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人就是一部历史,一个人的一生又书写着一部不同的历史。邓小平———一个世界瞩目的名字,他走了一个世纪,他开创了一个时代,他给人们留下了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风云激荡的20世纪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世纪。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更是一个既充满了痛苦和灾难,又充满了自豪和希望的世纪。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巨浪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为救国救民、振兴中华孜孜以求,倾毕生精力于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他们不但影响了中国,而且影响了世界,从而展示了各自的多姿多彩的辉煌人生。人们不会忘记,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一…  相似文献   

2.
王树人 《奋斗》2013,(7):64-64
正走进东北烈士纪念馆,我在肃然起敬的同时也萌发了骄傲:这里的每一个永生的名字都像挺拔的常青树又像闪亮的路标;走进东北烈士纪念馆,我在深情缅怀的同时也产生了自豪:这里的每一样不朽的展品都像高大的里程碑又像稀世的国宝。东北平原多辽阔哟,辽阔的东北平原在这里卷起红色风暴,绞绳条条却绞不尽星火燎原,铁牢座  相似文献   

3.
从辛亥革命到反袁斗争、到护法战争;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到延安、到北京城……当他骑上战马,我们听到了历史隆隆的惊雷;然而,当他解去甲胄,又会像春雨一样滋润你我的心。他的人就像他的名字:朱德——红色的品德。  相似文献   

4.
在白雪皑皑的长白山天池脚下有一块"功德石",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在上面刻了一个名字——杨春明。他说,这个名字改变了103个穷苦娃儿的命运,给全镇4000人带来了希望。他要让这个名字像长白山一样名昭天下,像三江水一样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5.
管秦江 《新长征》2007,(7):61-62
在白雪皑皑的长白山天池脚下有一块“功德石”,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在上面刻了一个名字——杨春明。他说,这个名字改变了103个穷苦娃儿的命运,给全镇4000人带来了希望。他要让这个名字像长白山一样名昭天下,像三江水一样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6.
影片《开国大典》里有个有趣的细节:毛泽东在西柏坡会见一位外宾时,外宾以为毛泽东和毛润之是两个人,周恩来解释道,我们中国人一般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名,一个是字。毛泽东这时幽默地笑着说:我还有第三个名字,这你们就不知道了。 毛泽东的第三个名字就是毛石山。他在1923年9月28日致林伯渠等的信中说:“此信托人带汉寄上,因检查极厉害,来信请写毛石山,莫写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4页)众所周知,毛泽东又叫毛润之;但他又叫毛石山,就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7.
八一恩来情     
一代伟人周恩来,为党和人民创建了不朽的丰功伟绩,特别是1927年8月1日在古城南昌领导起义部队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此诞生了人民军队,这一经天纬地的壮举,既璀灿夺目、光照千秋,又深深蕴涵着他这位伟人的特别情怀。如临火山口上的古城南昌,来了一位不寻常的神秘客人,他将在母亲的故乡,作出一个惊世的壮举。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醒风血雨笼罩全国,大革命失败了。就在这危难的时刻,周恩来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接受党和人民的委托,挑起了组织领导南昌起义的重担。这年7月下旬的一个黑漆的夜晚…  相似文献   

8.
<正>他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对他的评价,已经成为共产党人的模范标准;他用生命在异国土地上书写出灿烂的人生篇章;他的名字成为中加两国友谊的象征。他,就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加拿大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毛泽东和白求恩交往的故事,因为两个伟大人格的辉映,总是那样感人至深,照耀历史。白求恩为何选择延安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对于西方世界而言,像个谜。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挑起全面侵华战  相似文献   

9.
刘舒侠的名字,早在50年前我就熟悉了。然而,真正了解和熟悉他,则是我们80年代在山西省委宣传部一起共事的三年。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理想,使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在离休后我们又一起在三晋文化研究会相处了十多年。对于舒侠的为人处事、学识品德,我不仅了解,而且敬重。2000年6月6日,他以87岁高龄与世长辞,令我哀恸不已。光荣历史舒侠同志是个老革命,临汾人,身躯清瘦,腰杆挺直,像他的名字一样,颇有豪侠之气。早在省立第六师范学校读书期间,日寇侵华,国难当头,他就追求革命,和进步同学们一起发动学潮,驱逐反动校长,被…  相似文献   

10.
近几个月来,一个对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陌生的名字,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广为传扬。无数共产党员、人民群众为他洒下了痛惜而又崇敬的泪水。这个伟大的名字在亿万人心中激起的波澜至今无法平息。这个不朽的名字在人们思想深处引起的震撼,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他,就是我们辽宁省270多万共产党员和全国5400万共产党员的骄傲——辽宁锦州市委书记张鸣岐同志。今年7月14日,在特大洪水袭击锦州  相似文献   

