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晋胜 《法学论坛》2008,23(3):83-88
在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中国信访制度有其历史的演进、基本特色、重要原则和主要内容,中国信访制度与和谐社会构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信访制度的历史演进关联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原则,中国信访制度的基本特色彰显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思想,中国信访制度的重要原则充实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方法,中国信访制度的主要内容丰富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制度.  相似文献   

2.
程巍  李鹏宇 《法制与社会》2011,(32):257-25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提出的基本刑事政策,罪刑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二者有共同的理念基础和价值目标,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当受到罪刑法定原则的制约,同时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具有补充和引导作用,实现二者有机统一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长永 《法学论坛》2007,22(2):11-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明确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献,也是我国法制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4.
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法基本原则的平衡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构建对民法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新的挑战,86年《民法通则》中的基本原则所呈现的历史局限性和滞后性与当今和谐社会指向的内容产生了利益格局的异化,为此,以和谐社会作为构建民法基本原则的宗旨,来重新审视和塑造我国未来民法中的基本原则,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之一。同时,借鉴中外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规范和定位民法的具体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论企业所得税法的统一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企业所得税法作为调整国家和纳税人利益的主要法律规范,其发展方向直接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本文从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与和谐社会的特征契合入手,论述了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前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矛盾,而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法真正体现了税法的基本原则,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诚实信用原则不仅是存在于道德领域,更是民事法律领域中的重要原则,具有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身份。本文从和谐社会这一新的视角重新认识了诚实信用原则。阐述了和谐社会构建与民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关系,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解国华 《法制与经济》2013,(1):58-59,6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坚持法治原则,在法治的框架内解决构建和谐社会中出现的问题。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要建立合理的公法体系,建立在党的领导下的真正的司法独立制度,坚持行政主体在法治背景下的依法行政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途径和有效保障,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由经济效益和经济公平原则、经济民主和经济法治原则、社会本位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构成。本文将重点放在研究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关系上,指出坚持贯彻经济法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关系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马俊莲 《河北法学》2007,25(12):51-55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两者在本质上具有相通性.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原则,是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和价值追求.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确认和体现,是以人为本的外部体现和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是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奋斗目标。本文从法与和谐社会的内在机理出发,着重分析了法所维护的秩序、正义价值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并提出要正确地对待“恶法”、本着使最小受惠者受益的原则去改良法律,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