓芳 《今日广西》2014,(10):26-26
海盗一词,充满杀气,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男子,似其实,在清朝中期的时候,有一位女海盗曾令清军闻风丧胆。鸦片战争爆发后,被清朝政府招安的这名女强人还曾作为林则徐的“参谋”抵抗英军.  相似文献   

14.
说到林则徐,那是大名鼎鼎的民族灭雄,无人不晓;可是,提起张师诚,就没几个人知道了,因为这张师诚也确实没有多大的功业可资炫耀,但他发现和提拔了林则徐,是他人生中最得意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林则徐与云南矿冶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爱国者林则徐,在近代中国面临资本主义入侵的民族危难时刻,第一个举起了反帝斗争的旗帜,领导了禁烟运动和抗英斗争,功垂千古,彪炳史册。但对于他任云贵总督期间的功过是非,史学界曾一直以其屠杀过回汉人民起义而一味责备,进而否定他的全部功绩。这是不公正的。就在这一时期,林则徐为振兴云南矿冶业作出了他力所能及的贡献。讨论这一问题,有助于正确评价林则徐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是一代伟人林则徐诞辰220周年纪念。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福州林则徐基金会、香港大公报合办的“林则徐史迹”展览,于2005年11月10日起一连10天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展出。笔者有幸被邀出席揭幕礼和参观展品。是次展出的一百多幅图片和数十件(套)奏摺、日记、手书、家信等文物资料,突出再现了林则徐一生效忠国家,爱民若子的事迹,令人心生敬佩,也对林则徐的生平、识见、才干及政绩有更深层的认识。林则徐(1785-1850),清福建侯官人。嘉庆年间,先后外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河东河道总督。道光十二年授江苏巡抚,5年后升任湖广总督。是…  相似文献   

17.
林祝光 《政协天地》2008,(Z1):83-83
2007年10月22日,陕西蒲城林则徐纪念馆正式开馆,这是全国首家私人筹建的林则徐纪念馆。林则徐的纪念馆为什么会出现在蒲城?这就得从林则徐和蒲城籍爱国名相王鼎之间的深厚友情说起。王鼎和林则徐都是晚清爱国名臣,林则徐在遭奸人陷害的时候,当时的军机大臣王鼎极力举荐,  相似文献   

18.
师婕 《中国减灾》2007,(4):40-41
提起林则徐,许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虎门销烟。其实,林则徐除了禁烟这一使他彪炳史册的壮举外,还有更多为民所称颂的事迹,比如治水。如果说后来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禁烟只是昙花一现,那么他治水的功绩,却是百姓心中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19.
220年前的8月30日,中国诞生了一位历史巨人——林则徐。林则徐禁烟抗英的光辉业绩,奠定了他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民族英雄和世界禁毒先驱的历史地位。时值此林公则徐诞辰220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20.
本期导读     
《春秋》2014,(3):1-1
正他的堂祖父是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父亲曾参加中日甲午海战,他从小对海军情有独钟,曾考入烟台海军学校。他历任国民党海军重要官职,日本投降后,率舰接收了南沙群岛。他是渡江战役前夕备受重视的人物,他的率舰起义成为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海军最大规模的舰艇集群起义;他是毛泽东人民海军建设的着力推动者,为建设强大海军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就是林遵。《毛泽东与林则徐的侄孙林遵》详细介绍了毛泽东如何隐忍待机、林遵如何由国民党海军少将成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