11.
想起一串闪光的名字,就像想起夏夜里的满天星斗,就像想起春日里的一地阳光,就像想起深秋里的遍野硕果。想起一串闪光的名字,就像想起寒风中的一盆炭火,就像想起暮色中的一盏明灯,就像想起沙海中的一片绿洲。让我们记下这一串闪光的名字: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谷文昌、郑培民……让我们记下这一串闪光的名字:张海迪、钱学森、史来贺、陈景润、张荣锁、吴金印……这一串闪光的名字有的已与泥土融为了一体,但他们不朽的精神,就像郁郁葱葱的楠竹,永远挺拔、苍翠。这一串闪光的名字时时出现在我们身边。他们用劳动和创造,诠释着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2.
正他身材健硕、酷爱篮球,是个名副其实的邻家大哥;他思维活跃、人很谦和,是团场职工心中很有亲和力的领导;他工作踏实、年轻有为,是承德援疆工作的一员干将。他叫赵志勇,来自河北承德,二师三十三团援疆干部。像他名字一样,他志在援疆,勇往直前。我心中的邻家大哥初见赵志勇,是在一个风沙弥漫的午后,我和好友一起上班,路途中一个穿着运动装、"武装"得严严实实的大哥跟我们聊天。后来得知,他就是河北承德市援疆的副团长。师里举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参赛,赵  相似文献   

13.
一 陈再道同志系湖北省麻城人,生前他一直把冀南视为“第二故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和冀南人民同甘共苦,度过了无数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每当说起冀南,他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立刻神采飞扬:“我们冀南的人民”如何如何可爱;“我们冀南的部队”又是何等何等的英勇……,如同打开闸门的河水,口口声声离不开“我们冀南”四字,滔滔不绝…… 而在冀南广大城乡一带,一提起陈再道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挂在人们嘴边上的一个最响亮也最亲切的称呼就是:我们的陈司令!一提起“陈司令”,冀南的群众好像有永远道不完的话题,讲不完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秦慧杰 《世纪桥》2010,(6):16-21
<正>王进喜,是一个与新中国石油工业的艰苦创业与繁荣发展紧密联系的名字,与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名字。因为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  相似文献   

15.
忆恩来     
我与周恩来同志曾共事过多年,他的音容笑貌及革命风范至今仍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今年是他诞辰100周年,抚今追昔,不胜感慨,特将几件逸事笔录如下,并以此怀念故人。民族解放协会负责人大革命初期的广州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那时许多亚洲国家都派人来,越南、缅甸、泰国、印度、印尼、菲律宾、朝鲜等国都有许多人在广州学习或开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1924年6月17日至7月8日,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专门强调了殖民地国  相似文献   

16.
魏兰 《当代贵州》2008,(1):52-53
许多时候,当一个人的名字与航天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时,我们对他只能仰望,就像仰望我们头顶那片蔚蓝的天空。  相似文献   

17.
1982年3月,习近平到正定县任职后。登门拜访的第一个人就是贾大山。 歌剧《白毛女》故事的第一位记录整理者李满天,时任中国作协河北分会主席,在正定县体验生活,是大山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陪同习近平去拜访贾大山。 习近平在《忆大山》一文中记录了当时的情景:“虽然第一次见面,但我们却像多年不见的朋友,有说不完的话题,表不尽的情谊。临别时,我劝他留步,他像没听见似的。就这样边走边说,竞一直把我送到机关门口。”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居住的小区里,只要提起老爸的名字,大家无不伸出大拇指,由衷地夸赞他,像热心肠、好老头、有意思、有文才等,简直能把他捧上天。  相似文献   

19.
孔繁森,一个光辉的名字响彻祖国各地,无数人为之感动,为之哭泣,灵魂又一次得到了冶炼、升华。我们在被他的一桩桩事迹所感动的同时,不禁想探求他的精神内核,探求他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伟大的人格力量。 一 我们认为,孔繁森继承并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儒家文化中的精华,把它上升到共产主义思想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您话语中质朴的哲理/我们一直在聆听/在您走进历史之后/我们还时常与您相逢/一遍遍品读/您波澜壮阔的阅历/端详您魅力无限的笑容……”——一位诗人这样赞颂邓小平。“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又怎会认识到世界会是如此精彩。”——一位网民这样谈论邓小平。“小平您好”,是神州万众的真情表白;“小平走好”,是华夏十三亿人手擎的棺盖。如同毛泽东的丰功伟绩一样,邓小平对于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不仅在于他投身革命的沙场豪迈,更在于他又一次在生死存亡的重大关头,成功地把中国带入又一个崭新的历史平台。百年小平,以自己独特的思维与魅力,诠释着中国百年的奋争、富强之路。百年小平,永生在了大海,却在与江河一样涌动的土地上,矗立成民族仰仗的肩膀,让我们踏着,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